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脚斗士运动由一个民间普通的游戏发展成为现代体育运动项目,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通过研究发现:脚斗士的传承空间、运动形式以及功能价值等方面发生了现代性转变,路径选择呈现多元化发展轨迹.其成功的经验有:脚斗士项目主体符合了现代体育运动的要求;项目的研发团队是该运动发展立足的基础;政府职能部门的支持是该项目发展初期的最大保障;宣传与推广是该项目发展成功的重要环节;坚定打造品牌,实施了"走出去"文化战略;知识产权的保护解决了该项目发展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2.
利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紫云县5所中学体育课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学校体育设施和器材较少,体育课的教学内容较单一,学生对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不够.紫云县民族传统项目“脚斗士”在当地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对场地设施、器材等的要求不高.将脚斗士引入体育课的可行性,从学生的兴趣、教师的态度两方面进行分析,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体育教学与民族项目有机结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脚斗士运动被誉为最有希望进入奥运会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在较短时期内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是我国拥有第一个自主知识产权的运动项目,其发展轨迹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复兴具有何种范式价值,值得深入探析.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脚斗士运动的文化属性及范式价值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脚斗士运动同时具有休闲文化、竞技文化、传统文化、流行文化、草根文化和精英文化的文化属性;认为文化发展的多元化、竞技文化的自身特征,以及传媒业的发展是脚斗士运动得以广泛传播的文化学根源;脚斗士运动具有促进体育文化消费和产业化发展、促进青少年生命价值观表意性符号的形成、促进社会教化功能的文化功能;脚斗士运动在商业化运营模式、运动规则的制定、软硬件设施及相关人员的培训、运动项目的选择和宣传推广等方面均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着较强的范式价值.  相似文献   

4.
“脚斗士”运动安全性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增强"脚斗士"运动的安全性、了解运动员所需的身体机能状态及可能带来的身体伤害和运动损伤发生的隐患,对福建省邵武市4所中学经过1~6个月训练的"脚斗士"运动员49人进行问卷调查、身体机能测试,并对教练员进行访谈,以便"脚斗士"这一新兴体育运动能够顺利地开展起来。结果显示:"脚斗士"运动是较安全的运动形式,一般以轻度损伤(皮肤擦伤、撞击伤)较为多见,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可以明显降低损伤的发生率;属于次大强度运动,对于没有心血管疾病及其他内脏疾病的青少年来说属于安全的运动强度范围。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了解脚斗士运动在福州高校校园中推广的现状以及学生对脚斗士运动的接受情况;通过需求分析验证脚斗士在校园中深入推广的可行性;并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议,使脚斗士运动能在校园乃至社会更好地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6.
“轻体育”是适应时代发展而产生的一种较为适合大众健身的新型体育运动形式。本文从“轻体育”的概念出发,分析了其特点,并且结合大众体育的发展阐述了其未来发展趋势即存在形态多元化,运动项目国际化,运动负荷人性化,运动过程文明化。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有关"脚斗士"运动的文献资料整理研究发现:脚斗士运动是中国古代起源较早、流传较广的一种徒手对抗性"体育项目",从产生伊始经历了"自由发展期"和"规范发展期",逐步形成具有普及性、安全性、对抗性、健身性、娱乐性、传统性、现代性和产权保护性等多种特征和发展中的比较优势。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体育,打造国际品牌赛事,今后脚斗士运动应树立以学校为重点,加快推广普及;以竞赛为杠杆,努力提高竞技水平;以社会力量为依托,积极开拓国内市场;以国际化为目标,广泛开展国际交流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8.
脚斗士运动对青少年平衡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获得国家优秀脚斗士运动员平衡能力正常参考值及了解脚斗士运动对青少年平衡能力的影响。采用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研究所生产的平衡测力台对脚斗士运动员和同年龄段正常青少年平衡能力定量测评,结合脚斗士运动特点分双脚静态、单脚蹲起、外力干扰和单脚跳跃四种姿势进行测试。脚斗士运动能明显提高人体的静态平衡能力;其中动态平衡能力的提高较为缓慢,并体现出各种参数变化的不同步性。  相似文献   

9.
“抱石头”是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的主要项目,在西藏各地广泛开展。文章运用田野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分析了“抱石头”项目的活动方式、文化价值及其现状等,提出了“抱石头”项目发展的建议和意见,并为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代以降,国门洞开,文化交流日渐凸显,教育方面的交流显得尤为重要.史料记载,清末时期日本“体操”教学不胫而走传入中国,进而加强了中日教育制度、内容、管理等方面的交流.研究发现日本“体操”教学的目标是锻炼身体、磨练意志,以强身健体为基本内涵,其中涉及了到日本“体操”教学的宗旨、动作教学、教师素养、教学方式等,以此为借鉴,萃取其中精华为当今我国青少年体育运动动作发展与优化提供有益启示,重新考量学校体育的教学与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