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完善和发挥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优势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以“举国体制”为核心的中国体育管理体制,对我国竞技体育的腾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采用文献资料法,依据历史和逻辑统一的社会历史哲学观点,对“举国体制”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认为: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开发并有效的监控竞技体育市场;提高运动训练科技含量;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调整奥运项目布局等是完善和发挥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优势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的方法,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中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认为举国体制是我国竞技体育获得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经验,2008年之后,为保证我国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必须坚持并不断完善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  相似文献   

3.
坚持和进一步完善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研究   总被引:50,自引:5,他引:45  
提出了坚持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需要重新认识的几个重要问题;从新的层面和角度论述了坚持举国体制的历史使命和现实意义;对坚持举国体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如何进一步完善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举国体制:中国发展竞技体育的成功之路(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举国体制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现实,充分论证了举国体制是中国发展竞技体育,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技术水平和国际综合竞争实力,实现奥运战略目标的成功之路。指出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举国体制。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取得辉煌成绩的2008年奥运会以后,对体育事业未来的发展目标、体育体制改革、竞技体育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新的举国体制并论证了其实现的可能性,同时指出实现新的举国体制的具体做法,及科学、和谐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取得辉煌成绩的2008年奥运会以后,对体育事业未来的发展目标、体育体制改革、竞技体育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新的举国体制并论证了其实现的可能性,同时指出实现新的举国体制的具体做法,及科学、和谐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举国体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举国体制是我国特定的政治、经济、化背景下的产物,它为我国运动水平的提高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不断的完善。其完善的实质是促进体育体制的改革和运行机制的转换,实现由原举国体制向新型举国体制的转变,关键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奥运项目和非奥运项目、全运会和奥运会、目标的一致性和多元利益主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举国体制曾经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新形势下却出现了诸多不适应。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举国体制的概念进行溯源和重新认识,指出举国体制的生存土壤发生了变化,其“短时间内超越先进水平”的内涵特征已经大为减弱,而“框定于竞技体育”的外延显然也与现状不相适应。在竞技体育领域,举国体制导致政府垄断资源、禁锢市场力量、滋生权力寻租,扭曲政绩观和价值观、管理机制僵化、公共决策失误;在群众体育领域,举国体制无法很好满足人民群众的体育需求。出于对不同体育项目群众基础的差异、竞技体育不同环节市场化运作能力的差异、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及我国贫富差距的现实的考虑,指出对举国体制进行改革要以放归市场的适宜程度为依据,进行渐进式分类改革。  相似文献   

9.
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创新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是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形成的体育管理体制,这种体制为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变化,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就是制度创新与制度变迁。它使我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①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创新政府行为方式的转变;②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创新管理模式的转变。这种制度变迁创新的动力源。其主体是:“利益集团”和“政府”。  相似文献   

10.
举国体制,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科学认识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问题,决不是简单的对社会制度问题的评析,旨在对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存在的合理性从四个方面进行科学的剖析,以期为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理论问题提供科学的参考之宜.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建设下的全运会发展面临着问题及其不足:理念的回归、经济效益的实现及赛后场馆的利用等。以十一届全运会的办会理念为例来探讨“和谐社会”建设下全运会发展有待完善的几个方面:全运会办会理念理应回归人民;承办者应注重发挥全运会的社会效益,防止全运会经济效益的过度开发;全运会场馆性质理应定位于公益性,赛后利用更应体现它的公益性。  相似文献   

12.
十一届全运会将对江苏省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一次全面检验。运动队的备战与夺金压力必然会对后勤保障工作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笔者从我省体育后勤保障系统的角度,对备战十一届全运会的后勤保障工作的特点、重点、措施三个方面谈了自己的认识与看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简称民族运动会)是富有中国特色的体育赛事,它的举办具有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的功效.以中国知网收录的347篇与民族运动会研究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citespaceⅢ进行了关键词共现、成果产出作者、机构等分析.结果显示:当前,民族运动会研究发文量增加显著,研究视角呈多元化发展态势,历经了起步、持续发展、高度发展三个阶段;研究的主题主要集中在基础理论、发展历程及走向、制度建设、社会向度、项目设置及竞赛项目等方面.结合存在的问题,指出民族运动会未来研究应重视全民健身、体育产业、大数据等视角的探析.  相似文献   

14.
全运会作为我国发展竞技体育的最高形式,在社会背景的影响下,发生了一些变化并形成了其特有的性质。为了成功举办第12届全国运动会,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现对全运会的性质、变化及以往成功案例进行了分析,以便汲取成功经验,并从经济、文化软实力、全民健身方面提出一些促使全运会效益达最佳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历届全运会竞赛规程的竞赛举办时间、地点、项目设置、运动员参赛资格、奖励和计分办法等条款进行分析,认为全运会经过不断演变,已形成奥运会次年办赛、项目设置以夏季奥运项目为主并兼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全国各地竞争办赛的特点;运动员交流办法已趋于完善,奥运会成绩计分、两次计分、球类加倍计分等计分办法逐渐演变成我国全会运会特殊的计分制度。建议将已经有过办赛经验的省、市援助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申办全运会,制定办赛奖励制度;对交流运动员交流年限延长至一个全运会周期,重视"新型联合培养";根据全运会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大计分奖励力度。  相似文献   

16.
从民运会看少数民族体育的发展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作为反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最高形式 ,对少数民族体育事业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通过对建国以来历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综合分析 ,籍以论证其所特有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九运会与十运会田径比赛前八名平均成绩以及十运会田径比赛前三名平均成绩与23~28届奥运会田径比赛前三名平均成绩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揭示我国田径运动的基本现状,明确我国田径运动存在的不足以厦与世界田径水平的差距,为我国田径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新时期全运会的改革与发展进行了探讨,其主要观点为:第一,体育强国理念下的全运会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改革是我国竞技体育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重要保证;第二,全运会的项目设置、组织管理、场馆布局等方面应体现"全国"和"全民"参与的特征;第三,全运战略与奥运战略应良性互动,共同为建设体育强国提供竞技保证;第四,全运会应为全民健身和提高人民体育锻炼意识服务,为建设体育强国提供体育人口保障;第五,全运会应加强市场化、产业化程度,为建设体育强国提供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9.
九运会与八运会足球比赛运动员体能情况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把握我国全运会足球比赛运动员体能情况的发展动态,运用临场统计的方法记录九运会比赛男、女运动员的体能情况,并与八运会情况做对比;结果表明,九运会男足运动员的体能水平低于八运会,但体能的合理分配能力有明显提高,女足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和体能分配能力均明显好于八运会。  相似文献   

20.
第11届全运会市场开发面临着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汶川地震、全球金融危机等影响的严峻形势,但其市场开发成效显著,签约资金、物资以及服务总价值超过7亿元。第11届全运会市场开发坚持资源整合、统一开发;坚持合作共赢,注重回报;坚持行业赞助的唯一性和排他权;坚持品牌宣传优先的原则,大规模开发特许商品;坚持赞助商至上理念,突出做好回报维权工作;坚持目标管理,完善管理机制。今后全运会市场开发应积极探索构建全运会品牌体系、完善全运会市场开发法律体系、健全全运会市场开发管理体系、健全全运会市场开发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