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查阅宋前正史中的《经籍志》、《艺文志》与相关旁证史料,参考后世尤其明清的有关著述,以范宁及其《论语》注为界,将其分为两部分,对东晋《论语》注的大致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考释,从中可窥见其注经的时代个性,由于这一时期,儒、释、道交融的时代潮流及其各种大小学派的思想渗入其中,其注经的多元性特色极其明显。  相似文献   

2.
人们面对古典,其所诠释的过程,必定不是对原典全部信息的接受,而只是主观上发现了哪些信息,即是选择性接受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古典之"元意"并非可能尽"述",解诗必定有着主观性,注家之意,也必定受到他的身份、学识、注诗出发点的制约。所以"元意"是相对的,"诗无达诂",诗可能被误读,甚至出现"注我"情况。由此,诠释的过程即是接受的过程,因而必然带有主观的性质。注释只有名物的正误,而并没有观点的是非,因为诠释与接受,本身便是一种动态关系。  相似文献   

3.
两汉是经学的昌明时代,就儒家经传的诠释而言,因五经立于学官而出现所谓今古文与师法家法之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汉注特有的灾异说经与注重章句训诂的解经特色。而两汉《谷梁经传》诠释,既凸显了这两大特色,又在形式与内容上具有《春秋》学特有的"日、月、时"例发微与浓重的伦理、礼法思想。  相似文献   

4.
现存的王肃《论语》注与郑玄《论语》注,其差异主要是表现在两个学术层面上:第一,知识层面上,因为经文文本文义的模糊不清或经文的断句分歧、字词训解不同,从而造成了郑玄和王肃对同一经文理解的不同,不是王肃故意与郑玄注对立,属于正常的学术争鸣。第二,学理层面上:“王学”反对“郑学”注经时掺杂谶纬,王肃《论语》注既较郑注更为简约、理性,少有谶纬说经,而其少部分又注重义理发挥。郑玄《论语》注和王肃《论语》注的上述差异,远不能反映郑(玄)学、王(肃)学之争,尤其是两者在今古文经学的纷争。仅就此而言,当前学术界似有夸大郑王之争之嫌!  相似文献   

5.
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不仅只是个体地分析词义引申 ,还同时揭示了词义引申的系统性。段注所揭示词义引申系统中词与词的引申之间的平行关系包括两部分 :两个词的引申方式相同 ,或引申方式和内容都相同 ;同步引申。  相似文献   

6.
江州经学的崛起与兴盛,范宁在余杭、豫章的崇学敦教及其一以贯之的力批玄风、崇儒抑俗与忠而能犯的经学人格,使范宁<论语>注在玄、佛盛行的东晋经学中独树一帜.具体地说,范宁注文独有的特色就是在秉承儒经本旨、抱守汉儒尤其是郑玄朴实解经的基础上,兼容魏晋重义解的新学风:其既通训诂与尚音韵、考据;更重义解,通过义解来探求<论语>经文原意,发明先秦儒家的道德修身和伦理政治等孔门意旨.这与魏晋玄学<论语>注旨在借由义解而过分阐发三玄玄理,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本文商榷了《荀子》杨倞注中的"绝""暴""振""挈""伐""安""锋""称""道""属""墐""辨"十二个词的意义,以期更深入推进《荀子》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世说新语》敬胤注与刘孝标注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宋学者汪藻《世说叙录》一书存留萧齐敬胤注39条,非音韵训诂类注释,其主旨同刘孝标注一样,一为广异闻,二为考辨史料。刘孝标注审慎谨严、精赅简要,敬胤注诚不可与之同日而语,但作为发现《世说新语》价值之第一人,敬胤发轫之力,功不可没。对比二家注释,刘注在史料的采用和真伪辨析上,显然对敬胤注有所借鉴.有的明系直接引自敬胤注。  相似文献   

9.
《宋诗选注》与《钱锺书选唐诗》是钱锺书于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编选的两部诗歌选本.受当时学术风气的影响,两部诗歌选本在选目理路、选本特色以及选诗标准等方面表现出互异性与一致性.在选目理路上,两者都有意勾勒断代诗歌史的演进脉络;在选本特色上,两者旗鼓相当、各有千秋;在选诗标准上,两者都以艺术标准为先.在钱锺书诗学观念...  相似文献   

10.
关于儒家血缘亲情的讨论既涉及文本的解读又涉及典籍诠释的视角与方法问题。从对文本思路的疏解入手,必须顾及传统本身"经"与"权"的不同层面,顾及其具体的历史性含义与超越性蕴含;从对传统的诠释来说,则又必须看到历史与现实的相互贯通及其主体自觉选择的作用。目前关于这一问题的争论,既存在着"经"与"权"、具体与普通之间偏取的倾向,又存在着对文化传统一概抹煞的心态问题。  相似文献   

11.
《竹林中》是芥川的代表作之一,现有研究多从表述不确定性、人性之恶等角度出发。作为一种尝试,文章运用弗洛伊德的"三部人格结构"理论解读芥川的小说《竹林中》,进而对芥川笔下的人格状态、价值取向作深入分析。从强盗多襄丸的强势表现出发,分析"本我"人格对"恶"的无力感;从武士妻子的困境出发,分析"自我"人格所处的痛苦困境;从武士之死出发,分析"超我"人格的悲剧结局。  相似文献   

12.
孙钦善先生的《论语本解》作为诠释《论语》的注本,学术价值极高,但某些注解似乎存在值得商榷之处."吾与女,弗如也"之"与"字应释为连词"和";"乐则韶舞"之"舞"字应释为通"武",指《韶》乐和《武》乐;"义以为质"之"义"字应释为"正义","质"指本质;"小知"应指掌管小事,"大受"应指受以大任;"吾老矣,不能用也"的主语是齐景公,而非孔子.  相似文献   

13.
《宋本杜工部集》保留一些旧注,有些是杜甫自注,有些则不是。今作杜注参议十则,冀与同好相与析也。  相似文献   

14.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所提到的动静引申的例证可分为由动到静的引申和由静到动的引申两大类。在段氏看来可以由动作引申到动作使用的工具及与之相关的对象及动作发生的处所 ,同样的也可以由与动作相关的工具、对象及处所引申为动作  相似文献   

15.
普希金的代表作《叶甫盖尼·奥涅金》运用第一人称"我"进行叙事、抒情,长期以来,人们总是认为"我"就是普希金自己。实际上,从叙事学角度来看,这个"我"并非真实作者,而是隐含作者,或者称之为"第二自我","我"作为叙述者成为作品中的一个独特角色。"我"的叙述话语分为叙述性话语和非叙述性话语,产生了独特的叙述效果。  相似文献   

16.
闻一多"诗唐"说的含义要从唐诗的创作、流布和欣赏以及诗人的社会地位等诸多环节去诠释。唐人创作诗歌,处于一种完全自觉、"不写诗,无以言"的状态。而唐诗的流布和欣赏则是社会化了的,在此基础上,诗人为全社会所拥戴。"诗唐"说有巨大的理论启示意义,其一就是促使我们重新评估晚唐诗。以"诗唐"的观点,初唐是诗歌由齐梁到唐的过渡期,盛唐是诗歌的全盛期,中唐是诗歌的中兴期,而晚唐则是"诗唐",即唐诗社会化的完成期。  相似文献   

17.
张恨水的小说文本中始终交织着新、旧两种意识和观念的冲突.这种)中突既体现在叙述模式的选择中,也体现在他为小说设置的人物具体环境及人物形象中.作为一个普通而有代表性的文本,<落霞孤鹜>用脱胎又超出传统章回小说的形式,在年轻的革命者同两个底层少女恋爱的外衣下,讲述了一个现代的才子佳人故事.这些无不是其小说"新旧杂陈"的表现.究其原因,还在于张恨水本人的生活经历,以及他的写作深受市场化的读者群体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8.
据境释义是郑玄《礼记注》的突出特色。郑玄据言语环境释义,揭示了语义与言语环境的密切关系,其体式完备,方法完善,包括据辞例释义;据修辞手段释义;据词义搭配关系和语法关系释义。郑玄据社会文化环境释义,将训诂引入社会历史文化的大语境中,使词义分析走向更为宽广的领域,包括深谙历史背景释义;通晓古习古制释义;熟识古人思维和心性释义。  相似文献   

19.
在这样一个多元并进、文化驳杂的"脱魅"时代,草玄的<狂狷上不了天堂>以其厚实的创作"底色"、饶有兴味的故事情节、独特的叙事视角,给读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阅读体验和文学文本,其中蕴藏的乃是人性的曲折、变形和张扬.文本所舞动的文学"魅影"实质上是人性在既定时间和既定空间的"舞蹈".  相似文献   

20.
考诸甲骨文、金文,"我"有两源:一从手从戈,一从禾从戈,以"割手"、"割禾"为造意,以"戈"为声;"戈",方言读guó,与"割"的方言读音一致,故"我"乃"割"之本字,有宰割、宰杀之义,甲文里有此用例;"我"被借作自称之后,另造"割"表本义;手的古文作、禾穗作,垂的古文作,三者相近,导致混同,故有许慎这样的说法。,从爪从戈,是"我"之金文字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