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体育信息工作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了解决我国体育信息工作存在的问题,适应形势发展,搞好我国体育信息工作,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从体育信息用户特点、体育信息工作特点、形势发展、我国体育信息工作的有利条件与存在问题、体育信息工作的措施、体育信息工作的途径几方面论述了我国的体育信息工作,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中小学生健康行为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将对我省中小学生健康行为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问题,提出对策,寻求未来发展捷径,以加强我省中小学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促进学校教育观念更新,提高中小学健康教育工作质量,为高师院校拓宽办学专业,预测我省体育卫生工作的发展和制定战略决策,提供重要的信息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新文化运动时期,体育史学获得了新的地位和价值。十年动乱,体育史研究搁浅。改革开放的15年,中国体育史学获得了大的发展:建立了文史工作委员会,召开了体育文史工作会议,成立了《体育文史》杂志社,收集了古今中外大量体育史料,出版了许多有价值的体育史书,目前正着手建立信息网络系统,体育史研究已形成规模。体育史学首先应为现实服务,提出与体育发展战略有关联的见解和建议;体育史学研究应注意发掘与开发,编写各种体育史读物,并对东方传统体育加以研究。可以说,世界体育的发展状况决定了当代体育史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依次从学理脉络、统计内容及其实施策略展开关于体育消费以及体育消费统计的讨论。认为:从学理上看,体育消费作为一个复杂概念,既牵涉宏观经济社会发展,也与文化意识形态紧密联系;而作为准确把握体育市场、把脉体育发展情况的基础性工作之一,体育消费统计则应该避免将体育消费概念泛化。应以体育政策为导向,面向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对接国民经济统计制度,考虑建构以“体育教育与培训、体育文化与娱乐、体育保健与康复、体育传媒与信息、体育衣着耐用品、其他体育用品与服务、个人间接体育消费”为核心指标的统计框架,并通过长效工作方案的设计使体育消费统计工作制度化,通过统计调查制度的建构使体育消费统计执行有效化,通过统计数据的测算推算使体育消费统计结果精准化。  相似文献   

5.
体育信息消费市场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我国体育信息产品的质量,促进体育信息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本采用献资料和调查访问等研究方法,对体育信息消费市场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体育信息消费市场管理混乱,产品质量良莠难分;几种常见的体育信息产品中,电视的质量评价最高,其次是报纸、广播、音像制品。  相似文献   

6.
媒体技术的发展速度已超出人们的想象,信息社会中的信息爆炸需要适当的传播途径,这催生了新媒体的不断涌现,铸就了今天的新媒体时代。社会对体育服务的需求使得体育信息成为了新媒体时代的重要传播内容。这两方面的力量促使体育信息从业者不得不迎接构建体育信息服务平台的挑战,从信息搜集、管理、传播乃至信息互动,到体育信息大数据平台的构建,这些都需要体育媒体人和信息管理者树立新思维,努力赶上新媒体时代的脚步。  相似文献   

7.
传播领域的变革与体育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充分发挥社会传播的功能,为体育发展服务,本采用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探讨了传播领域的变革对体育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传播技术与方式落后、单一,会降低社会传播的功能,使体育信息传播范围狭窄、体育发展速度缓慢;传播技术与方式的创新及综合应用,可以提高体育信息的传播效果,扩大传播范围,加快体育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8.
现代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整合的探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代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整合是体育教育现代化的一个发展方向。就目前现代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整合的现状及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索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整合来深化体育教学改革,优化教学结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社会组织领域频发的信息披露不准确、不及时而引发的公众质疑不仅使处于改革深水期的体育社会组织面临“公开与问责”的危机可能,也使管理者探索问题解决措施的压力持续增加。全面梳理体育社会组织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深入分析影响体育社会组织信息披露的主客观因素,对体育社会组织信息披露隐含的复杂行为动机进行准确识别;结合当前法律法规背景下体育社会组织信息披露的现状,力求阐明单一的强制性信息披露为何难以实现,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体育社会组织信息披露应做到从外部力量的强制披露转向组织自身的主动披露,探索新的实现机制与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城市群体的不断分化,新时期的城市体育工作不仅面临新的机遇。而且也面临新的挑战。探索新时期城市体育工作发展的新思路,拓展城市体育工作的发展空间,关键是要进行体育工作创新。  相似文献   

11.
信息时代的来临,使计算机技术在体育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大力推动了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科研的发展。在体育领域中已经开发出多种多样的信息系统,章分析了学校体育部门现在的条件,建议采用联合开发的方式和原型法开发体育教学信息系统。强调培养本部门的掌握软件开发技术和具有体育工作经验的结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关于体育强国建设的系列论述是新时代我国体育发展战略和体育改革的重要指引。通过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时期体育改革与实践,探索其体育强国思想的孕育及历史渊源,为深刻认识新时代体育发展提供历史借鉴。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方法,对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时期的体育工作重要讲话、论述、实践等文献资料进行分析。习近平在福建工作的17年,是习近平体育强国思想的孕育期和储备期。期间,习近平主要从体育场地、体育产业和可持续发展三个维度主抓体育工作,通过合理规划体育场地,助推全民健身;提档升级体育产业,唱响“晋江经验”;坚持生态优先,谋划大健康战略,推动了福建省体育视事业充分发展,为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奋进孕育了理论雏形与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师心理跃迁的影响因素进行调研,结果显示,高校体育教师收入相对较少,角色职责较大,身体健康、家庭、人际交往等方面压力较为突出,职业发展和地位状况令人担忧,同时影响因素还表现出性别、职称特征。因此提出建议:应通过自身、学校、社会等多种途径消除高校体育教师心理跃迁的负面影响,以使其有更好的身心状态投入到高校体育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14.
人类需要与体育本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类需要是认识体育本质的理论支点,人类需要是体育产生的客观必然,人类需要是体育发展的永恒动力,人类需要正确的认识体育本质。体育本质是人类为适应自然和社会,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自觉地改善自我身心、开发自身潜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5.
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办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对历届师范院、校体育专业毕业生的抽样调查 ,发现师范院校体育专业培养出来的中学体育教师诸多问题 ,特别是在知识结构合理培养上 ,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在课程设置上应加以调整和修改 ,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中学体育教育发展的合格中学体育教师。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城乡高中学生及校领导的调查与访谈,发现学生自身体质健康状况与学校教育有很大关系,同时也发现学生在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及学校体育环境创建等方面还有待学校进一步加强,本文旨在通过调查分析为学校培养21世纪合格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河南省高校体育部为研究对象,对反映高校体育信息化发展的五项指标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河南省高校体育部门在信息基础设施、信息资源、人员的信息素质、信息化运行机制、信息化应用效果等五个方面都存在不足之处。针对现状提出了发展对策,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参考,为高校体育信息化发展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18.
面对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改革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以及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就高师学校体育工作模式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探索,从而促进高师学校体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摘要:体育特级教师是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典型代表,探明其成长动力及其运行机制对于学校体育人力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7省(区)19位体育特级教师的深度访谈,运用质性研究的扎根理论方法,对体育特级教师成长动力及其运行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体育特级教师的成长动力来源主要表现为积极人格、专业愿景、重要他人、关键事件、学科“歧视”、社会期待、家庭支持和资源平台8个方面;成长动力的运行机制可概括为,在学校体育实践这一背景下,体育特级教师的成长动力通过体育教师职业认同这一中介条件,内化为自身发展需求,从而主动采取积极措施促进自身成长。同时,在体育教师职业认同与具体行动策略之间,积极体验起到重要调节作用。更多的积极体验,有助于体育教师职业认同与行动策略形成良性互动,更好地促进体育特级教师成长。  相似文献   

20.
高职高专院校的体育课程教学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还未完全突破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还没有形成一套适合自身特点与职业发展相结合的体育课程体系,为了使体育课程教学更加符合高职高专发展需要,对如何构建高职高专院校体育课程体系进行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