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F+VP"式疑问句是现代汉语方言中的一种比较特殊的句式。其源头主要有二:一是上古时期所存在的三种表疑问的问句形式①VPneg②VP+Prt…③VPnegVP,至中古时期,呈现出句式A4:F+VPneg+(Prt);二是上古时期另一个主要表示反诘而非表示询问的句式F+VP+(prt),这类问句成为现代汉语方言"F+VP"疑问句式的另一源头。  相似文献   

2.
高陵方言的是非问句与普通话不同。高陵方言中没有“吗”字是非问句,根据所表达语义内容的不同,可以使用疑问语调来表达,也可以使用含有“得”或“得是”的问句形式来表达,但比较常用的是含有“得”和“得是”形式的是非问句。特殊形式是非问句包括简略是非问句和是非问句形式的反问句。  相似文献   

3.
问句研究中,多将"X+不"句式看作"X+不+X"的省略,作为反复问句来处理,但有些问句无论从形式还是功能看,均不在此列。从实例出发,把"X+不"句式单独出来,进行分类说明。从形式上看,"X+不"与"X+不+X"不同,从功能上看,二者也不完全等同;"X"的复杂使"X+不"也变得复杂。另外,"不"的功能在"X+不"中也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4.
枞阳话中有两类特殊的"得"字结构——"得得/不VP"和"不得VP"。"得得/不VP"表达的是客观环境上的许可,"不得VP"表示主观猜测,二者共存于枞阳话中但其历史来源不同,"得不+VP"在枞阳话中的出现也使它"瓜分"了"不得+VP"的一些用法。二者都表现出了肯定否定形式的不对称,"不得VP"只有否定形式没有肯定形式,而"得得/不VP"表现出的是使用频率的差异,这种不对称除了有历时的动因也与"得"语义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X不X"正反问构式不是世界语言普遍使用的疑问结构类型,只有汉语及受汉语影响的部分亲邻语言才有,"X不X"正反问构式是一种源自汉语的独特句法结构。通过少数民族语言的跨语言比较,探询汉语"X不X"正反问句与周边语言接触的轨迹、影响,揭示汉语"X不X"正反问句的类型学特征。汉语"X不X"正反问构式在世界语言疑问句的大框架中应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语法学界对疑问句的认识深化了一步,不再把这类句子只笼统地称作“疑问句”,而是作了进一步的细分,分为“特指问”、“是非问’、“选择问”、“正反问”(《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称为“反复问”)四种。这是一大进步,因为这样细分有利于更好地揭示每一种疑问句的表意特点和使用特点。在这四种疑问句中,最有特色的是“正反问句”。它变化灵活,有丰富的表达形式,很值得研究,对“正反问句”如何进行结构分析,也值得研究和重视。本文就正反问句的特点、变化情况和结构分析等谈点初浅看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威海方言",即指威海市政府所在地环翠区的方言为研究对象,文登、乳山、荣成三个县级市的方言不包括在内。本文研究的威海方言属于山东东区东莱片。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威海方言双字调中的"去声+上声"的连读变调情况。通过实验语音学的手段收集数据信息,与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并探究不同年龄对于"去声+上声"发音的影响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8.
高陵方言是北方官话中原方言关中片的一个地点方言,特指问句是指说话人用疑问代词提出疑问点,要求对方针对疑问点做出回答的问句。比较普通话,高陵方言的特指问句表现得更为多样。在高陵方言中,一般多用疑问代词提出疑问点,用来询问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状况等;疑问代词主要有“谁、咋向、阿搭、多、阿、啥、咋、几”。有时也用含有“哩”的问句进行特指询问;有时用含有“啥”的问句表示肯定的意思。  相似文献   

9.
云南方言隶属于北方话,保山方言是云南方言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拟以保山方言中的量词为基础,对其特殊用法、特殊量词及感情色彩进行剖析,并与普通话中其感情色彩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欧美学生习得"VP+起来"的情况进行定量研究。考察的范围是"起来"的趋向义、结果义和时体义。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欧美学生来说,"VP+起来"确实有难度,很多学生到了高级阶段,仍然会出现很多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这一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1.
汉语、英语分属不同语系,但疑问句的表达在两种语言中存在诸多异同点。本文分别梳理了汉语、英语疑问句现有的划分标准及分类,并遵循从语义到形式的研究原则,即在相同语义下对疑问表达形式进行考察,对汉英疑问句进行对比分类。首先按疑问程度的高低把疑问句分为三类,其次每一类问句根据功能的不同再分为特指问句、是非问句和选择问句等。本文旨在为汉英对照语言中疑问句的对比提供分类依据。  相似文献   

12.
"哦"是开远方言中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语气助词。根据意义、功能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哦1"和"哦2"。与"哦1"不同的是,"哦2"不能充当疑问语气词,不能出现在是非问问句的末尾;"哦2"的语气较为沉重、严肃,而"哦1"的语气较为轻快、活泼,多出现在带有积极意义的句子末尾。"哦1"和"哦2"在语用意义方面也存在着不同之处:"哦1"可以暗示出说话者的主观否定,可以强调已经产生了的消极结果,还可以暗示与先前预测、判断有所不同的事实、情况;"哦2"出现在句末时可以暗示出某事件、情况比原先的预想更好或与原先的预想不同,可以使带有疑问词或疑问格式的问句成为祈使句,还可以暗示说话者对他人的委婉提醒或建议。"哦1"与"哦2"在使用中往往会改变句子的表层意义,产生用此言表彼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临沧方言是现代汉语北方方言西南官话区云南次方言的一个分支。临沧方言与普通话在词汇系统上既有内在的广泛联系,又在某些方面有着较为显著的差别。对临沧方言的词汇系统进行系统、深入研究,不仅有利于拓展汉语方言大家族的研究领域,而且对于分析临沧方言成因,探索临沧方言规律以及促进该地区的普通话教学与测试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河口瑶族自治县是云南省与越南毗邻的一个边境县,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县境内除聚居着瑶、壮、彝、苗等民族外,县城及其附近还居住着相当数量的汉族。这部分汉族大多是清末民初为兴建河口镇新区及修筑滇越铁路而由两广招募来的工人和随之而来时商人的后裔,祖籍多属广西钦州、百色,部分为广东的佛山、番禺。这些来自粤语地区的汉民居住较为集中,粤语世代相传,与当地通行的云南方言并行不悖,遂使河口县城成为云南方言中并行两种方言的特殊方言点。按当地称呼,粤语称为“河口广话”,云南方言称为“河口云南话”。两种方言长期以来相互渗透、杂糅,形成各自独具一格的语音特点。本文试就河口广话和河口云南话分别作一些介绍。  相似文献   

15.
把词缀附加在词根上构成新词是现代汉语共同语和方言共有的一种构词方式。泸州方言名词的后缀(suffix)十分丰富,《泸州市志》在第六章方言第二节词法"方言名词后缀"部分记述了部分泸州方言名词后缀。本文在此基础上对在形式和意义两方面与普通话不同或不完全相同的泸州方言名词后缀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新平方言志     
这是张茀和张世进同志共同编写的一本云南方言研究专著.张茀同志是我校中文系讲师.长期以来,他除了担负着繁重的教学工作之外,还一直致力于云南语言的调查研究.近年来,发表了许多有创见的论文.在云南方言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创造性的成果.方言是语言的分支,语言的地方变体;它反映着语言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历史道路,反映着民族语言的历史形成的过程.调查研究方  相似文献   

17.
"咸安普通话"是咸安人所说的一种不太标准的普通话,是咸安人学习普通话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介于咸安方言与标准普通话之间的过渡语。本文以《"咸安普通话"的声母语音偏误及咸安人学习普通话声母的重点与难点》(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和《"咸安普通话"声母语音偏误成因分析研究》(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为基础,以咸安普通话声母偏误为研究对象,探讨针对咸安人学习普通话的教学策略,从而更好地帮助咸安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  相似文献   

18.
编者的话     
《玉溪师专学报》自创刊以来,得到了省内外、校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和学术团体的支持,编辑部衷心向大家致谢.为配合并促进对云南方言的研究,本刊自本期起连载吴积才教授的《云南方音概述》,并将比较集中地发表有关云南方言研究的文章,尤其欢迎关于云南方言小区分划问题的论文,以促进这一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四、云南方言的韵母系统(一)各县方言韵母的一致性云南各县方言韵母和普通话相比较固然有许多地方不同,各县方言间也有差异,但同属北方方言,从总体上看,它们的一致性还是十分显著的.(1)云南各县方言的韵母分类,跟普通话一样,分为单元音韵母,元音尾韵母和鼻音尾韵母.(云南方言多半为鼻化元音韵母).所包含的各类韵也大体和普通话相当.有一部分字的归并不同,但所占比重不大.下面用四个县的韵母与普通话韵母比较,就可以看出它们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0.
《四库提要》称兰茂《韵略易通》"尽变古法以就方音。"经考证,《韵略易通》收录的部分古语词在现代汉语中或已不再使用,或仍在使用,但意义已完全不同或部分不同,而在云南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仍频繁使用,其方言体现为既充分保留古语词特点、又存在较为明显的词义扩大的演变特点。这部分词汇的保存与研究,既揭示汉语发展规律,也较好地展示了早期云南方言的历史真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