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长三角体育产业的优势环境、区域合作中存在的阻力进行调查分析。认为:长三角区域内自贸区建设、雄厚的经济基础及国内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为长三角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经济保障。长三角城市群合作协调机制缺乏必要的权威性和行政手段、长三角各地经济发展模式差异大、体育产业发展结构失衡、专业人才缺乏以及政府体育产业开发意识不强等是长三角体育产业区域合作与发展的主要阻力。指出:弱化行政区界壁垒,强化区域产业整合,以机制创新共建体育产业发展平台,遵循市场规律,凭借长三角厚基础优势,形成优势互补,建立齐全的体育产业专业市场体系和统一的体育产业基地,以促进长三角体育产业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以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结构特征进行分析,深入剖析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布局与产业结构存在问题,进而解析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融合路径。研究认为:体育产业组织、结构与发展政策融合,体育产业发展财政配套与投融资的融合,体育产业科学技术与人力资源的融合,体育产业集群化的跨区域融合,体育产业与互联网的融合,体育产业相关组织与俱乐部间的融合,体育产业的个体消费与体育行为的融合。为此经济带的不断扩展和提升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及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3.
文章首先研究了区域体育产业比较优势的内涵,认为区域体育产业比较优势应该从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资本资源、技术资源、市场资源和制度资源等六大要素禀赋来识别。以该理论框架为基础,构建了区域体育产业比较优势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给出各指标要素的权重。这对于推动学术界对区域体育产业比较优势评价指标体系的深入研究和政府制定区域体育产业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海峡西岸经济区北接长三角经济区,西临珠三角经济区,与台湾隔海相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在发展体育产业方面有着侨缘优势、对外贸易优势和初步的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等,但是面临着群众体育消费较低,体育人才匮乏等桎梏,海西体育产业的发展要以"创品牌"、"促消费"、"育人才"等为主.  相似文献   

5.
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非均衡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当前我国冰雪体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背后依旧存在很多突出问题,冰雪体育热点区域极化与产业链结构非均衡发展并存是当下存在的主要结构性问题。以我国冰雪体育产业为研究对象,从协调发展的视角出发,运用文献资料法、数据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结合非均衡发展的实际情况,考察其现状和问题,发现:我国冰雪体育产业规模和产值均处于上升期,市场空间大;自然禀赋差异悬殊导致区域发展不均衡。对此,提出非均衡发展区域战略、非均衡发展产业链战略以及协同创新、平衡渐进的协调发展战略,并进一步提出对策与建议,为我国冰雪体育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阐释"比较优势"的内涵和特点,对湖北体育产业开发的资源禀赋和制度环境进行综合探讨。认为因地制宜的进行区域体育产业开发,能切实发挥区域体育产业的比较优势及竞争优势,形成各产业链及相关产业的集约化发展,最终实现区域在体育产业开发活动中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发展的特点及模式带来的启示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体育产业的概念、发达国家体育产业的发展.特点、模式及我国体育产业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如何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全球城市视角下上海体育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纽约、伦敦、巴黎等全球城市体育产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上海体育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提出了新时代加快体育产业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认为:上海体育产业存在体育赛事格局有待升级、体育场地设施有待完善、体育资源配置能力有待突破、体育科技支撑有待加强等差距;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的国际体育赛事之都、优化体育产业结构和布局、推进体育产业品牌化发展、提高体育资源的全球配置能力、建设充满活力的体育科创中心、推动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表现出了对区域经济较强的依赖性,发展不平衡态势日益明显,通过分析我国各经济区域特有的人文、自然、经济等特点,提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应根据区域自身特点,进行体育产业不同项目的集群化开发;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逐步实现各区域体育产业的相互辐射,走协同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加快体育产业结构优化是应对新时代社会经济变革在体育产业领域的重要抓手,是纵深推进体育产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存在关联结构水平不高、资源配置结构效率低下、区域体育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产值结构不均衡、产品结构单一等结构性问题。提出,以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主线,推动体育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以及区域区域体育产业空间布局的协调发展;服务于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推动体育产业产品结构与居民消费结构互动协调、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克服粗放式发展模式,现实体育产业动力变革、效率变革进一步体育产业结构向高效化方向演进;服务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进程,推动体育产业结构完成向服务化、高技术化和高融合化的全面转型等目标。在行动的落实过程中,以科学为导向,合理规划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序列;以“协调”为准则,促进产业间、区域间协调发展;以“消费”为引领,强化需求侧改革促供给侧改革;以创新为动力,强化创新要素驱动;以价值为标杆,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体育产业的发展逐步成为影响江苏省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该地区经济、体育产业、高等教育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体育经济复合型人才的缺乏是制约该地区体育产业迅速发展的瓶颈,并对体育经济复合型人才在该地区的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希望为我国体育经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长三角物流产业联动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长三角物流产业联动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长三角物流产业联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长三角物流产业发展的实际,提出一系列促进长三角物流产业联动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能为长三角物流产业的联动发展提供帮助和指导,同时也为上海市“十一五”物流专项规划提供一定支持.  相似文献   

13.
通过确定联动战略的定义及相关主体,分析长三角区域物流发展的政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确定长三角区域物流政策基础平台构建的目标、原则以及联动战略,提出长三角物流产业联动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政策方向,搭建基于联动战略的长三角区域物流政策基础平台,为长三角物流产业联动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
地方政府是国家体育产业政策的落实者,其政策再制定和政策执行效力关乎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前景并直接影响体育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借助政策工具框架,通过对2014年-2019年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3地区的8个省(市)出台的96份体育产业政策分析表明:结构失衡影响了地方体育产业政策推动体育与旅游融合的效力,具体表现为政策组合上重政府调控、轻市场引导,行政调控中强资源投入、弱信息统计,政策内容上匹配性较低、同质化明显。文章提出地方政府要在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培育专业社会组织、落实配套政策、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区域协同政策制定机制、建立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完善统计制度、推进体育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下功夫,因地制宜实现精准施策。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发展优势,研究了长三角地区的体育产业发展现状,调查了该地区的产业人才的供需矛盾,剖析了人才培养的问题所在,同时结合长三角地区的人文和地理环境以及体育产业发展情况,对体育产业人才培养的趋势进行了研究和展望,以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体育产业发展以及人才培养提供可借鉴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对长三角地区石锁比赛的组织者和运动员进行研究。石锁运动已经成为长三角社区体育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民间石锁习练者通过自我的不断实践与努力,已经把这一项目开展得红红火火,在我国体育发展的大背景下,这些民间体育实践者朴素地诠释着自己喜爱的运动,创造和丰富民族体育文化。我国众多的民俗民间体育更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通过融入社区文化生活,不断发展和完善,更好的满足人民的生活,融入社区文化生活的民族民俗体育更体现出文明与和谐本质。  相似文献   

17.
以广东珠三角城市群农民工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研究、问卷调查、田野调查和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农民工健身、休闲现状和农民工生产、生活特征的调查,在分析当下现有农民工体育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城市群发展规划和企业工会发展趋势,提出基于珠三角城市群的农民工健身、休闲模式。该模式的提出,不仅珠三角,对"长三角"、京津唐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等东中部城市群的农民工健身以及其他中西部地区城市群乃至整个农民工健身问题的最终解决,都蕴涵切实可行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以长三角体育休闲市场为论域范围,以一体化和协同发展思想为研究理论基础,确定了非均衡协调发展方式是长三角体育休闲市场发展最佳方式的结论;同时,讨论了一体化及协同发展模式的构建原则,并通过AHP层次分析法确定了主导产业。最后在制度保障、协调发展和协调组织上进行了进一步的论证,尝试构建长三角体育休闲市场一体化及协调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以泛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从省级行政区和企业两个角度,重点分析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钢铁工业结构转型和布局演变过程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泛长江三角洲地区钢铁工业规模快速扩张,同时产品质量和产业组织方式不断提升,出现了宝钢、沙钢等一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产业集中度呈现先升后降趋势,但是生铁和粗钢的集中度远高于成品钢材.江苏取代上海成为该地区钢铁工业最集中的省份.市场需求、临港区位、技术水平、企业战略和政策环境成为影响该区域钢铁工业发展和空间布局演变的主要因素,而资源分布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