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民族化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体现和内在本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应有之义和重要内容之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在明晰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科学内涵的基础上,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发展,从民族化是马克思的本意、民族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两方面明确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途径,进而得出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有效途径: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深入了解和继承弘扬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理论深入群众,从而奠定民族化的深厚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2.
戏剧文学与剧院剧场的关系问题是戏剧理论的核心问题.戏剧界有两种极端倾向:强调文学而轻视剧场或强调剧场而放逐文学.前者持作者中心论,忽视戏剧的舞台性;后者则以导表演为中心,漠视或解构戏剧的文学性.戏剧是综合艺术,是戏剧文学与舞台艺术的有机统一,戏剧有其自身的辩证法,从案头到场上,再从场上到案头,螺旋式上升,否定之否定,在扬弃中走向经典.戏剧的辩证法是戏剧经典化的必由之路.北京人艺与郭沫若、老舍、曹禺三位戏剧家的艺术合作,有失有得,创造了当代戏剧文学与舞台演出的双赢局面,开辟了民族化的戏剧之路,形成了人艺派演剧流派.  相似文献   

3.
《伪君子》与《哈姆莱特》作为古典戏剧,虽然分属喜剧与悲剧,但是在三角叙事、戏剧结构以及台词信息传递上有诸多相似之处。三角叙事作为戏剧叙事的基本单位,引出环环相扣的剧情,并对戏剧结构产生直接影响,而台词作为联接三角叙事与戏剧结构的桥梁,通过隐藏、暗示、显示信息引发悬念并推动戏剧发展、冲突以及高潮。  相似文献   

4.
莎士比亚的悲剧或喜剧作品都非常着迷于复仇的主题,其复仇主题已突破了古希腊复仇悲剧浓厚的命运神祗观,并呈现出了与时代特征相辉映的更为丰富的文化特征和文艺品质。以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这三部代表性的戏剧作品为例,分别从情爱的复仇、法庭的复仇和王族的复仇三个角度对莎士比亚戏剧复仇主题的法律伦理、复仇模式、戏剧美学和人物刻画等方面作一个比较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死亡一直是千百年来文学艺术家追逐与书写的一个母题。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曹禺的戏剧创作也不例外,无论是《雷雨》、《日出》、还是《原野》、《北京人》,都存在着大量诸如自杀抑或其他死亡形式的书写,并在其死亡的叙述中,渗透了作者对于死亡的认知与思考,浸润了他独特的死亡意识。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从衍生出的“运动化群落”概念出发,以“运动之乡”为典型代表群落,揭示出“运动化群落”存在的深层意义与价值。在运动化发展的多元化、民族化和市场化需要的特殊时期,探索“运动化群落”概念衍生的意义及期发展变化的规律,分析“运动化群落”有序发展的影响因素,对我国运动化的民族性与可持续性发展都起着方向上的引导与理论参考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旨在探讨《野人》戏剧样式在新时期话剧舞台的探索意义,分析其文本对主题的苍白表现,进而探讨剧作者“完全的戏剧”理论的负面效应,肯定戏剧文学的优良传统对戏剧实践仍具有意义,给当下戏剧理论和创作实践以启迪。  相似文献   

8.
黔东南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主要以民族化与生态旅游为特色。当前应深入挖掘和提高其内在的化内涵,重点推出民族化(少数民族化)、阳明化(儒家化)和佛教化三大名牌化,达到化旅游的归真效应、名人效应和世界性宗教化效应。从其化旅游价值的哲学思考上说,这三种效应和当代人类的净土意识、寻根意识和终极关怀意识在化旅游中的反映。因此,黔东南地方政府应重视对三大名牌化旅游的开发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品牌形象,并给予优惠政策,抓住这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保持境内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虽然戏剧与电影同根同源,但是电影比戏剧表现人物和情节的手段更多。把戏剧改编成电影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创作形式,在戏剧改编成电影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地把戏剧的情节转化成电影的情节,必须对戏剧的故事情节进行解构、建构和重构。该文以“开心麻花”将话剧《夏洛特烦恼》改编成电影为例,从表演方式、时空与情节、视觉化表达等三个方面探析话剧改编成电影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高尔基的戏剧代表作《在底层》问世于1902年,它和出现在50年代的西方荒诞派戏剧无论在表层结构还是在深层结构都有相似之处。当我们把它们放入各自产生的社会历史、群体心理的大背景中,从文学发展规律的角度探寻其相似点酌根源时,发现它们之间竟然存在着内在的有机联系,并由此受到颇有教益的启迪。一传统戏剧十分重视语言的逻辑性,场景,细节的真实性,情节的完整性和人物的真实性,特别是19世纪现实主义戏剧格外强调上述戏剧诸原素与现实生活的形似和神  相似文献   

11.
《哈姆雷特》是莎剧中璀璨的明珠,总是吸引众多评论家的注意,并被认为是莎剧人物典型塑造中的最高成就。文章试图从《哈姆雷特》与旧约中所述大卫王事迹的情节和思想意念方面的相似之处作为切入点来探讨《圣经》在莎士比亚戏剧中的折射,从而阐述《圣经》是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深厚的创作来源。  相似文献   

12.
《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是一部著名的反战戏剧,全剧共十二场,剧本打破了传统的剧情结构,以叙事戏剧的艺术性为视角探讨布莱希特《大胆妈妈》的陌生化戏剧理论、戏剧结构、戏剧的教化功能,可以清晰地看出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在戏剧中的艺术实践.  相似文献   

13.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批先驱者严厉地批评旧剧思想的僵化和腐朽 ,洪深便是其中之一。他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 ,对中国现代戏剧的初建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世界文化是相通的 ,中国现代戏剧在逐渐确立其在中国戏剧史上的历史地位的过程中 ,广泛吸取了欧美戏剧的精华 ,对比分析奥尼尔的《琼斯皇》与中国戏剧家洪深的《赵阎王》 ,充分可见奥尼尔对洪深乃至中国现代戏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侗族作家长篇小说的创作,从反映历史生活的真实性、革命历史题材的现实意义。描写当代知识分子和描写少数民族生活、斗争的丰富多彩,表现手法的民族化大众化等方面,肯定了侗族作家创作的长篇小说,无论是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塑造人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及在民族化和大众化探索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15.
《哈姆雷特》是英国著名的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代表之作,这部充满人文主义思想的戏剧对文学创作以及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第一部分将简要分析《哈姆雷特》的主要内容以及创作背景,并论述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第二部分将分析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人文主义精神的表现形式,其中主要分为戏剧内容以及人物形象两个反面。第三部分将简要概述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人文主义精神的重要意义,旨在通过本文的唤醒人们的人文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16.
悲剧艺术是从审美角度讲的,它是指美学范畴的悲剧,即黑格尔所说的“悲剧性的艺术”。其悲剧性可以渗透到文学、音乐、绘画、舞蹈、影视艺术等各种门类的艺术中。如戏剧《哈姆雷特》、小说《水浒传》、贝多芬的《命运》交响乐、柯勒惠支的版画《俘虏》、古代乐舞《国殇》、电视剧《渴望》等都是悲剧艺术。悲剧艺术以戏剧类型的悲剧为主而兼及其他门类的悲剧。  相似文献   

17.
在戏剧中如何表现领袖的形象?苏联的革命戏剧中有不少刻划列宁的形象,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有的剧本以列宁为主角;有的剧本列宁只在剧中主人公生活的关键时刻出场。各种情况下,塑造领袖的形象,并不划一,多有所创造。写列宁形象较成功的剧本有波波夫的《列宁之家》,考涅楚克的《真理》,特列尼约夫的《涅瓦河畔》,达吉安尼著、安列曼改编的《星星之火》,维什涅夫斯基的《难忘的一九一九》,沙特罗夫的《以革命的名义》等等。其中包戈廷的剧本在戏剧史与文学史上占有突出地位。  相似文献   

18.
目连戏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戏剧,明清时期徽州祁门人郑之珍取当时民间流行的各种本子重新编撰成《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开始在皖南民间演唱。戏中包含了丰富的宗教思想,主要有佛教的救度思想、道教的检察思想、阴间的审判思想以及民间的临终追荐与超度思想等,这些宗教思想通过戏剧的演唱与流传对皖南乃至江南社会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戏剧时空安排[1]是戏剧艺术的枢纽。《琼斯皇》一剧之所以在美国戏剧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莫不归功于奥尼尔独具匠心的时空安排。本文作者通过比较传统剧作与《琼》一剧时空安排上的区别,分析《琼》的情节与时空特征,找出了奥尼尔独辟蹊径之所在:他把现实时空与心理时空巧妙的组接起来,使剧情出现了两个情节空间的重叠。情节在现实时空中呈顺时针发展,在心理时空中呈逆时针发展,由此给观众留下了大量的联想和启迪空间,从而达到了其生动、丰满、新奇摄人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20.
由民歌手龚琳娜演唱的歌曲《忐忑》,是一首在当代流行音乐中极具特色并获得巨大反响的作品。该作品具有诙谐幽默的"喜剧美",呈现出强烈的戏剧色彩。在歌曲表演中多种"表情动作"带来的艺术表现力,促使当代音乐朝视觉化方向发展与延伸。视觉与听觉在感知上的互通是音乐视听结合的理论基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情感宣泄的需要,则使音乐"视听联袂"成为了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