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汉代天水郡是一郡三种建置并存,即管理普通民众的县、管理归降民族的属国和管理聚居民族的道。属国和道不同于郡县制,其民众“因其故俗”,享有一定的自治权,这种民族管理建置适应了汉代天水郡多民族聚居、民族成份复杂的形势,体现了汉代民族政策的包容性和灵活性,有利于当地民族融合的发展和边郡的稳定。东汉时天水属国停设,在此地恢复了县的建置,道的数目也大为减少,这说明了东汉中央集权制的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2.
汉代的里     
里本源于上古时期有田有居的小聚落,后来随着春秋战国时列国致力于整顿行政区域,提高战备能力,分散的邑居日趋集中,里遂逐渐成为城郭都市中民众的基本居住单位。秦汉在全国推行以郡县制为中心的“大一统”后,里的基层政权色彩越来越浓,里正、父老等于其中训教百姓、组织生产、征派徭役、维护治安,使里在整个国家行政系统的链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地方文献的产生和发展与地域文化的发展关系密切.将保山地方文献的产生发展融入到保山的历史文化变迁中加以考察,探讨了保山地域文化变迁影响下的保山地方文献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4.
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环境和“天下一家”语境下,四裔归属意识的不断增强,是秦汉时期的“中国”认同获得空前发展的根本机制。郡县制管理体制机制下东西南北各地、各族居民先后被“编户化”而统称为“秦人”和“汉人”,意味着在秦汉王朝疆域版图之内各族居民在共同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下,相互认同而实现的空前民族统一,体现出当时东西南北各族对以秦汉王朝为代表的“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维度下的全方位认同。这是中国古代国家形态、民族内涵及其关系格局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转机,这种直接以统一帝国疆域划定的规模空前的统一民族共同体的出现,对于后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具有重要的奠基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酒店文化认同的研究和探索是有一定理论和现实意义的.研究发现,酒店文化认同产生的原因有两个方面:理论方面,酒店文化认同的产生是认同理论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实践方面,酒店业的激烈竞争促进了酒店文化认同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东莞职业俱乐部的建设和城市发展的实证分析,发现职业俱乐部作为一种经济实体,其往往对城市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若前者整体发展较好,则会对后者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社会演化的角度,将游戏分成了萌芽产生期、发展期、繁盛期及再发展期四个时期,具体论述了每个时期游戏的发展,从而阐述了游戏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的发展促进了游戏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历时的角度考察了汉语个体量词产生、发展和成熟时期的情况,和汉语个体量词产生的动因.认为汉语个体量词的产生是汉语范畴化和汉语类型特点制约的结果,同时反映了汉民族的认知视点.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我国古代体育文化的产生,并将其与欧洲古希腊时期及欧洲中世纪的体育发展作一个横向比较,阐述了两者产生、发展及衰落的历史根源与当时的社会背景.通过比较发现,两者在产生源头及内容功能上存在很多的相似点,而导致两者衰落的原因均与其社会主流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柔道现在已经成为现代奥运会比赛项目,这是日本人民对世界体育的贡献.日本的柔道是从柔术发展过来的.在柔术的产生、发展过程中,陈元赟把中国的少林拳法等武艺同日本原有的"拳法"相结合,带徒传技,丰富了日本柔道的内容.陈元赟在日本流寓期间的功德行止对日本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考察从柔术到柔道的发展过程,可以充分证明柔道受到了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隋唐时期,今甘肃天水市被称为秦州,其治城是陇右东南部地区的经济、政治、交通、文化中心。隋唐300多年历史中,在秦州先后建置有秦州总管府、秦州都督府、秦成两州经略使司、天雄军节度使司等地方高级管理机构。秦州因其所处的重要地位,成为隋唐中央政府经略陇右东南部地区的桥头堡,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2.
伍长、什长源于春秋时期军事制度的变革,步兵在西周以前尚不是主力兵种,春秋时期步兵发展为独立兵种。伍长和什长最早见于战国文献,战国的基层社会实行兵农合一制,伍长、什长兼有军事和民政职能。战国后期,多数诸侯国基层的里中普遍设置伍长、什长。秦统一六国后,将其基层体制推行于全国。秦汉时期里中的伍长和什长是低级里吏,承担着大量行政事务,其行政行为构成地方行政制度重要内容。秦国的伍老是高级里吏,不是指伍长。  相似文献   

13.
清末民初,女性的身体被一场关乎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机抬进了历史的前台。以国族利益为名,对“女子”的身体进行了改造,以致近代女子体育教育的勃兴。通过选取这个独具身体社会学意涵的历史切片,对女性通过接受体育教育、自觉萌发身体意识,以及国家通过建立对新的身体规训制度重塑“新女性”的转折期进行纵深考量。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得到以下结论:教会女子学校和国人自办学校是女子体育发生、发展的两个主要阵地,国家通过制度设计、教科书编撰和师资培养予以制度保障。大多数女子们的身体由身困家中到身为国有、身为国用,渐入身心分离之境地。  相似文献   

14.
对抗日战争期间苏联对华政策的评析 ,应以 194 0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 194 0年以前 ,苏联对华政策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 ;194 0年以后 ,苏联对华政策的实质就是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 ,应予否定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的师德师风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争论,也关乎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根据自身多年教育教学工作的经历与体会,从透视师德师风内涵的角度,对当前师德师风建设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免官是北魏官吏处罚制度的重要形式之一。处罚对象广泛、处罚原因和处罚形式多样、处罚制度较为完善是北魏免官制度的特点。在强化君权、整饬吏治方面,北魏免官制度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证明:国际上每次重大的经济危机都是产业重组、结构调整、经济转型的机遇。经济结构调整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更是贯穿经济发展全过程的基本主线。在国内经济国际化和国际经济国内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经济后危机时代和“十二五”时期,中国应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经济结构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鉴于此,文章从消费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结构调整、外贸出口结构调整四个方面对中国经济结构转型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1927-1949年) 的中学学校体育制度是在借鉴国外先进学校体育制度的基础上,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从而建立自己的学校体育制度.国民党政府在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指导下,在继承1922年新学制优点的基础上,通过教育立法,制定了一整套的学校体育管理制度,从学校体育主管部门的相关法规、各种学校体育实施方案及课程纲要以及形式多样的学校体育实践活动等方面形成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可以说这一时期的学校体育制度实现了以模仿外国模式为主到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方向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有一定中国特点的近代化中学学校体育制度得以确立.  相似文献   

19.
战国时期忧患意识的范围呈扩大化趋势,由早期关注自然而转向关注社会现实,注入了更多的社会因素,它有着忧患主体的多层次性。这一时期,“士”群体的忧患意识颇为活跃,忧患内容丰富多彩,它注重忧患意识发展的继承性与连续性,以反映兼并战争与中央集权之现实为聚焦点,关注国运民生,有着很强的理论色彩。  相似文献   

20.
春秋早期,晋国惩于曲沃之乱而打击公族,结果导致了异姓卿族的崛起。春秋中后期,晋国的政权逐渐被异姓卿族把持,由此形成了典型的卿族政治。晋国的卿族政治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从赵盾专权到厉公被弑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晋国卿权根基尚未完全稳固,公室利用卿族打击强宗,卿族利用公室消灭对手,这是该阶段晋国政治斗争的特点。从悼公继位到晋定公十四年为第二阶段。这一时期,晋国政权尽入六卿之手,晋国形成了卿大夫执政制,六卿联合执政,并为最后的火并积蓄力量。晋定公十五年后为第三阶段。六卿正式展开兼并战争,范、中行、知氏先后被消灭,韩、赵、魏三家最终分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