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4 毫秒
1.
现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如艾恩奇同志一九六一年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中国人民大学李秀林等同志一九八二年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以及其他教私书,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个概念的定义,表述虽然各不相同,但基本观点大体一致。什么是社会的经济基础呢?艾本指出:“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该书第235—236页,见一九七八年版。)并具体解释说:“资本  相似文献   

2.
也谈“情绪”“情感”的定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学教科书中,关于情绪、情感的定义问题引起了许多同志的质疑,大家都感到目前尚缺乏一个明确、概括而令人满意的界说。比较流行的意见认为: “情绪和情感就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一种反映。”(曹日昌主编:《管通心理学》下册,第44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一个人对当前所面临的事物与自己正在进行的活动或已形成的思想意识之间的关系的切身体验或反映,就叫做情感。”(杨清:《心理学概论》,第415页,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12月版)  相似文献   

3.
这里所说的尺度是—个哲学概念。 关于尺度,黑格尔认为“是有质的定量”,“既是质与量的统一,因而也同时是完成了的存在”。马克思赋予尺度这一概念以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紧密联系着生产以及有关美的规律的问题。简言之,尺度就是规律,不同类的植物和动物,就全体而论,并就其各部份而论,皆有某种尺度,都各有其内部规律性。 马克思在他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文中,从动物和人的角度,提出了“种的尺度”和“内在的尺度”这一组相对的概念。他说:“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  相似文献   

4.
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卓越地体现了认识论、辩证法和逻辑学的一致,体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致。学习这本书,不仅要学习它的基本原理,还要学习它的科学方法,只有掌握了它的方法,才能更深刻地领会它的原理。关于《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的方法论问题,列宁在最后“结论”中为我们提供了基本线索。“结论”中的“四个观点”,实际上也是讲四种方法。这里首先谈谈比较的方法。列宁指出:评价经验批判主义,“首先必须把这种哲学的理论基础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加以比较。”(《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第359页。以下简称《唯批》,引文只注页码。)《唯批》的前三章作了这种比较。第一章比较了它们在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  相似文献   

5.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大厦的基石。列宁在《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对物质所下的定义,一直是我国哲学界公认的唯一科学的、十分完备的、经典式的定义。在目前发行的哲学教材中,对列宁关于物质的定义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笔者  相似文献   

6.
(1)在西方经济学家中,承续《资本论》和伯恩斯坦,最早注目于股份制研究的人,是美国制度经济学的早期代表凡勃伦。1904年,他发表《企业论》一书,和《资本论》的认定相同,提出股份制是“信用手段”的一种新的使用方式或曰“信用经济”(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64页,第85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492—493页),是“借助于信用筹集资金以扩大资本的简化程序,在现代工业公司的改组与合并中达到了发展的顶点”(第67页)。由此,凡氏认  相似文献   

7.
哲学是研究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它是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中抽象和概括出来的。自然科学是哲学的重要基础之一,是推动哲学发展的基本动力,“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24页)哲学从古代朴索的唯物主义到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一直到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无不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的水平。今天,自然科学技术进入了更高的发展阶段,显示出很多新的特点,它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新的课题。面对现代自然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如何作出科学的哲学概括和总结,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形式的改变,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推向前进,是一项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是古希腊文化的泰斗,马克思曾把他称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447页),他为人类文明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他的思想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恩格斯说:“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68页)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在他恢宏的哲学体系中,孕育了以后几千年欧洲哲学思想的诸多果实,本文述评的“四因说”,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体系中占居着重要的地位,而且,这个  相似文献   

9.
我在拙作《关于哲学体系的几个问题》(《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1期)中曾提出,哲学的体系“要体现辩证法、认识论、逻辑三者同一性的原则,即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一致,逻辑与历史统一的原则”。那篇文章主要是评论广东一本高等学校哲学教材,对于哲学体系的若干主要问题并末展开论述。现借《陕西师大学报》开展哲学体系问题讨论的机会提出一点具体看法,就教于关心这个问题的同志。  相似文献   

10.
论“自己运动”和内因是发展的根据姜传岗“自己运动”、“自己发展”,是唯物辩证法在事物发展问题上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然而如何理解“自己运动”、“自己发展”?哲学界的认识并不一致。近些年来,在事物发展问题上的“外因论”较为流行,持此观点的部分论者提出:自...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情绪?情绪和情感是什么关系?从我所查阅到的资料来看,说法相当混乱而不确切。正如(美)K·T斯托曼所说的那样,“情绪一词具有许多水平上的含义,”“它们没有确切的定义,用法也不尽一致”(见《情绪心理学》第11页)。正因为如此,情绪与情感的关系也就显得复杂而不清楚:“有的心理学家对情感和情绪不加区分,在同等意义上使用这两个概念”(见《情绪心理学》第396页)。有的人又把  相似文献   

12.
饮马桥,是汉长安城东去大道上的一座重要桥梁。关于它的位置,著名史学家杨宽先生认为:“汉代的东郭门和外郭亭,在饮马桥以东”,即“饮马桥在东郭门以西”(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24页)。他的依据是《洛阳伽蓝记》卷2城东“石桥南景兴尼寺”条  相似文献   

13.
辞书匡谬     
辞书是治学的工具书,规范语言文字的表率,务求正确无误。一旦有误,将流讹无穷,为害非浅。常查辞书,屡见疵谬,特举例匡正如下。 一、字形相近致讹 1、《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34页“三”字义项:“三宫”,系“三官”之误。  相似文献   

14.
《陕西师大学报》一九八一年第一期《关于物质定义之我见》(以下简称《我见》一文,对列宁《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以下简称《唯批》)中的几处物质定义提出了质疑。我们认为《我见》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我见》的主要观点可以归结为如下三点:其一,列宁在第一处物质定义中,既说物质是一个哲学范畴,又说物质可以为人们的感觉所感知,这是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其二,列宁在第二处物质定义中说“物质是作用于我们的感官而引起感觉的东西;物质是我们感觉到的客观实在”,这不仅没有与旧唯物主义划清界线,而且也为唯心主义大开了方便之门。其三,在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时,不能把认识论问题扯进去,否则怎么也不能成为科学的概念。下面我们就上述观点逐一试加分析。一我们认为,《我见》之所以会得出第一个观点,是由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造成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在形而上学者看来,事物及其在思想上的反映,即概念,  相似文献   

15.
李叔同 《美育学刊》2021,(6):F0002-F0002
此画作于李叔同留学日本期间。《广洽纪念馆》([新加坡]广洽纪念馆编辑委员会编,2007年3月)第43页收此画,裱纸注:"李叔同(弘一大师)第一次所作之木炭画。原画藏丰子恺处。"福建人民出版社2019年12月版《弘一大师全集》(第3版,修订2版)第八册·文艺卷、杂著卷、书信卷第163页注此画"一九〇六年作于日本东京"。此注之依据今未见。  相似文献   

16.
《韩非子评论》是我国现代著名哲学家熊十力先生(1885—1968年)的重要著作,现被编入《熊十力全集》第5卷(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重新出版,它的出版对于我们全面了解熊先生的学术思想有着积极的作用。《全集》采用横排繁体字,注释文字以小字随文出现,其中书名、专用名分别以波浪线、横线标出。不管是材料搜集还是文字校勘,《全集》都是花费了很多心血的,其态度是严谨的,但也不免疏误,现试举三则如下:(一)《韩非子评论》第7部分,第312页,第2、3行小字说:“难四篇云:‘术者藏之胸中,是虚静而无所事也’。”据今本《韩非子》,“术者藏之…  相似文献   

17.
《马氏文通》(以下简称《文通》)是我国第一部汉语语法专著。这部著作分为三大部分:首正名、次字类、次句读。就三者关系而言,前两个部分可以看作是第三部分的铺垫。作者马建忠自己在《例言》的开头也说:“是书本旨,专论句读。”(商务印书馆八三年版,下同,15页)可见句读问题在《文通》中所占的地位了。然而也正是在这个问题上,作者用力最大、发生问题也最多。以下笔者拟从《文通》句读论所取得的成就,存在的矛盾以及产生这些矛盾的原因等三个方面作一些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九七九年第二期发表了薛志贤同志《对改革现行哲学体系的意见》一文,读了很受启发。薛志贤同志提出现行的哲学体系要改革,这个意见很好。他不同意把哲学体系概括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认为自然辩证法和思维辩证法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我都同意。但是,他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哲学体系说成是“辩证唯物主义,作为总论;历史辩证法(即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辩证法和思维辩证法(即辩证逻辑),作为三个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19.
《大众哲学》致力于将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观中国化、大众化,让普通百姓懂得,哲学其实就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之中。将深奥的哲学理论生活化是艾思奇的贡献,将《大众哲学》图象化与如何图象化,成为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柏拉图在《美诺篇》中记载了诡辩学派提出的“研究何以可能”的诘难,表述如下:“一个人既不能研究他所知道的东西,也不能研究他所不知道的东西。因为如果他研究的是他所知道的东西,他就没有必要研究,而如果他研究的是他不知道的东西,他就不能去研究,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他研究什么”。(《古希腊罗马哲学》第190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