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自从刑事古典学派提出罪刑法定主义并将之确立为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的经典原则,已经过去了一个半世纪。其间,世界发生了剧烈的变动,罪刑法定主义经受了历史的考验,同时也面临着时代的挑战。我国新修改后的刑法已经明确规定了该原则,有必要对罪刑法定的含义和运用作一些探讨。一、罪刑法定的价值取向(蕴涵)罪刑法定的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罪刑法定的思想渊源虽然可以追溯到1215年英王约翰签署的大宪章,但它作为刑法基本原则的确立,却是十七、十八世纪启蒙运动的产物。启蒙运动是对中世纪封建专制…  相似文献   

2.
罪刑法定主义作为现代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它所蕴含的保障人权、保护社会、实现社会一般公正的理念是一国制定刑法应体现的最基本的价值取向。本文通过对罪刑法定主义概念的含义及其产生的思想理论基础以及罪刑法定主义的发展进行总结介绍,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罪刑法定主义核心价值在现代社会中的新发展,并提出在我国罪刑法定主义核心价值的取向。  相似文献   

3.
刑法的基本原则在刑法典的制定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罪刑法定原则在基本原则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渊源和历史发展探究 ,确立它的含义和原因。重点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 ,提出了对罪行法定原则适用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4.
罪刑法定原则是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明文规定是罪刑法定原则的核心要求和当然前提,这一要求和前提强调刑法必须具有明确性,即刑法条文中所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内容要明确具体.明确性原则作为罪刑法定的派生原则之一,是对刑法规定抽象性和模糊性的非难.罪刑法定之明确性原则在我国现行刑法中已有一定体现.但在现有体现方式的基础上,还更需要通过对法官适用法律解释权认同的回归和刑事法解释专业体系的兴立的确立,从而更好地限制权力和保障权利.  相似文献   

5.
罪刑法定不仅是一种形式化准则,更是一种实质性理念,并表现为"保障人权"等内在价值与法的"明确性"等外在形式的辩证统一。正确理解并运用罪刑法定之"法",需对法的"明确性"与"体系化"作充分认识。法教义学方法的体系化功能和体系解释方法对罪刑法定之"法"的认识和走出罪刑法定司法化的困境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所谓罪刑法定,就是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可见罪刑法定是区分罪与非罪的根本的唯一的标准,因而它也是世界近现代法制国家制订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作为近现代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的罪刑法定不是从来就有的,它也有一个提出和发展的过程,并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它所具有的含义也不相同.历史上最早明确提出“罪刑法定”主张的人是中国历史上西晋时期的法学家刘颂.他说:“律法断罪,皆当以法律令正文,若无正文,依附名例断之”.就是说,对罪与非罪的判定和刑罚的使用都应当以法律正式条文规定为准,如正文没有规定,可以依照名例律断之.这种主张是很类似我们今天所说的定罪依刑法分则的条款,如分则没有规定,则依据总则.刘颂还进一步提出“其正文、名例所不及,皆勿  相似文献   

7.
罪刑法定原则是各国刑法普遍遵循的一个原则,但是理论界对国际刑法中这一原则是否存在还存在着质疑,尤其是二战后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曾以事后确立的反人道罪对战犯进行了审理,更是加深了这一争议.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主要是国际刑法的法律渊源方面,因此只要厘定罪刑法定的“法”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就打开了解决这一争议的最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8.
罪刑法定原则是刑法最基本的原则,但绝对地机械地遵循罪刑法定原则会有一定的弊端,因此对刑事法律条文进行法律解释十分必要,而解释的关键则在于如何科学且合理地在罪刑法定原则的框架内进行解释,为此有必要对类推解释与扩大解释进行界分.从如何进行区分二者以及区分的标准该如何界定入手,对主要学说进行论述探讨,以得出最恰当的区分界限.  相似文献   

9.
1997年《刑法》第3条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实现了罪刑法定原则的立法化。但这一原则的真正实现还体现在其司法化中,即司法人员如何操作法律。这不仅需要先进的立法技术,创新的司法理念,还需要司法机构的独立和合理的司法解释。本文从这四个方面解读罪刑法定司法化过程中遇到的阻碍,提出解决的途径,进而更有利于保障人权和司法公正高效。  相似文献   

10.
罪刑法定原则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刑法原则有其经典的表述方法即"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简短的两句话却对世界各国的学者们有着不可抗拒的魔力,我国刑法学界也不例外。本文就以罪刑法定原则的人权保障价值为视角对相关的文献做一个综述,以探究学者们在此方面所研究的成绩与不足,为以后更加深入的研究做铺垫。  相似文献   

11.
道德和法律分属不同的规范体系 ,二者即相互对立 ,又相互统一。通过探讨道德与法律以及“德治”与“法治”的辨证关系 ,可以看出“德治”与“法治”的结合是由两者内在矛盾交互作用而产生的必然结果。也只有走“德治”与“法治”的相结合的道路 ,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行政法平衡论对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的“依法治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依法治税”既不能依“治民之法” ,也不能依“治吏之法” ,只能依“平衡之法” ;合理配置征纳双方的权力 (利 ) ,就可能使纳税人享有的宪法性权力(利 )和程序性权力 (利 )在总体上能与税务机关享有的充分而强有力的征税权相抗衡 ,只要双方积极行使在总体上能与对方相抗衡的权力 (利 ) ,税法便会在这两种张力下形成平衡 ;另外 ,税法的平衡还应该注意授权立法和地方立法的平衡。  相似文献   

13.
我国体育法学研究中的“体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体育法学研究涉及到很多“体系”范畴,对这些“体系”范畴做出清晰的甄别,有益于这些工具性概念的便捷使用。目前对体育法规体系(体育法律体系)研究最多,一定意义上折射出体育法制建设还处在初始阶段。一些“体系”概念还没有出现在体育法学研究域中,也表明体育法学的基础理论薄弱,应该明确体育法学体系的核心范畴地位,加快体育法学的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法制思想内容丰富。主要表现在 :重视法制建设 ,强调经济建设与法制建设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从历史借鉴的角度大力提倡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 ;坚持用法律手段反对腐败。  相似文献   

15.
依法行政源于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需要。依法行政是一种政治文化、政治理念,还是 一种政治道德和社会价值标准,更是一种法律观点、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6.
英国的法治传统起源于原始氏族社会选举国王的习惯。后来,随着习惯的法律化,这种原始的民主观念生发出法治的种子并形成“王在法下”的法治观念。法律精神与英国人的习惯结合且牢不可破,是英国法治精神的独特品格。  相似文献   

17.
《全民健身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专门的全民健身行政法规。将其与《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央7号文件"等法规的有关条文规定进行对比之后发现,《条例》具有以下特点:就性质而言,《条例》是一部较高层次的法律;从内容上看,《条例》是由单项立法向综合立法过渡的典范;从操作层面分析,《条例》对学校体育的有关规定还需要有相关的配套措施加以细化。为切实保障《条例》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的落实,提出了重视领导工作与宣传工作,制订切实可行的配套制度,加强学校基础体育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自人类社会发祥以来 ,“礼”傍而从之。不同社会 ,“礼”的价值和作用也有所不同。古“礼”常通于“法” ,服务于阶级社会。  相似文献   

19.
从“无讼”价值观所产生的历史根源可以看到 :无讼 ,作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价值取向和大同世界实现最基本的标志 ,对后世影响巨大 ,尤其成为我国当今法治建设的障碍。今天我们仍面临着由传统的“无讼”法观念向着现代的诉讼权利的法观念转型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足球"黑哨"问题之法律透析及其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足球"黑哨"已经严重制约着我国足球事业的发展,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综观国外关于足球"黑哨"等腐败现象的处置规定及实践,分析"黑哨"行为已符合我国刑法规定的受贿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并提出通过完善足协内部管理机制、完善相关对其监督的机制以及加强对腐败现象的惩治和舆论监督等途径综合遏制足坛"黑哨"等腐败现象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