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近30年来我国武术散打科研发展的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武术散打科研的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孕育阶段(1983—1998年)、繁荣阶段(1999—2005年)和调整阶段(2006—2009年)3个不同阶段,各个时期的科研随着运动实践的发展表现出了鲜明的阶段性特征,但总体上呈现出了从定性向定量、从宏观向微观、从理论向应用、从单一向多元、从零散向系统转变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浅谈武术散打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遗产中的一朵奇葩,体现武术本质属性的散打运动如今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喜爱,如何使散打运动健康的发展,圆武术爱好者的梦,使散打运动成为当今第一搏击运动。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从武德和人文精神方面研究武术散打,能够与武术爱好者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研究法、“BTL-SW-1.2操作思维测试软件”测试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我国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操作思维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在操作步数和总时间上都优于一般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且在操作步数上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与同属于技能主导类开放性运动技能项群中优秀男子运动员相比,表现出操作思维步数较少、操作思维速度快的特点;随着年龄增长和训练年限的积累,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操作思维精练程度和敏捷性表现越强;依据全样本测试数据,制订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操作思维的评价标准,经样本内回代检验,能较好地反映武术散打运动员的实际操作思维水平,具有一定的评价效果。结论: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操作思维具有一定的特征,不同于一般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和其他项目优秀男子运动员,且受年龄和训练年限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应用文献计量法对1988—2018年CNKI数据库武术交叉研究文献进行分析,以探析我国武术科研领域交叉学科研究动态。结果显示:我国武术科研领域交叉学科研究动态主要包括文化、运动人体科学、教育、健身养生、经济产业、历史、艺术和其它八个方向,数量占了武术研究文献总数近1/5,热点集中在武术文化、武术教育,其次为武术与经济产业、武术与养生健身,由热点转为冷门的是运动人体科学;各类基金支持的文献篇数占支持武术研究总数的近1/3,其中受国家社科基金支持的交叉研究文献比例更高。机构单位发文篇数主要集中在国家六大体育专业院校和河南省三所综合性大学;武术科研领域交叉学科研究未来的趋势包括政策导向发展、武术本源发展、与新兴事物交叉发展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现场调查、专家访谈和借助一定的逻辑分析等方法,结合武术世界锦标赛散打比赛的成绩,重点对目前已举办的三届散打世界杯赛的男女各级别比赛成绩进行分析,探讨我国武术散打运动在国际性的大型比赛中所处的优势及劣势,并提出相应对策,为武术散打运动在我国继续保持领头羊的优势发展地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武术散打"名人效应"在武术散打运动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武术散打运动自身的运动特点及结合其它一些运动项目的发展,来剖析“名人效应”在推动武术散打运动中的重要作用,旨在为进一步探索武术散打运动更为健康、持续的发展道路提供现实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和现场调查等研究方法,对第十一届世界武术锦标赛武术散打项目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队在世界武术散打比赛中仍占据主要位置;有外聘中国教练的国家散打水平发展迅速;散打奖牌的分布地区不均衡,亚洲水平明显高于欧美;部分国家及地区训练条件及执教水平有限。为推广与普及武术散打项目,建议:中国队在训练中,加强素质体能训练,以适应武术散打项目的对抗性特征及各国家队身体素质优势的冲击;加大对散打发展较为缓慢国家的经济、技术支持与援助。  相似文献   

8.
以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过程中应对世界体育和奥林匹克体育有所为、有所贡献的角度,从成为奥运会项目必须满足的两个基本条件,即:运动项目的不重复性与国际化为切入点,欲阐明武术散打要成为奥运会项目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科学确立我国武术散打项目的属性和项目普及与发展关系的问题以及武术散打技术量与质的关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对现代散打运动国际化发展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分析了我国武术散打运动的现状及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指出现阶段散打运动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保留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突出散打运动的民族特点,并不断完善自身在规则以及宣传力度上的不足,使散打运动尽快步入国际轨道。  相似文献   

10.
“后奥运”时代武术散打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后奥运"时代武术散打发展战略进行研究,认为武术散打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还存在诸多不足.为此,笔者认为,武术散打后奥运时代的发展战略是首先要组建专门的推广机构,在国内注重在学校的推广和普及,在国际上利用多种方式、方法促进武术散打的传播;其次,在推广策略上应转变观念,以武术散打推广为主,武术套路为辅;第三,进一步加强武术散打自身的改革,提高知名度和参与度,争取让武术散打早日进入"奥运会"殿堂.  相似文献   

11.
中国武术散打职业化发展是武术产业市场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散打改革的必由之路。为加快推动散打职业化发展步伐,释放武术散打商业价值,拓展武术产业经济,特展开对中国武术散打职业化发展路径的研究。根据研究目的的需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武术散打职业化发展进行探析,并具体从人才、管理、赛事三个制约中国武术散打职业化发展的关键环节展开研究。研究认为:人才是中国武术散打职业化发展的根本支撑,并应着重培养运动员人才、经纪人才和管理人才;管理是中国武术散打职业化发展的制度保障,并应成立职业散打组织、建立面向市场的运行机制、赋予法律保障;赛事是中国武术散打职业化发展的市场动力,并应改革规则赛程、打造品牌赛事、保障赛事稳定。  相似文献   

12.
以2005-2014年公开发表在CNKI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CDMD中的武术散打硕博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应用内容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通过分析近10年武术散打硕博学位论文,了解武术散打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王瑞元  周越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1):1441-1445,1452
科学研究中的R&D模式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类活动,其中基础研究又分为纯基础研究(有时也称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在体育科学研究中人们对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的理解仍有困惑;并存在着基础研究非常薄弱,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比例失调等问题,其中主要基础研究投入严重不足,应用开发缺乏动力。今后体育科学研究中R&D模式应注重的问题是:1)基础研究要以高校为基地,加大投入,进行创新性研究,并不断从母学科和相关领域吸纳基础研究的成果;2)应用基础研究要理论联系实际、集中优势、重点突破,并加强与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的衔接;3)建立合理的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和奖励制度;4)加强体育科学研究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逻辑分析、数理分析等方法,对高校学生学习散打和跆拳道的动机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学习跆拳道的主要动机是"时尚流行"、"自卫防身"、"为了晋级升段,获取证书"等;学习散打的主要动机是"自卫防身"、"磨练意志"、"兴趣爱好"等.分析了动机的形成机制,建议改革散打运动的段位制,增强观赏性,重视在青少年中的发展普及,吸引更多女性参与到散打中来.  相似文献   

15.
论散打二十一世纪发展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从散打科学化训练战略、竞赛战略、奥运战略、市场化战略四个角度提出了散打在21世纪进一步发展的基本战略构架。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等学校散打课程目标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因子分析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普通高校散打课程目标构建进行了研究。依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散打项目特征、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社会发展需要和大学生学习兴趣,普通高校散打课程目标应注重培养学生对散打课程的兴趣,帮助学生基本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使学生在掌握散打基本礼仪规范和散打常用基本技术的基础上,初步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爱国主义情感,同时促进大学生身体的健康,并进一步培养他们竞争及尊师重道的良好意识和明礼、谦恭的良好品德。  相似文献   

17.
十运会散打比赛高频率组合动作运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十运会”散打比赛录像进行解析统计,着重对比赛中的高频率组合技术的运用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其运用情况和运用特点,提示制定训练计划时要以高频组合动作为主;教练员应选用或自己创编高频组合动作。  相似文献   

18.
国外现行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标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英国、美国、新西兰、加拿大和日本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标准)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几个国家中学体育健康课程内容发展的共同趋势是以学习领域来划分体育课程内容;重视发展学生体能和运动技能的内容;体育课程内容呈现弹性和选择性,适应个别差异;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重视终身体育的内容,加强与生活的联系.对我国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改革的启示:适应社会发展、科学发展的需要;注重学校体育主体需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增进学生的健康,重视体育与健康的有机统一,加强体育健康知识教育;形式上应呈现多样化、弹性化和乡土化;反映终身体育目标的要求,注重竞技性、健身性和娱乐性的统一;我国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领域应给出达到内容要求的知识和技能样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