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5 毫秒
1.
《项链》是法国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的代表作。作品讲述了女主人翁玛蒂尔德为了一串假项链而付出了十年的心血和艰辛的故事。长期以来,读者及评论者大多关注了主人翁命运中悲剧性的一面,而笔者认为,玛蒂尔德不仅是一个悲剧人物,这一形象同样蕴涵着丰富的喜剧色彩,因此,玛蒂尔德的命运应是悲喜交织。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文学的艺术形象多是扁平性格的,而且过分夸张,在《水浒传》中,潘金莲的符号就是淫妇,而站在社会的历史的角度来看,潘金莲其实是一个悲剧的角色,那么,潘金莲的悲剧命运是怎样一步步形成的,造成她命运悲剧的原因是什么。从容姿美好,出身低贱;反抗大户,被嫁武大;钟情武松,无情被拒;偶遇西门庆,终成悲剧四个方面论述了潘金莲悲剧命运的一步步生成;从内因:反抗的性格和外因:封建制度社会文化的压迫两个方面分析了潘金莲悲剧命运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是彻头彻尾的悲剧,书中每个人物都具有悲剧性,既有家庭、社会、礼教造成的社会悲剧,也有人物性格造成的性格悲剧,还有人始终不能摆脱的命运悲剧,更有人性的缺陷、弱点造成的人性悲剧,而贾瑞就是社会悲剧、性格悲剧、命运悲剧以及人性悲剧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4.
《德伯家的苔丝》是19世纪末英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这部小说确立了他19世纪末英国最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的地位。作品塑造了一个纯洁善良,真诚勤劳的少女最终被其难以摆脱的人性弱点,无法选择的命运,资产阶级腐朽的伦理道德逼迫到走投无路,沦为杀人犯的悲剧女主人公形象。那么,苔丝的悲剧是性格悲剧?是命运悲剧?还是社会悲剧?  相似文献   

5.
古希腊著名戏剧家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被看作是"命运悲剧"的代表之作,堪称为一部完美的悲剧。本文通过对这部悲剧中以人与命运抗争为主题的分析,试图解读古希腊悲剧中对人和命运的描写的积极意义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茶花女》中玛格丽特的悲剧命运反映了男权文化背景下女性的生存悲剧,玛格丽特并不是特殊的,和大多数妇女一样并没有使自己的命运得到救赎。本文主要以《茶花女》为例,阐述了男权文化背景下女性的生存悲剧,希望可以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窦娥冤>通过人物形象窦娥的悲惨遭遇,展现了男权社会中女性的悲剧命运.围绕窦娥思想根源、行为表现和社会反响三方面进行论述,认为在封建礼教控制下的男权社会,女性只是社会的附属品,这是她们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本文立足于作品从三个方面论述哈代小说中存在的悲剧意识:即社会悲剧、命运悲剧和生命悲剧;然后从作家入手对其悲剧意识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中外文学史上,苔丝和尤三姐是两个非常鲜活的女性形象,她们的结局都很悲惨,家庭环境,男权社会以及她们自身的性格特征都是造成她们悲剧命运的主要因素。然而,造成她们两人悲剧的成因和她们个人对待悲剧的态度是迥然不同的。从这点出发,对苔丝与尤三姐的悲剧命运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0.
沈从文所表现的是一个原始氏族遗风与封建宗法关系并存的湘西社会,是一个古老传统正在急剧损失、崩溃的湘西社会。面对生命的美丽与哀愁,沈从文在理想和现实的双重世界中徘徊。因此他的作品里洋溢着人性美的光环,而在面对中国的社会现实时,又表现出对边城人民历史命运悲剧的沉重叹息,为他们置身悲剧命运中却不知悲剧为何物的麻木灵魂感到心痛。  相似文献   

11.
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的长篇小说《爱的饥渴》讲述了一个女人和三名男子之间的婚爱故事。主人公悦子的一生是不断寻爱又不断遭遇失败的历程。长期的压抑终于导致了最后的爆发,她残忍地杀死了自己的意中人以求解脱,结果却是堕入更深的痛苦和虚无。造成这种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性爱中无法体验真实的自我是浅层根源;文化冲突造成的身份危机和内心痛苦是深层根源;人对生存意义的追问及结果的不可得导致的虚无感是最终根源。所以说《爱的饥渴》的悲剧是人性自身的悲剧。  相似文献   

12.
张爱玲的小说以其丰富的月亮意象而著称,这与她的女性意识有关,张爱玲认为,只有回归女性本质的女人才是真正的女人,才是具有神性的女人,女人的悲剧就在于她身上神性的缺失,而这种缺失则是她们生活于男权统治下的境遇造成的,也正是这种对女人生存处境的悲剧感形成了张爱玲小说苍凉的底色.月亮意象是她女性意识的体现与象征,是她对女人理想的审美的生存境界的追求.  相似文献   

13.
《儒林外史》中的王太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泼妇形象,吴敬梓一方面刻画了她的“泼”相,另一方面也描写了她的不幸,她用撒泼向社会、向礼俗挑战,无奈封建的男权社会最终注定了她的悲剧人生。作者通过这一人物的塑造,对封建礼俗社会进行了辛辣讽刺,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自己进步的妇女观。  相似文献   

14.
张爱玲小说以浓烈的悲剧意识为最大特点,她善于在悲凉的叙述中揭示人性的自私、虚伪、扭曲和变态。在平静的叙述中,她深长的叹息里透露出的是对匍匐在男权文化阴影下的传统女性的深切忧患。在缠绕不去的凄凉氛围中,塑造了男权社会中一个焦虑压抑的女性群体与一个病态的男性群体。  相似文献   

15.
老舍先生的短篇小说《月牙儿》描写的是月容母女两人被生活所迫沦落为娼的悲剧故事。全篇布局精巧,以景传情,语言朴素清新。小说以其深刻的社会意义达到了作者悲剧创作的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16.
美籍华裔作家於梨华,人称“留学生文学的鼻祖”、“无根一代的代言人”。其实上述说法.既不足以概括其创作全貌,又无法解释深层创作动机。“家族婚恋”题材的小说发展方向有二:一是越写越“窄”的“人性小说”;一个是越写越“宽”的“时代小说”。於氏则二者兼而有之,找到了个人感受与时代风尚的最佳结合点,以“家族史”的形式反映几代海外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17.
简·奥斯汀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重要的女性作家,她一生前后写出了六部作品,表现出她对女性认识的变化轨迹。对简·奥斯汀六部作品中的女性意识进行纵向关注,可以清楚看见简·奥斯汀在创作前后期对女性群体的认识的变化,简·奥斯汀将自己这种思考诉诸于笔端,在肯定女性群体、关注女性个人价值、争取女性权力方面进行了探索并且取得了成就。  相似文献   

18.
莫里森是非裔美国小说家,她的历史意识非常强烈,对美国社会对黑人历史的抑制和忽视十分关注。《宠儿》是她的代表作品,通过对美国内战前玛格丽特·加纳的真实故事进行挪用,讲述了一个被自己亲身母亲杀死的黑人女孩复活后复仇的故事,深刻地批判和反思了美国的奴隶制,对人的良知进行拷问,使生者真正地见证苦难、直面苦难。通过运用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对这部作品的悲剧情节、悲剧冲突和悲剧效果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9.
美国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的《欲望号街车》是一部伟大的精神悲剧。剧中女主人公布兰琪的悲剧结局给观众和评论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带来了诸多关于其疯癫根源的疑问和不解。关于她的悲剧命运,评论界观点不一。本文从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理论入手,分析布兰琪悲剧命运的深层原因,从而得出结论:正是布兰琪本我和超我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最终导致了她的悲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