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齿轮激光淬火的主要参数入射角θ,扫描速度v和激光束光斑尺寸D的确定方法。并导出了入射角θ和扫描速度v的通用计算公式;同时分析了在不同初始条件下,齿轮进行激光淬火时这些参数的变化规律及其对齿轮硬化层深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齿轮激光淬火是一种提高金属零件表面硬度和耐磨性能的新技术。它能使齿轮齿廓表面获得较高的硬度和极小的变形,可以减少硬齿面齿轮磨削加工的工时和费用。激光淬火对提高硬齿面齿轮的生产效率是一种非常可取的加工方法。本文研究了齿轮轮齿两侧齿廓面经过激光淬火后产生“背面回火”的条件,并进一步探索适合激光淬火的齿厚及模数范围。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金属丝网编织机中“编织齿轮”的激光淬火方法、激光参数硬化与齿面的硬度、硬化层深的试验研究结果,以及在工业生产中实际应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了采用宽带镜轴向扫描进行齿轮表面激光淬火时齿轮位置的一种确定方法,同时还讨论了激光入射角λ及光束带宽ι与齿轮转角θ、齿数Z及模数m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齿轮激光淬火宽带激光束轴向分齿扫描工艺,提出了分齿数的确定方法,分析比较了各种分齿误差,给出了分齿数的合理选择范围。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齿轮激光淬火轴向扫描工艺参数对硬化层分布的影响 ,对由此而引起的齿面有效功率密度分布进行了曲线拟合 ,并提出齿面硬化层分布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从传热学角度对薄壁零件在激光表面淬火时的背面回火问题进行了研究,特别研究了中小模数齿轮激光轴向扫描淬火时的背面回火问题,给出了轮齿温度响应的计算公式和不同模数齿伦不发生背面回火条件下激光参数的选取范围。  相似文献   

8.
影响淬火变形因素的实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化学成分、原始组织和应力状态对热处理变形的影响,工件几何形状对热处理变形的影响做了深刻剖析,并结合汽车EQ-140后桥被动锥齿轮热处理工件变形的实例,通过实验分析,证明了淬火变形的原因是由于齿轮在淬火时内孔外圆及齿面背面间存在较大的温差,引起齿轮内孔胀大及翘曲。设计了齿轮热平衡淬火挂具,控制齿轮内孔的淬火油量,减小齿轮在淬火过程中各部分的温差,达到控制淬火变形的目的,降低不合格率。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利用宽带组合镜对齿轮进行轴向分齿无搭接扫描时,入射角、离焦量和扫描宽度的通用计算式,分析了在不同的初始条件下这些参数的变化规律及其对淬火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单束宽带激光相对轮齿的最佳扫描位置,描述了相应的计算程序。  相似文献   

10.
汽车铝合金车轮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某汽车车轮进行弯曲试验和冲击试验的有限元分析,找出了车轮结构中易于发生疲劳破坏的区域。通过对该车轮进行的实际试验,验证了有限元分析的可靠性,此种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车轮疲劳寿命和结构优化分析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激光束对齿轮齿面进行硬化处理,是一种对齿轮进行热处理的崭新工艺。使用1.5kW横流CO_2激光器产生的激光对45号钢制成的直齿圆柱齿轮进行齿面激光扫描,在除了保证齿面硬化层硬度及层深的技术要求外,还使热处理后的齿轮基本上没有变形,从而保证了齿轮的精度。这是一种比常规热处理更为简便,更有效的工艺过程。本文主要叙述了在对直齿圆柱齿轮激光热处理过程中的各项变形的测试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文章提出了标准圆柱直齿轮在齿面激光硬化时一系列入射角的计算方法。通过18个不同齿数直齿轮的入射角计算实例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并对激光硬化齿面工艺方案进行了实用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采用单向送粉双向扫描工艺,对不同模数的齿轮进行N i60合金粉末激光熔覆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模数越大,熔覆层表面裂纹条数越多;激光线输入能量越大,裂纹条数越少;无裂纹熔覆层所需最小线能量随模数增大而增大,但其增幅随模数增大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4.
针对齿轮激光表面淬火背面回火现象,采用有限差分法分析研究了背面温度响应值,并给出了温度响应值与激光工艺参数、齿轮参数的关系线图。其研究结果对于不同参数的齿轮在选择合理激光工艺参数,以避免发生背面回火方面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按摩、恢复骑行和休息三种消除疲劳方法对男子场地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专项力量耐力训练成绩的影响。方法:研究采用交叉实验设计法,在连续三周的场地专项训练课组间20 min间歇时间内将10名男子运动员随机分为三组分别进行按摩放松、恢复骑行和完全休息的消除疲劳干预。场地专项力量耐力训练内容为行进间(以20 km/h初速度出发)500 m×4组(传动比50×13)。按摩放松为双侧下肢骨骼肌快速、兴奋按摩,主动恢复骑行为使用公路自行车进行小负荷高频率放松骑行,完全休息则为每组训练结束后安静休息,不采用任何干预措施。分别记录运动员四组行进500 m总成绩及三个166 m分段成绩。结果:1)运动员在完成第三组500 m骑行时,与第二组相比仅按摩组的成绩明显提高(P<0.01);按摩组完成第二三组500 m的后两个166 m分段成绩较另两组要好。2)恢复骑行组完成第四组500 m的总成绩仅下降了0.88%;且完成第四组三个166 m分段成绩仍能维持较好的水平。结论:按摩放松对于保证运动员完成场地专项力量耐力训练强度具有一定作用,而积极的恢复骑行在预防疲劳积累方面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6.
抗疲劳能力是构成未来军人体能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探索渡海登陆作战中疲劳产生的生理、 心理因素,指出提高抗疲劳能力的几个途径,以期为渡海登陆作战部队的抗疲劳训练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评价消除疲劳效果指标敏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动脉血流图、握力、肌硬度、符号连画试验、计算机加法试验,对运动员疲劳及综合手段消除疲劳后的状况进行了评价,认为动脉血流图、肌硬度、符号连画试验及计算机加法试验,均可从心血管、肌肉、神经机能等不同角度对疲劳及恢复状况进行定性评价。上述指标敏感,易于测量,有利用的价值,但在应用中应注意客观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