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研究武术的本体,探究武术价值功能的演变历程和规律,总结武术发展存在问题与核心转向。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历史逻辑和哲学思辨角度论述武术本体走向与价值变迁。研究认为:武术本体是一个"技、艺、道"组成的整体,有独特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武术技击属性、军事属性出现了淡化的同时突出了体育属性和艺术属性,并向多元化方向继续发展;武术本体价值的迷失是造成武术发展的主要因素,需要从挖掘武术修身价值、适应社会大环境和回归文化之本等方面实现武术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结果将对进一步了解和推广武术有理论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以武术为媒介组成的群体在中国社会中普遍存在,并构成中华武术生存与发展的主要模式。运用文献资料法从文化社会学角度分析武术群体所体现的特征,并作出文化社会学诠释。研究认为我国武术群体的基本特征为小群体性、血族性与封闭性,并指出文化整合是武术群体构成的首要条件,武术群体的封闭是由于对群体文化的高度认同,而血族性是武术群体在时空中延续需求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美学角度借“线”来理解武术的文化内涵,解读武术的线性之美.认为,武术的线性表达并不仅仅是身体艺术表现的视觉美感,还是“武术精神”的表达与传承,蕴含着一定的文化内涵.武术的线性之美主要表现为含有技击意义的阴柔美和阳刚美、构成多样化套路风格的流动之美、表现武术文化张力的中和之美,以及体现“天人合一”人文内涵的意蕴之美.武术技术动作长短、节奏、方向的线性变化,不仅是武术在发展过程中技术动作的实践需要,也是当代武术向艺术武术不断发展的趋势表现.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武术文化与当代休闲生活的融合进行分析和研究。体育休闲娱乐活动是社会休闲生活的一种主要选择。武术既是具有体育属性的运动项目,又蕴含着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思想,是其他运动项目所没有的。武术文化的整体观、泛道德观及鲜明的娱乐性是与当代休闲生活的价值选择相符的;同时,武术社会生活休闲化也是它今后发展的一个主要领域。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电影、电视剧、舞台表演等艺术行业的迅猛发展显示出该领域的巨大市场潜力,使得更多从业者开始投身武术艺术作品的创作,并由此催生了对武术指导、编排及演艺人才的大量需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表演(武术)专业因应而生。以上海体育学院新成立的表演(武术)专业的专业建设探索为例,主要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比较分析等方法,对表演(武术)专业学科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尝试在解决思路上提出一些意见。研究认为:1)表演(武术)作为跨领域、跨方向的交叉学科专业,在新时代武术文化的发展与传播过程中将扮演重要角色,一方面,表演(武术)专业融合了武术与表演两个母学科建设体系与人才培养机制,使自己从宏观上结合了二者相互关联的现代化学科建设特点,从微观上可以培养出大批具有良好武术功底与表演能力的多方面复合人才;而另一方面,因为表演(武术)专业在能力体系上存在多方向性,建设过程中又存在背景交叉、内容交叉、学科交叉等现实问题,令其在设立至今的几年间尚未从学科层次上寻得本专业存在的学术本源。2)表演(武术)专业在新时代武术文化传播进程中所遇到的代表性问题是文化的传统发展模式与当代社会文化语境的脱节,提出表演(武术)专业未来学科建设应以“师资力量”为基础、“体系建设”为保障、“生源接收”为动力、“源于技术,融于艺术”的武术美探索为内涵的多层次学科建设模式,从而为未来表演(武术)专业学科建设、武术影像文化以及武术技艺的现代化传播与发展提供有效支持。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1991-2015年间中国的武术文化研究学术论文,提出了武术文化研究的8个主要方面,包括:武术文化研究的新视野、新方法、新背景,中国传统历史与武术文化研究,武术文化的地域、区域研究,武术传播研究,武术文化本体研究,武术教育研究,中外武术文化比较研究,武术发展研究等. 本研究旨在总结中国武术文化研究的方向,以建立中国武术学术共同体和形成中国特色的学术范式.  相似文献   

7.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党中央治疆方略为指引,从文化自信的角度出发,审视新疆武术文化缺乏文化自信的原因进行探究,研究认为文化差异与文化认同危机导致新疆武术文化缺乏文化共识,国民教育动力不足导致文化流失,传承缺失致使文化焦虑,新疆武术文化的发展应唤醒武术文化的“根”与“魂”,增强新疆武术文化凝聚力彰显文化自信,沿袭传承,加强保护,袭承明舍促使新疆武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强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论中华武术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文化一体化的趋势,是世界文化多样化的统一,是各种文化的相互认同、相互并存、相互借鉴和利用。中华武术国际化是世界文化多元一体化的需要。中华武术国际化是对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弘扬;竞技武术全球化是实现中国武术国际化的一种手段;要维系传统武术文化内核,又要超越传统武术文化;使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更适合中华武术国际化传播。  相似文献   

9.
高校对外武术教学文化传导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从高校对外武术教学的学情调查分析入手,就武术文化传导问题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对外武术教学有别于本国民族的武术教学,武术对于大部分外国留学生来说是一种不了解其文化的外来体育;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是大部分外国学生学习武术的主要动机和需求;但是,目前高校对外武术教学存在民族文化特色不突出,缺乏相应的对外武术双语教材、师资及必要的武术文化传导等问题.建议:将对外武术作为专门的领域进行研究,编写适合外国留学生使用的对外武术双语教材,培养武术国际型人才;高校对外武术教学应突出民族传统文化特色,采用双语教学形式,不但要教授武术方法,更要传导武术文化.  相似文献   

10.
从武术文化发展的角度论述了武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性,然后从文化的角度并结合国家软实力的发展背景研究了武术产业发展的方向,武术产业在竞赛、医疗保健养生、旅游结合娱乐表演等方面有很大的市场,且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下,武术产业的发展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地位的提高以及国家文化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摘要:以模因论和文化结构层次理论为依据,以中国传统武术中的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少林拳四大拳种的典型技术动作为主线,以少林、武当、峨眉三大武术流派的功法、套路、格斗形式为载体,以与武术“技术”特征和“攻防”特色相关联的文化因子为研究对象,采用文化组学量化与逻辑思辨相结合,田野调查与结构式访谈相结合,专家甄别与问卷调查相结合,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挖掘、提取、筛选、凝炼对中国传统武术理论体系形成、发展、演变以及不同拳种拳理、拳法、拳路、拳势(式)等形成起统摄作用的文化基因,建构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基因谱系理论模型。结果显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基因谱系结构模型由“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拳理基础”“技击思想”“德行思想”“审美情趣”六个维度所涉及的24个文化基因组成。六维度结构模型既能鲜明的体现出中国武术的文化特性,也可为解释中国武术的文化特色提供较为满意的答案。对认识武术文化基因,彰显武术文化特色,守护武术文化家园有重要借鉴意义。文章还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共同文化基因和特色文化基因、武术文化基因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2.
发挥传统武术的文化教育潜力,促进传统武术全面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术是中国历史上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德、智、美及促进个性发展与完善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潜力和优势,研究整理并合理发挥武术的文化教育功能是在当前培养青少年民族情感与精神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分析传统武术的文化教育潜力出发,论述了深入挖掘传统武术内涵的文化精华,利用其文化传播功能,发挥其真正的文化教育作用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摘要:武术“走出去”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实现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推动武术在克罗地亚的发展,对武术国际推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等方法对武术在克罗地亚的发展境况进行细致地剖析,找出发展中的不足,提出武术在克罗地亚发展的主要路径。得出结论:克罗地亚武术组织的建立亟待完善;武术习练人口中,中老年和儿童青少年居多,青年力量匮乏;散打项目潜力十足,传统武术处于探索期,竞技武术处于空白期。发展中的主要不足表现在武术管理机构发展的不健全,武术传播内容的不完善,武术人才的稀缺,武术物质资源的紧缺,武术传播方式单一和学校武术的缺失等方面。做好坚实的后方保障是克罗地亚武术发展的基础,完善武术传播内容是克罗地亚武术发展的重点,建立武术赛事体系是克罗地亚武术发展的内驱力,重视国际交流合作是克罗地亚武术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形象作为国家形象建设重要范畴的现实意义日渐凸现出来。努力塑造本国的传统文化形象,成为世界各国增强本国文化软实力的普遍选择。运用形象学、社会学、文化学等相关理论,对当代中国武术文化形象的时代特征进行研究,提出重构中国武术文化形象的理论命题。认为:“形象”问题是制约武术国内外发展的重要阻碍之一,其价值特性的弱化、教育意义的泛化、群体认知的固化以及社会功能的虚化使武术文化形象的当代重构具有时代必要性。要破解这一形象难题,其根本路径在于当代中国武术的发展能否重新拾回武术文化传承中弥散的“根脉情节”,能否重新强化武术文化传播中的“整体观念”,能否在社会武术文化认同中凸显出自身的“功能特性”,能否在未来的发展中规划出契合自身实际的“道路指向”。据此,提出重构当代中国武术文化形象的可行方法:将中国传统武术置于优先发展的位置;沿着地域武术框架大力拯救村落武术;注重武术文化整体输出化解分化弊端;引入多学科理论增强武术的整体内涵;深刻诠释武术的文化与健康两大功能;努力构建学校武术教育技道共进渠道;实现以他为主向以我为主的道路转变;将本土振兴提上武术发展的重要议程。  相似文献   

15.
竞技武术发展的代价理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发展的代价问题是竞技武术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竞技武术的发展代价是指人们为竞技武术的进步所做出的牺牲、付出,以及为实现这种进步所承担的消极后果。竞技武术发展的代价主要表现为:嫁接变异层出不穷,新编长拳“一枝独秀”,文化内涵逐渐削弱,过度竞争日益严重,学校武术枯燥乏味、传统武术竞相模仿。代价是竞技武术发展的内在、必然环节,是对竞技武术发展的理性反思,它显示了竞技武术发展的局限性;代价以否定的形式蕴含着竞技武术新的发展成果,是推动竞技武术发展的特殊形态、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近年来关于竞技武术发展的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的分析可知:竞技武术套路随着其艺术难美化进程的加剧,"打练结合"已经成为历史,而淡化技击特点和文化特色绝非其发展的长久之计,"高、难、美、新、真"的提法也无以贴切反映其技术发展.技击特点是其最主要的技术特点,形神兼备是其最主要的文化特色,难美表现是其最主要的竞技特征,三者如何协调起来是其发展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武术传统在现代发展的文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视中国武术传统与现代发展,在"文化多维视野下",表现为"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的理论互动;"大传统"与"小传统"的认知转换;"实践"与"后实践"的辩证逻辑关系。武术在传统与现代的角力中寻求变革与转型、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与进步中得以延续、在传统与现代的文化自觉与历史使命中彰显超越,突出体现了传统依然活在武术现代历史进程中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