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6 毫秒
1.
刑事司法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和中国司法体制改革的一种趋势。但司法的民众参与和司法的职业要求又有着天然的矛盾。作为司法民主主要形式的人民陪审制度也遭受了很大的非议。究竟在实践中司法民主的形式是怎样的,又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青海省西宁市某法院为例,主要采取访谈、问卷调查等实证研究方式,旨在研究刑事司法民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完善我国的刑事陪审制度,规范和丰富刑事民主司法的形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能动司法的提出,是中国司法体系服务职能的具体表现,是社会主义中国传统司法的回归。能动司法试图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运用法理加情理的方式恢复原有制度的生命力,不失为我国司法改革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3.
清代司法审判制度具有多民族色彩。其中,地方审判机构除了传统的县、府、道、院等法律明确规定的等级外,八旗衙门、理藩院、内务府、步军统领衙门、军机处等衙门均有部分司法审判权。这些机构共同构成了清王朝地方司法审判的主体,发挥着重要的司法效能。  相似文献   

4.
司法独立是保证司法公正的一个重要的制度性环节,也是司法改革过程中一个必须给予认真对待的中心问题。但就目前的中国现状来看,它还是十分脆弱的,改革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难。在司法独立中,存在着法院外部独立的困难,法院内部独立的困难,法官独立的困难。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逐渐缓解法院在权力行使中受到的束缚,改革法院管理机制,改革法官选任制度,积极探求解决司法独立与司法监督等矛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法治发展的不断深入,人民陪审员制度在不断面临着改革与发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也在积极地推动该制度有关立法、司法以及实践层面的改革。人民陪审员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与缺陷,完善该制度有利于发挥人民群众在司法审判中的作用,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能动司法这一概念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词汇,与之相伴随的是另外一个概念——司法能动主义。司法能动主义是西方的一种重要司法哲学,在我国进行司法改革,推动能动司法的背景下,对司法能动主义与能动司法进行比较研究具有非常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以往理论界对司法能动主义和能动司法的比较研究主要是从这两个概念的理论背景与内涵上展开的,本文将以典型案例为切入点,分析司法能动主义与能动司法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7.
随着最高法院《五年改革纲要<2014-2018>》的发布,法官员额制改革拉开序幕,试点法院也在近几年分批次地开展法官员额制改革的试点工作。作为新一轮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法官员额制对推进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有积极的作用。但伴随着法官员额制改革的推进,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案多人少"的矛盾、遴选机制不甚合理、入额法官与司法辅助人员的职业定位不清等问题都给法官员额制改革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员额制改革持续深化的背景下,应当正视问题,带着问题推进改革,探索法官员额制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晚清司法改革取得的主要成果之一就是设立了新式司法审判机构——审判厅.清末河南共建立3所审判厅,在筹建和运行中面临着经费来源争议、审判人员素质参差以及执法混乱等问题,影响了其职能的正常发挥.但作为体现司法独立精神的新式审判机构,各级审判厅的成立促进了河南司法控审分离、民刑有别,推动了河南传统司法向近代司法的过渡,培养了一...  相似文献   

9.
司法活动属于高层次的精神活动,而有无现代司法理念被称为法律职业人士的“职业灵魂”。现代司法理念对于法官素质来说是最基本的要求。法官职业道德体系的构筑于当代中国法治是一种必要的尝试。现今法官职业道德建设需要现代司法理念为指导,才能确保司法改革的顺利进行和法官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0.
"调解"作为独具特色的"东方经验",是我国司法机关处理民事纠纷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目前单一的调解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解决纠纷的需求。由此,一种以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三大调解资源为核心,实现信息沟通、功能互补的"三调联动"纠纷解决机制在全国政法系统迅速推广。笔者结合自身专业和工作实践,针对"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相对接的"诉前联调"制度进行调研,以期对这项制度的完善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1.
"赔命价"制度是我国藏族习惯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在藏区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等刑事案件的解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恢复性司法作为一种替代性犯罪处理方式,是以修复社会关系为目的的新型刑事司法模式,二者在基本理念和运行机制上都存在着契合,有着诸多的共通之处。合理地利用"赔命价"习惯法中的积极因素,是藏区刑事法治建设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体育纠纷在数量、内容上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实践中诉讼已经成为解决体育纠纷的重要方式.结合中国司法体制的现状以及体育纠纷本身的特征来看,我国的体育纠纷诉讼解决机制应进一步改革与完善,以促进中国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陪审制度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审判制度,在各国的司法制度发展,乃至政治制度发展历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为陪审制度的一种,人民陪审员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重要的政治制度和司法制度,起源于革命根据地时期,经过多年曲折的发展,现在逐渐完善起来。在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和司法改革的关键时期,人民陪审员制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清末民初之际,中国由传统社会逐步向近代转型。其中司法理念因晚清修律的发动和展开也发生了变迁。以当时的江苏句容县域为例,其变迁情况体现为仓促性和浅表性特征。浓厚的父母官意识、以和睦家族为首要目标等传统司法理念依然根深蒂固。这说明中国法律近代化的真正实现必需重视民间社会传统因素的影响和改造。  相似文献   

15.
12世纪英国王权力量加强,在这种背景下,英王亨利二世从建立令状制度入手,在英格兰传统的法律建制和习惯法的基础上进行变革创新,先后设立了巡回法庭制度、专职司法机构。陪审团制度的设立则把他的司法改革推向了极致,其后果在英国历史上是深远的:一方面,英国王权得以有法律的保障;另一方面,法律也界定了英国王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现状及其发展前景的角度,指出我国传统国际司法协助理论,尤其是国际司法协助的概念与范围,已不能适应现阶段我国对外经济关系发展之需要,论证了在传统国际司法协助领域内纳入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进一步提出了国际司法协助的新概念与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7.
劳动教养是我国迄今为止存在问题多、涉及领域广、矛盾非常尖锐的一项法律制度,在法律的位阶、实体上的确定性、程序上的正当性、执行的合理性等各方面都存在问题.因此,建立一套符合法治要求和时代特征,更加科学、规范、高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司法处分法律制度,以实现劳动教养制度实体确定、程序正当和执行合理等司法化之目的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同案不同判"现象的存在,一方面有悖于法治形式正义的要求,灼伤了普通大众的法治信仰,另一方面客观上损害了司法权威和法官的公正形象。从"同案不同判"现象的类型及原因进行分析,力求寻找应对策略,破解司法实践的困惑以提高司法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再审程序潜在的三对矛盾,也即“法院职权与当事人处分权之间的矛盾”、“司法的安定性与当事人权利救济之间的矛盾”、“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之间的矛盾”。其中第一组矛盾植根于当前我国的政治体制和观念,第二组矛盾植根于我国的司法传统和实践,第三组矛盾植根于我国的司法政策和体制。我国今后的再审制度改革过程中,必须重视这三对矛盾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0.
风险社会的来临对法律的发展提出了挑战,也为司法能动提供了空间。风险的不确定性放大了法律的缺陷、风险发生时社会纠纷的激增以及风险社会对常态社会的诸多逆反等都为司法能动提供了正当性基础。尽管如此,风险社会中司法能动仍有一些限度和界限。风险发生时司法能动的预防功能有所减弱,同时司法能动在风险责任认定上也存在一定缺陷。风险社会的司法能动必须遵循司法的本质和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社会的公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