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体育行为:体育法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确定了体育法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体育行为,它是体育法学理论体系赖以建立的最基本的、可以统帅和建构体育法学理论体系的范畴或概念,并以此为起点,进行了逻辑推演。在确定逻辑起点的过程中对"一般起点"(研究起点)与逻辑起点的关系进行了识别;还提出了考虑体育法学自身的实际情况,包括体育法学与法学的关系、体育法学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体育法学的发展程度等因素。  相似文献   

2.
随着体育协会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管理将走向多元共治模式,体育法学相关理论亦需要重新认识与思考,有必要对社会权力语境下的我国体育法学结构变迁展开探讨。介绍不同研究中关于社会权力的概念,以及其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指出社会权力处于公法与私法的中间状态,是混合型权力形态;宽松的发展空间、多元的文化环境是社会权力运行的条件;交涉与互动是社会权力最根本的规则。认为,体育学的基本理念亟需创新、改造,实现从过去的“秩序”向“正义”转向;体育法学研究范畴应进一步扩展,建立适合我国的“国家—社会”分析框架;服务于传统的社会和社会关系的科层制已经落后,要加强组织结构体系变革研究;体育法正向公法私法化方向发展,体育行政行为亟待重塑;社会权力不能完全适用私法规则,应逐步完善体育行政救济责任条款。  相似文献   

3.
将“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重点”作为基点,从农村体育研究领域小城镇体育与村落体育之争到两种研究流派的形成谈起,考虑农村体育事业的全局发展,在分析小城镇、小城镇体育概念及范围的基础上,提出农村体育发展之小城镇体育模式的观点.分析认为:城乡一体化、城乡体育一体化是其理论基础;“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重点”是其政策依据;从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实现途径四方面,提出“十二五”小城镇体育模式促进农村体育发展的思路;最后对小城镇体育产业、体育人口、体育文化、体育公共服务等主要研究范畴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体育健康问题上升国家战略高度。“青少年体育健康公共服务”是一个在青少年体育领域内,由“体育健康”和“体育公共服务”综合而成的全新概念,学界还未深入探讨与挖掘。充分结合“健康管理”理论,基于对“青少年体育健康”和“体育公共服务”相关研究文献的回顾,归纳“青少年体育健康公共服务”内涵与特征。概念特征包括:“学校体育”“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是核心供给主体;健康医疗等事业、非营利性机构是重要支撑;始终强调青少年受众被动接受“体育健康促进”与主动应用“体育健康素养”相结合;供给产品具有“纯公共物品”性质,公共财政补贴是解决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矛盾关键方式;“互联网虚拟社区”是实现多元主体协同供给的技术基础与激励条件。最后,基于概念属性展望“青少年体育健康公共服务”的未来研究趋势,包括:开发“运动干预”“心理调试”和“营养膳食”三维评估指标体系;完善“学校”“社区”“医疗部门”“健康管理机构”和“家庭”的协同供给机制;深度开发“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青少年联赛体系”营造“体育健康素养培育”空间;实现“青少年体育健康公共服务”均等化局限,以及加快“青少年体育健康公共服务”互联网平台建设,破解公共服务资源闲置问题。  相似文献   

5.
体育权利作为体育法学炙手可热的概念带来了研究的表面繁荣.然而,体育权利学说论证并不充分,并且面临认知与实施障碍.体育权利学说应该放弃泛道德化的大词哲学,以可操作的实体规范替代权利话语.立足国情,坚持法律现实主义的态度,加强本土化研究,加强对其他部门法的考察是体育法学研究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学校体育课程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学校体育发展的要求,学校体育课程在强调发展“体适能”的基础上,同时应重视体育课程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文章对“心适能”的概念、范畴进行了阐释,阐明了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向是在通过体育课程内容的变革,培养符合新健康概念标准的学生。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现代体育发展进程中,不同的历史时期和阶段曾经使用“群众体育”“社会体育”“全民健身”等不同的概念,这些概念至今仍存在混用现象。文章通过梳理“群众体育”“社会体育”“全民健身”与“大众体育”等概念的演进历程及语境语义。发现:这些不同概念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和阶段中国群众性体育活动的不同理念与侧重,且与国际上通用的“大众体育”概念既有相通之处,又有明显区别。建议应以使用“全民健身”概念为主,也可以在某些约定俗成的场合继续使用“群众体育”“社会体育”“大众体育”等概念。为了与国际社会接轨,便于中国体育对外交往与学术交流需要,对外则可以使用“大众体育”这一词汇。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体育法学教育的定位、发展现状和教材问题进行研究.指出,体育法学教育应该是通识教育,侧重于规则教育;应以此原则为统领,树立“大规则观”,对教材编写活动进行改革;教材编写应以体育学者为主体,以体育专业学生为使用对象;借鉴“一分为二”教学和案例教学等方法,提高和深化学生对体育法律法规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以促进我国体育法学教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体育产权的概念、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体育产权的概念、研究现状进行了研究.认为体育产权是泛指对一切体育财产和财产资源的权利,并提出了将经济学、法学理论结合起来研究体育产权,重点研究体育组织和协会、项目管理中心的产权制度创新,借鉴国外的实践经验研究职业竞技体育产权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科学理论体系是在一系列科学概念及其逻辑体系上建立起来的.建立体育科学理论体系,就必须构建一批内涵明晰,用语准确,合乎规范,逻辑严密,具有稳定性和通用性的范畴体系.明确界定体育这一核心范畴对于建立体育科学理论体系至关重要.体育学理论的逻辑起点范畴有待继续探索.  相似文献   

11.
从法律文化、体育法律文化的内涵入手,对体育法律文化的结构内容进行了划分。通过研究我国体育法律文化建设现状,认为当前我国显型体育法律文化建设处于主导地位,而隐型体育法律文化建设具有复杂性且明显滞后于前者。北京奥运会和“法治奥运”为我国体育文化建设提供了难得契机,应在有效利用现有体育法律设施、不断健全体育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教育、交往、表达、监督机制,全面建设我国的体育法律文化。  相似文献   

12.
我国体育法学理论体系构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体育法学教材发现,我国对体育法学理论体系的研究普遍重视不够。认为构建体育法学理论体系可以从多维视角进行考虑,特别要确定学科的逻辑起点,以体育行为作为逻辑起点可以合理地进行理论体系的逻辑推衍。科学的体育法学理论体系至少应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学术研究、应用研究、比较研究和发展研究。  相似文献   

13.
现今的体育法体系是在传统法律体系理论的指导下建构的,我国体育法体系建设应该不断回应新形势下体育强国建设及体育法治进程的需要,为此,从软法视角切人,构建了以软硬法为基础的新的体育法体系,在建构过程中应该注意软法理性的提升、软硬法适用的优先问题、建立软硬法和谐相处的制动机制以及相互间的良性转化机制,最终,软硬法兼施,共同促进体育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目前有很多研究军事体育概念的文献,而对军事体育学这一学科概念和内涵进行界定或论述的文献却很少.为了更好地促进和加强军事体育学学科建设,有必要将军事体育学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其内涵进行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体育法制建设中的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问题的探讨,认为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在体育法制建设中有积极意义。同时又对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的途径、适用的限度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旨在明确体育道德和法律的关系,以便发挥二者的作用,更好地为体育法制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6.
适应体育概念的形成与矫正治疗、运动康复、残疾人体育等有着深远的渊源,它是随着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长期以来中国适应体育实践领域相关概念的使用混乱并缺乏科学性。从概念的角度讲,与其它概念相比,"适应体育"是相对科学和准确的,能更准确和全面地反映出该体育现象的特征,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因此,无论在学科建设、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实践活动领域,建议统一采用"适应体育"的概念。  相似文献   

17.
国民"健商"培育与学校体育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文献资料、信息查询等方法,对“健商”这一新概念的内涵、国民“健商”基本状况及提高国民“健商”的方法作了尝试性的研究与探讨。认为,“健商”是一种新健康文化概念;提高国民“健商”应更新学校体育基本理念,改革体育课程,加强学校体育环境的建设,加强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建设,注重体育教师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文献,创造性地提出:体育法学教育先源于研究生教育,目前存在三种类型的体育法学教育;伦理教育与技能教育的统一是体育法学教育定位,而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其重要形式。在体育法学教育过程中,应该重视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19.
开展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是对提高我国体育社会科学事业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以及促进体育社会科学更好地为决策服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的构成要素、要素间关系等问题进行研究,构建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标准、评价目标以及评价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