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伴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重要的子项目之一。本研究在调研非遗传承发展、与教育融合现状基础上,立足非遗资源库建设,针对具有代表性的资源库子项目案例进行整理、分析,并依此提出了深化建设思路:深入探索非遗与专业群融合途径重构人才培养方案、深挖非遗中的思政元素培养大国工匠、连通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守正创新、通过资源库建设提升师资队伍,以期为资源库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丰富人文底蕴的、经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与之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它自身所具备的能够传承民族精神与地域文化的特性,使其能够起到一定程度的思政教育功能。大部分的思政教学都是单一且抽象的,学生在理解时也是很深奥复杂的,将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到思政教学之中,是提升思政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本文将分析研究"留青竹刻"社团的案例,希望能挖掘出本地非遗文化在艺术设计系思政教育中的价值,给其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起到一定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传承和教育是文化绵延不断的重要手段,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方式。社区教育在文化传承教育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名师工作室”可以成为社区教育推进非遗传承教育的有力载体。现以无锡市新吴区社区学院“名师工作室”为例,分析其在开展非遗传承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依托“名师工作室”开展非遗传承教育的实践路径,具体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非遗传承融入社区教育的策略,以期通过发挥非遗的内在价值和社区教育育人功能的整体合力,助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续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陷入了困境,急需寻求新的方式和途径来传承和发扬。地方高校作为培养高学历人才的聚集地,在传承与保护"非遗"中有着绝对的优势,高校选修课程突破了专业的限制,注重学生的兴趣,各个专业的学生都能选择,为顺应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非遗项目与地方高校的选修课程的融合,不仅对学生学习非遗文化有专业的指导,加强了大学生的非遗教育,而且同时丰富了高校选修课程。  相似文献   

5.
非物质文化遗产借助动漫人才培养的渠道,可以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灌输到青少年当中,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而动漫人才培养过程中注入非遗物质文化遗产的养分则可拓宽动漫行业的创作领域。两者的结合将实现非遗与动漫双向共赢。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的教育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新方式,在非遗传承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实践研究不断深入,地方高职院校担负着弘扬地方传统文化,传承非遗的重要使命。笔者针对地方高职院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实际,提出从校内的文化研究基地、课堂、校园特色文化活动、多种传播媒介、校企合作等方式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通过多样的教育传承,拓展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为保护、传承、发展、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7.
作为传统文化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活态性和地域性特点,并被赋予了深深的文化历史烙印。因此,非遗的翻译应置于文化翻译的大语境下进行理解和表达。本文基于跨文化视角,提炼出等效翻译、文化培土、文化过滤和文化嫁接的非遗英译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对广东非遗文本进行了翻译尝试。实践证明该非遗翻译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传达非遗文化内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非遗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继承能够加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然而,多项“非遗”技艺面临着传承人高龄化、传承人才链“断档”等严峻挑战。如何突破困境,将非遗手工技艺有效传承迫在眉睫。“非遗”项目引入课堂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有机融合,有利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同时加速了我国高职院校的“产学一体化”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9.
非遗是指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延续。国潮是指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结合现代时尚元素的产品设计。文章将基于对国潮视角下非遗文化发展趋势探究,明确国潮视角非遗传承发展载体,并围绕新时期非遗传承发展新趋势,解读非遗创新设计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出部分基于国潮发展的非遗传承与创新设计建议,深化国潮发展与非遗传承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10.
非物质文化资源进入高校,既能使自身得到保护,也能服务于体育教学。河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在回顾和总结河北高校体育教育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指出高校体育利用"非遗"资源需要着重处理好的几组关系,并从体育教学和科研的角度,就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进一步在高校体育的平台上获得更好的保护和发展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心育与德育的关系,认为心育是德育的一部分,并指出心育不同于德育其他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近二十年来我国的教育研究从经验向智慧过渡形成了教育理念 这使我们看出社会变迁所体现出来的生动的教育意义和所建立的时代教育体系 笔者把智慧德性和境界作为教育的本质把生命作为人的本质笔者认为教育在于生成道德生命和智慧生命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社区的不断发展、全民学习、终身学习观念的深入人心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理念的提出,闲暇教育越发突显出其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如何使得闲暇的价值得以合理运用,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从闲暇、闲暇教育、社区教育的含义及社区闲暇教育开展的意义、方法等方面出发,对社区教育中开展闲暇教育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其目的在于引导人们树立健康的闲暇意识。使人们拥有自由、和谐的生活,形成良好的社区闲暇教育氛围。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重点阐述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内涵、特点和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是中国教育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5.
尝试从学生思想品德培养的角度,来看学校体育环境的特殊价值,分析大学教育中体育和德育相脱节的弊端,探讨了利用学校体育环境和学校体育教育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教育、道德情操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渊源。科学教育离不开艺术教育的支撑,反过来也推动着其他学科教育的健康发展。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互动互惠,使人类文明进入新的境界,也为自身的发展开辟了无限的前景。作为与之密切相关的现代教育应及时把握这一趋向,使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得到协调发展。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整合,主要做法有:预见"整合点"、强调"整合点"、反思"整合点"。  相似文献   

17.
进入新世纪,素质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推进素质教育,文章分析了“应试教育”在学校体育中的种种反映,提出体育教育应突出全体性、全面性、基础性和主体性,强调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加大体育教学改革力度,制定合理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使高校体育尽快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协同育人培养,进一步提高高校高素质人才教育培养质量。高校方面需要积极做好教育探索,科学做好教育分析,针对当前教育问题开展深层次教育改革,为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协同育人培养的稳步开展提供切实保障。  相似文献   

19.
电大是实行以学习者为主体的开放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终身教育体系中发挥作用,推进学习型社会的进程,则要转变观念、注重电大的科研导向、搞好教学资源建设、构建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0.
生命教育与体育教学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生命教育的视角审视体育教学,就当前体育教学现状的有关问题作初步分析、探讨,寻求更新观念、改革高等体育教育的途径,探索高等体育教育中的生命教育因子,为高等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