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列宁在报刊工作问题所发表的大量的、丰富的、具有独创性见解,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报刊思想,完成了共产党党报理论的构架和建设。他的理论不仅成为中国党的报刊理论的指导,还成为世界各国共产党党报理论的范例模式。本文着力于列宁的出版自由思想的分析。阐述列宁对新闻出版自由问题的独到见解,包括他在十月革命胜利前、夺取革命政权期间和革命胜利后建设社会国家时期,这三个阶段内出版自由思想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列宁不仅在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上,为人类做出了伟大的贡献,而且为革命从事体育锻炼,对体育工作的论述方面,也为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留下宝贵的遗产。学习和研究列宁关于体育的光辉论述和参加体育运动的伟大实践,对于正在努力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中国人民,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巨大的鼓舞作用;对于进一步理解我国社会主义体育的指导思想,实现其目的任务,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列宁“遗嘱”的提法,最早是在1924年1月26日斯大林做的《悼列宁》的演说中出现的。斯大林曾六次宣誓要执行列宁的“遗嘱”。他用自己的话不加引号地提出要保护共产党员的称号、保护党的统一、保护并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巩固工农联盟、巩固和扩大共和国联盟、忠实于共产国际的原则等六项内容。1924年,美国记者伊斯特曼在莫斯科访问后出版了一本《列宁死后》的书,其中收集了有关所谓“列宁遗嘱”的资料。1925年7月,托洛茨基在俄共中央机关刊物《布尔什维克》杂志上发表了《关于伊斯特  相似文献   

4.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列宁与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上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列宁的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新经济政策,探索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邓小平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成功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我们坚持改革开放,理解和贯彻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与实践的思想基础之一。因此,深入理解与把握列宁新经济政策与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总结二者的成功经验,对于研究与创新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极富意义。  相似文献   

5.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提出了“对立面和谐地结合”的思想。关于对立面和谐地结合的必要性、时机、方法和效果等四个方面的认识构成了列宁“对立面和谐地结合”思想的基本内容。列宁“对立面和谐地结合”思想在其和平外交理论和实践中得到了充分发挥和运用。致力于建设和谐世界,应该认真地对其进行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由中青年经济学者李子猷、刘永佶、王毅武、宋宁合作撰写的《列宁的经济学说》一书,即将由陕西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是我国第一本比较全面、系统地研究列宁经济思想的专著,颇值得一读。全书除导言外,分三篇二十章。在第一篇,作者专设一章以全面、系统地考察列宁的人口思想及其历史发展。这是我国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中较为详细、具体而深入的阐释和论述。在第二篇中,作者对列宁有关“垄断”的概念作了认真的研究,并且比较深入地阐明了一种新的看法:“垄断”是建立在独占生产资料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第三篇中,作者全面、系统地考察了列宁有关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得出了若干新的结论,如:把列宁提  相似文献   

7.
在戏剧中如何表现领袖的形象?苏联的革命戏剧中有不少刻划列宁的形象,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有的剧本以列宁为主角;有的剧本列宁只在剧中主人公生活的关键时刻出场。各种情况下,塑造领袖的形象,并不划一,多有所创造。写列宁形象较成功的剧本有波波夫的《列宁之家》,考涅楚克的《真理》,特列尼约夫的《涅瓦河畔》,达吉安尼著、安列曼改编的《星星之火》,维什涅夫斯基的《难忘的一九一九》,沙特罗夫的《以革命的名义》等等。其中包戈廷的剧本在戏剧史与文学史上占有突出地位。  相似文献   

8.
在黄楠森先生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十三章“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面发展”一章中,作者认为:“由于革命斗争的需要,列宁确实着重研究和发展了辩证法,但它并没有限于寻找一些零散的辩证法思想,而是对辩证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而涉及并发展了辩证法的各个方面,实际上全面发展了唯物辩证法。”通过系统学习列宁的《哲学笔记》,笔者体会到了上述真见。透过《哲学笔记》不难发现,列宁正在为建立一个完整的唯物辩证  相似文献   

9.
列宁党建思想是在列宁探索革命政党自身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建设党内民主方面,首次提出组织建设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在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继承和发扬列宁民主思想,重温他的党建学说,对今天开展好“保先”教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也是贯彻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特性、推动理论创新向实践层面转化的实际步骤。  相似文献   

10.
列宁晚年的经济建设思想主要有:适时地转移党的工作重心;由“直接过渡”到“迂回过渡”;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和合作社走向社会主义;利用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服务。  相似文献   

11.
苏联形形色色的民族主义概括起来只有两种:(前)压迫民族的民族主义即大俄罗斯主义与(前)被压迫的民族主义。列宁和斯大林反对两种民族主义的取向不同。十月革命前,列宁主张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中要无一例外地反对各种民族主义,斯大林则侧重于反对非饿罗斯民族的民族主义。十月革命后,列宁特别强调反对大俄罗斯主义,斯大林虽曾口头上接受了列宁的意见,在实践中却把打击矛头始终指向前被压迫民族的民族主义即地方民族主义而不是大俄罗斯主义。这一做法造成严重后果,成为苏联民族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历史考察的方法,是列宁从发展和联系中揭露马赫主义的本质,确定其地位和作用的最重要的方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考察法包括着十分丰富的内容,这里只就列宁在《唯批》中怎样进行历史考察的问题,谈谈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国际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列宁在马克思、恩格斯以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捍卫并且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它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是全面的,列宁在其著名的著作《辩证法的要素》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并在其短文《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中第一次作了科学的发挥和论证。它科学地揭示了对立统一规律在辩证法中的地位,说明了对立统一规律同其他规律和范畴之间的内在关系,是对构成唯物主义辩证法内容的一切主要的本质的东西所作的无与伦比  相似文献   

14.
列宁十月革命后对俄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马克思主义同俄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的产物,凝聚着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实践上的艰辛探索和呕心沥血,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经历了由直接过渡到迂回过渡的转变,其间提出的许多新思想,新理论,对我们推进改革开放进程,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郑伟红 《保定学院学报》2011,24(2):19-21,26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其中以人为本是这个理论的核心。这个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列宁的以人为本思想为今天的科学发展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列宁的以人为本思想反映了列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品质。  相似文献   

16.
在小生产占优势的国家怎样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这是伟大列宁在俄国十月革命后提出的重大命题,也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申经常碰到的一个棘手问题。正确地认识并解决这个问题,对于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提前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设想,很有意义。那末,列宁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呢?让我们根据列宁著作做一些考察。在小生产占优势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存在着极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在左倾思潮影响下,我们在学习讲解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以下简称《唯批》)一书中,存在着许多简单化、绝对化的倾向:只讲列宁对唯心主义哲学的批判,不敢大胆肯定某些唯心主义者曾作为一种借用力量在列宁同马赫主义论战中的积极作用;强调哲学上两条基本路线的对立,忽视哲学两大基本派别对某些问题论述上“相合”之处;只讲马赫主义“反动透顶”,不讲其中所含的某些“真理”;只讲历史上的唯心主义和修正主义哲学对唯物主义的“攻击”、“讨伐”,不敢提列宁吸收它们的某些思想资料丰富了唯物主义等等。这反映了对原著精神缺乏全面的理解,也不是对历史上唯心主义哲学应该采取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历史上一种新型的国家制度.文章认为,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加强民主的主体建设和客体建设,坚持民主与集中的统一,是列宁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的主要内容.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中,列宁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给我们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一只花瓶     
列宁①八岁那年,有一次母亲带着他到阿尼亚姑妈家做客。活泼好动的小列宁一不留神,把姑妈家的一只花瓶打碎了。但是,谁也没有看见。后来,姑妈问孩子们:“是谁打碎了花瓶?”其他孩子都说:“不是我。”小列宁怕说出实话会遭到姑妈的责备,于是他也跟着大家回答:“不——是——我!”然而,母亲看他的表情,已经猜到花瓶是淘气的小列宁打碎的。但是她没有揭穿这件事,反而装出相信儿子的样子,在三个月内一直没有提起这件事。三个月里她给儿子讲各种各样诚实守信的美德故事,等待着儿子良心深处萌发出对自己行为的羞愧感。从那以后,列宁的妈妈明显地感…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立场。坚持世界物质统一论,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这就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举足轻重。尤其是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提出,更是事关唯物论的存亡。笔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积累,在此重点阐述了恩格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贡献及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