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发动了芦沟桥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在战争初期,日本帝国主义采用速战速决的方针,用其主要兵力向国民党的正面战场进攻,采取以军事打击为主,以政治诱降为辅的政策,企图迅速消灭中国。但是自1938年10月,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武汉以后,日本的对华政策改为重视共产党,轻视国民党,对国民党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以军事打击为辅的政策,而把其主要兵力用来对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解放区战场。  相似文献   

2.
日本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核心在于劳资关系和谐的前提下,企业通过保障劳动者的长期雇佣关系,来促进生产力的提高。这种模式在有效利用信息和自下而上的改革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该模式的形成和日本历史的发展息息相关,它经历了一战期间到二战前的以重工业大企业为中心的对职工的连续工作奖励制度的探索过程;二战期间通过国家的军事统治使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实现了标准化;战后动荡期在一线工人和行政人员的激烈争执中待遇差别被废除;高度成长期生产力得到提高这四个阶段。之后,构成日本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七个要素全部出现,并形成了平衡。  相似文献   

3.
中国和日本都是国际舞台上的重要角色,由于历史的原因,双方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领域的利益冲突很明显。双方在各个领域仍然相互缺乏足够的了解与信任;冷战思维和旧的观念的存在,以及彼此的情绪化因素、非客观性因素都促进了中日安全困境的形成。非客观性因素的存在是中日安全困境形成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4.
美国对华政策框架是:大国托管统治;遏制围堵中国;中美蜜月关系;和平演变政策。主要原因是中美意识形态差异、中美发展路径差异、变化莫测的世界格局和美国民意。修正美国对华右倾政策需要中关共同努力,从政治、军事、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角度,通过消弭分歧、反思中国国际形象、建立共同的市场理论基础,从而建立起中美新型的大国关系与美国对华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5.
战后初期,为尽快摆脱战败阴影,重返国际社会,日本选择追随美国"一边倒"的外交战略,在处理与新中国和台湾当局的关系上,实行"扶蒋反共"的反华政策。中日建交后把日台关系限定在"非官方交往"层面。冷战结束后,日本从自身战略利益出发,逐步调整对台政策,不断发展与台湾实质关系。日本始终具有浓厚的"台湾情结",这既有历史、经济等方面的因素,更有安全和战略上的长远图谋。  相似文献   

6.
作为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事最高学府,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创办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狼烟烽火之中。1939年,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总校为冲破敌人的封锁,迁徒到敌人的后方,辗转于山西武乡、河北浆水一带。在这期间,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总校始终将"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第一等业务",其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长期累积下来的宝贵经验和优良传统对新时期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7.
体育价值体系是由各种体育价值及其要素共同构成的系统,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当代中国体育的价值取向呈现出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价值主体的取向由单一性向双重性嬗变,二是价值追求的取向由片面性向多元性嬗变。体育价值体系主要包括健身价值、休闲价值、教化价值、精神价值、城乡发展价值、经济价值等六大要素。在新的体育价值体系的引领下,当代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必须重新审视并厘定各种价值关系。  相似文献   

8.
1868年开始的日本明治维新揭开了日本近代的新纪元,在富国强兵的目标下,实施了一系列政治、军事和经济改革,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儒学对日本明治以来经济活动的渗透最突出地表现在日本财阀和二战财阀解体后所形成的的企业精神和经济伦理中。作为经济活动主体的财阀的形成,并在创造经济价值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具有日本特色的经济思想突出地体现了建立在儒学理论上的近世町人思想在近代的活用。  相似文献   

9.
二战以来,日本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最重要的盟国。面对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局势的新变化,为了保持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尼克松政府调整了对日政策。新的美国对日政策不仅进一步巩固了美日间的同盟关系,而且有利于日本在东亚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为七十年代美日关系奠定了基调。  相似文献   

10.
以日本遣唐使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资料、史志互参等研究方法,对唐王朝、日本遣唐使以及遣唐使对唐朝体育文化的东传进行了阐述。研究认为:中日两国作为一衣带水、友好往来的邻邦,文化交流由来已久。唐朝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是世界各国学习的榜样。学习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唐朝文化、经济和政治,成为日本发展自己最有效的一种方式。依附于唐文化的东传,体育作为一种文化,伴随着日本遣唐使活动的始末,被遣唐使学习并最终得以在日本广泛传播,而这一特点与日本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唐朝的文化开放政策息息相关。日本遣唐使对唐朝体育文化东传日本起到了桥梁和推动作用。文章从百戏、马球、步打球、乐舞、投壶、蹴鞠等运动项目经遣唐使东传日本进行了历史考证,同时,在日本发展较好的一些体育运动也对唐朝的体育文化起到了促进作用。遣唐使将唐朝体育文化的东传,为今后中日两国体育文化交流做出了典范。唐代中日两国体育交流所遗存下来的相关文物典籍和资料,是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同时也是今后两国开展体育文化交流的有利基础。遣唐使作为中日文化交流的桥梁和使者,对中日两国体育文化交流的贡献将永载史册。  相似文献   

11.
中国武德与日本的武士道精神都是历史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两国人民的精神思维,对两国的经济文化生活及民族精神的发展也产生较大的影响。日本武士道的形成与日本的地理环境因素存在着一定的必然关系。从日本对中国传入文化的选择,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日本武士道所具有的某些特质及表现方式。从两种武事精神在军事上的较量结果,我们看到“精神”是一个军队魂魄也是事业成功的因素所在。  相似文献   

12.
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它的妇女政策对我国的妇女解放运动产生过重大影响。其政策的核心是主张妇女解放、男女平等,具体表现在军事、经济、政治、婚姻等诸方面。当然,它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以日本的胜利、中国的惨败而告终.这种结果的产生,是与当时中日两国的外交策略紧密相关的.事实上,日本侵略者在这次战争中所取得的军事胜利,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外交策略的巧妙和成功.  相似文献   

14.
日本文化的构成要素中必不可少的一点是"纵"式社会,与其对应的是横向社会。纵式社会的一系列特点给日本经济的飞跃提供了有效的助力,集团主义意识、命运归属感、年功序列制和终身公用制都是纵式社会的表现方式。这种纵式社会的思想也映照在了日本人的生活当中,不断变化。众所周知,日本的经济能力排位在全世界名列前茅,然而如何在注重集团意识的同时,更好地培养自身的独立和自由意识,在经济和独立人格方面得到双赢,是日本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随着中日贸易规模不断壮大,摩擦也愈演愈烈,这其中有着深刻的经济原因和政治原因。在两国政治关系的起伏对两国贸易影响日益扩大的情况下,中国应把握两国及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趋势,及时调整经济与贸易投资发展战略,建立和完善国际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和快速反应系统,建立行业协会等解决两国贸易摩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近代中国武术传播的新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社会经济生活的急剧变化和政治军事斗争的需要,近代中国武术的传播特点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形成了传播地域扩大化、传播对象大众化、传播渠道多元化和传承关系开放化的新特点。这些新特点的出现,有力地推动了武术在近代的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17.
无常观与日本的传统思想文化相接触,不断冲突、磨合,与其他众多要素相融合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独特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对日本文化中诸要素的形成和发展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并且这种影响延续至今。该文试从日本古代文学、日本人的忧患意识、日本人的生死观三个方面分析日本人的无常观。  相似文献   

18.
希特勒在经过政治、经济、军事、外交诸方面的充分准备后,于1939年9月1日突袭波兰,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波兰人民奋起反抗,但由于波兰政府实施了错误的内外政策,最终失败,为后人留下了深刻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9.
作为新中国外交的决策者之一,周恩来在一般性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前提下,相继提出了改善和发展中日关系的三个具体原则。当中日关系因长崎国旗事件而陷入僵局时,他阐明政治三原则作为重开双向交往的条件和基础;针对岸信介政府政治上敌视中国、经济上又要与中国做生意以得实惠的所谓“经济外交”,他坚持两国的政治经济关系必须同时发展、不可分割的原则;借池田内阁调整对华政策之机,他又提出贸易三原则以推动中日经贸活动走向正常并在发展中呈现出良性循环。中日关系三原则对全面修复中日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系统梳理棒球运动与美国社会主流文化价值观及意识形态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棒球运动充分发挥其在美国外交、经济、价值观输出等方面的巨大作用,成为“推销”美国民主方式、克服军事政治藩篱、扩大资本市场的重要推手,在美国的政治层面、经济全球化战略、冷战后意识形态整合、后9·11时代的军事策略等诸多对外政策方面均发挥了外交均衡器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