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李煜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使得李煜的词达到了一种深深的层次,情感思想的矛盾使他的作品体现出"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语言张力,前期作品体现为"意蕴冲突",中期作品体现为"情感冲突",后期作品体现为"象外之象"、"味外之旨"。  相似文献   

2.
苏轼以自己的创作经验为基点,以历史的经验为参照,更以其作为诗歌创作天才所独具之感悟和描述能力,对诗歌创作中的一系列重要理论问题作了探究,形成了自己的诗学思想体系,从而充实、发展了传统诗歌理论。关于诗之本质,苏轼认为诗是诗人主体在感物的基础上内在精神境界的自由呈现;关于诗的价值功能,苏轼提出了"诗须要有为而作"的命题;苏轼接受皎然、司空图等人的"象外"说、"味外"说,进一步发挥了司空图的"美在咸酸之外"的诗美观;苏轼吸收借鉴道家的"虚静"说和释家的"空"、"静"观,对创作过程中主体"空静"、"物化"、"神授"、"兴会"等一系列心理过程做出了揭示,形成了具有一定系统的艺术直觉理论。  相似文献   

3.
唐末著名文论家司空图继承了先秦以来的理论研究成果,总结了唐代,特别是王、韦、柳诗歌创作的经验,对诗歌的"味"作了更深入的探索,并提出了以"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为核心的"韵味说"理论,其影响深远。文章就从"韵味说"的意蕴内涵、"韵味说"的具体要求、"韵味说"的评析三个方面加以阐释和说明。  相似文献   

4.
把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重视“味”的特点,运用到诗歌的欣赏中来,形成中国古代独特的以“味外之旨”论诗的鉴赏理论。司空图的“韵味说”,集中地体现了中国传统诗歌欣赏的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5.
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外人”一语三度出现,其中“男女衣著,悉如外人”之“外人”当是“外国人”或“方外人”的略称,然而长期以来被误读为“桃花源外面的人”。误读可归纳为四种情况:一、只是单纯误读“男女衣著,悉如外人”之“外人”一语;二、对“外人”的误读造成《桃花源记》与《桃花源诗》的解读矛盾;三、对“外人”的误读使论文本身出现逻辑混乱;四、以对“外人”的误读为主要依据,构建“纪实说”或“虚构说”。《桃花源记》确实有纪实因素,也不排除有虚构痕迹,但是二者皆不应建立在对“外人”一语误读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6.
在苏轼诗的各种当代选注本中,陈迩冬先生选注的《苏轼诗选》,是出版较早、质量较高、影响较大的一种,但其中也有一些误读。对其加以辨正,有助于学人。  相似文献   

7.
新儒学未能充分地认识到"内圣"与"外王"在古代与现代呈现不同的结构形式,以致于未能看清这一结构由古代向现代转化的关键所在.在当代市场经济社会中,"内圣"与"外王"的通透之处在社会的第三域,即公共领域.在我国,只有加强公共领域的建构,才能使得"内圣"与"外王"的关系发生结构性的改变,使得二者形成相互通透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苏轼和程颐都是北宋易学的著名代表人物.比较二人易学动静观,显示出理学和庄玄之学这两种解《周易》思路的差异.关于宇宙化生,程颐、苏轼皆承认阴阳之"动"生出万物,而程颐从宇宙运动中抽绎出"理"作为最高法则,苏轼则归之于造化无心.落实于性情论,两人皆突出"静"的高明之境,然而程颐的心之安静是以长时涵养的道德自律为前提,而苏轼的"静"缘于应物无心、淡然自若的处世情态.体现在符号化的表征--卦爻上,程颐的动、静合"理"体现于爻位的嘉善,苏轼的动、静自然则体现于卦爻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9.
在"南迁二友"中,苏轼从柳宗元处体验到了生活的悲剧性,在陶渊明处则得到了超越这种悲剧的方法。陶渊明对于贬谪中的诗人,成为一种必不可少并且无法替代的精神食粮。他积极的追随陶渊明,学习他的诗歌技巧,甚至遍和陶渊明的所有作品。苏轼之学陶和陶首先是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之变化,二是上述变化引起的对其艺术风格的欣赏之转化。苏轼对于陶渊明诗歌的学习,归根到底是在表示一种对陶渊明精神自由真淳一面的推崇,一种美学风格和人生境界的向往,这是苏轼和陶诗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10.
苏轼有着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人们或言其幸,或言其不幸。就其生活的宋世而言,苏轼可谓躬逢其盛:他不仅是"科举社会"的成功者,而且是求仁得仁的党锢清流。苏轼的不幸,只不过是贬谪文化背景下士大夫遭际的一个样本:士大夫之被贬谪,不是自苏轼始,也不是至苏轼终;就士大夫受处罚的程度而言,苏轼既非空前,更非绝后。论及苏轼遭际,必须将其置于具体语境下,方能真切著明。立足于政治文化视野,进行"长时段"地考察,苏轼是幸运的。至于其跌落谷底的人生磨难,只不过是贬谪文化背景下士大夫遭际的常态而已,不宜诉诸道德主义情绪将其放大。  相似文献   

11.
1 地理教学中融入一点生活味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到"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的确如此,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是研究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和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学科本身就要求在地理教学中充满生活味.  相似文献   

12.
"乌台诗案"对苏轼的影响是极为巨大而深远的,它使苏轼的人生轨迹发生了转折,使苏轼的创作风格产生了流变,也使苏轼的宗教情怀由儒道取向佛道。  相似文献   

13.
刘景惠先生《错解一字,误读全篇——再析王维诗<使至塞上>一文,对王维《使至塞上》进行了个人的解读,体现了一定新见,但是却存在误认为王维出使扑空任务没有完成、误解标题之"塞上"为"居延"、弄错王维出使的目的地以及误解诗中一些重要词句等纰缪,而这些纰缪的根源在于误解了"塞上"一词。  相似文献   

14.
刘萌 《职大学报》2001,(1):23-27
本文评论当代"女性散文",认为斯好的散文以一种理性的精神思考来表现现代意义上的人的存在意识,揭示对人生和命运的观照,描画思索者心灵走向成熟的轨迹;在表现手法上,她的象征和变形极具"现代派"的风格.叶梦的散文具有超出"传统女性观念"的独特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是"先锋"意识的代表作;在写法上,她将诗的技巧引入散文,侧重于意象的描绘和隐喻义的表露. 唐敏的散文基本取材于自然之美、日常之味和少年之趣,充满女性的灵敏锐利及个人化、情感化的特点,是典型的"女孩子"文学;在写法上,她文字轻灵、鲜活而富有禅意,表现出强烈的层次感和画面感.  相似文献   

15.
张平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26(2):158-158,164
奥斯汀和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阐述人们如何运用语言表达言外之力,从而在表述的同时达成目的。"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的演讲技巧,已日益流行为学者们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旨于从词汇,句法和修辞的角度,分析2008年"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参赛者怎样劝说以实现语用学的言外之力,并达成他们的演讲目的。  相似文献   

16.
<老子>一书文约意丰,晦涩难解.从道之有无与器之有无两个层面对老子"有无相生"的现念作出分析.指出应该从时间与空间、道与器的双重角度来理解老子这一思想,或许可以更切近老子玄奥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对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国际传播体系进行了探讨."一带一路"的国家发展倡议,为民族传统体育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认为在民族传统体育"一带一路"国际传播的过程中应该树立服务于"一带一路"的国家发展战略思路、服务于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本国策,致力于提升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国际影响力和国际传播力的战略定位.民族传统体育的国际传播要紧抓"一带一路"国家资源做到"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内容"丰富化,"传播渠道"现代化,"传播对象"广泛化.并提出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国家传播的基本路径:首先,要尊重丝路国家文化"实然"存在,这是国际传播的逻辑起点;第二,要确立文化自觉,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整合;第三,要构建多元传统体育文化交流平台,消减文化误读;第四,要融合体育旅游发展,促进协同传播.  相似文献   

18.
蔡凌 《江汉学术》2011,(2):61-64
用典是中国古典诗词一个重要的特点,诗词中频繁用典素有掉袋书之称,在宋词中用典,往往成为作家才学的展示手段,典故使词在内涵上增添了许多文赋的色彩.它成为苏轼"以文为词"的突出表现--苏轼词中典故对于以文为词具有深刻的文体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词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表现着人们的各种情感,词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也在发展过程中发生着变化,到了苏轼,他用词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士大夫化"的抒情主人公,他忧国爱民,"深有抱负",他热爱生活,感情丰富,他饱经忧患,覃思深虑.  相似文献   

20.
面对全球性的现代化大潮,牟宗三致力于为儒学"开出"以科学和民主为主要内容的"新外王".他认为,就特征来讲,西方哲学是"理性的架构表现",而中国哲学是"理性的运用表现".为了实现现代化,必须在形上层面由"理性的运用表现"通过"曲通""转出""理性的架构表现",而此"曲通"即是"良知的自我坎陷".进而,为了在现实层面促进科学与民主,牟宗三提出了"三统并建说",主张通过"肯定""道统"以稳住儒学之传统慧命,"开出""学统"以建立科学知识,"继续""政统"以确立民主政治.在这"三统"当中,面对现时代之需要应以"学统"和"政统"为主,但"学统"和"政统"的根本还在于"道统"之"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