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区别于其他专业学生最大的特色就是其良好的写作能力,这也是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如何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对提升专业人才的专业素质及岗位工作能力以及进一步解决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就业问题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新时期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推进,应在充分解决多方面教育问题的基础上,制定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策略,以期提升新时期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综合质量.通过分析应用型...  相似文献   

3.
写作能力是最能彰显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优势的素质之一,也是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从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写作能力的需求出发,思考和探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途径和方法,主要包括:突破一体两翼模式,改革写作类课程教学;确立大写作观,开辟写作教学多样化课堂;构建网络实践平台,创新写作教学与训练;确保四年一贯制,坚持写作教学与训练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应用型人才教育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应用型人才教育开展的特征和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等问题,并以解决和完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创新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加强本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效率为目的,为其提供几点有效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实践性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研究》课题的研究,依据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和现代远程教育中实践性教学的基本理论,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探索、研究汉语言文学部分课程实践性教学过程的改革、实践性教学的方法与实施途径。本课题的研究,主要在北京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艺术欣赏”、“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北京文化专题讲座”等课程中进行,并结合教学具体情况,在相关课程中拓展。本课题在各门课程中进行的实践性教学,可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范围内加以整合,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学好汉语言文学专业,使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出更多的能听、能说、愿读、会写、善思的合格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长期以来经典文学作品的传承,更是对文学知识古为今用的拓展创新,其最大的学科优势在于"积累",最大的学科难度在于"传承",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培养过程中要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培养一种修养(尊重历史的文化修养)、两种意识(文学作品的审美意识和古为今用的开拓意识)、三种能力(汉语言文学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言论观点的思辨能力)。  相似文献   

7.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性质与教学模式相比其他课程有一定的特殊性,课程教学工作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要通过对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与意识形态的有效塑造发挥课程教学的实用性。笔者认为,当代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应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引导学生在超国界的、形式多样的、内容丰富的文学与艺术情境中发挥课程学习的主体意识与情感体验意识,帮助学生轻松、自主融入到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中。  相似文献   

8.
如今的时代,网络技术高速发展,这一现象的出现为我国汉语言文学进步提供了极为先进且科学的媒介交流平台。但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其产物——网络语言泛化,逐渐对汉语言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就目前的情形来说,网络语言在新媒体潮流的变更中已经开始衍生出利弊相交的现实风格,不免让人开始思考其研究文化的主要目的性与价值性、可观性。本篇论文的撰写就是要根据社会现实情况,总结分析网络语言出现的利弊以及其在新媒体环境背景下对汉语言文学发展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文艺学是学校自1959年以来最早建设,近年来依托汉语言文学国家级特色专业、文学理论省级精品课程、文艺理论省级教学团队建立起来的省级重点学科之一。现有教授8人,博士(含在读)11人。2人为甘肃省领军人才,2人人选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理论界人才,4人为二级教授。近年来,该团队以甘肃省领军人才、文学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语境是目前学术理论界常用的名词,也是当下人类面临的生存境遇。情感策略作为教学的手段和方法,目前在中学的各科教学中应用较多,在各层次办学单位的英语教学中也得到广泛推进,而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却鲜有先例,现将其放到后现代语境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实践中,通过情感策略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证实后现代语境下情感策略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吸收。  相似文献   

11.
时代的变化引发了人们思想上的转变,教育教学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已经成为共识,教师的教学手段、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机制等也在不断地变化。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和微课平台的深入融合,体现了该课程教学变革的内在需求,也体现了学生主体作用回归的必然性。探讨微课平台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策略,要结合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利用微课平台的理念和技术优点。  相似文献   

12.
对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来讲,扎实的写作能力是其必备的基础职业能力,甚至已经成为了衡量学生素质高低的核心标准。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应充分重视写作能力在汉语言专业学生综合素质中所占的比重,并积极采取措施全面而快速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为他们高质量、高起点、顺利就业创造有利条件。本文总结了当前高职汉语言文学学生写作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探究了一些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网络教育日益普及的背景下,北京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自2001年开设以来,重视对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三方面进行了探索,指出精心设计、整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网络教育资源是搞好专业网络教育的关键;教师是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中的主要力量,也是一种重要的网络教育资源;调动学生参与到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中以增强其信息能力。笔者在赴美国考察远程教育的过程中,了解了一些美国高校和远程教育机构开展现代远程网络教育的情况,学到了可资借鉴的经验,这可以促进汉语言文学专业更好地整合与利用网络教育资源以使学生获得高质量的网络教育。  相似文献   

14.
力高才(1942-),山西应县人。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任中国近现代史料学会常务理事、大同市三晋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大同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大同市云  相似文献   

15.
在国家大力倡导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背景下,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构建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必要措施,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小学语文教材陆续选入了一定数量的台港文学作品。与中学语文教材和教学实践变化相较,作为培养语文教育师资的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台港文学教学的普及上略显滞后。通过对中小学语文教材选文变化和高师台港文学教学现状的分析,着重论证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普及台港文学教学的必要性,并对高师台港文学教学的普及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汉语言文学内容丰富,蕴藏着非常有价值的历史人文文化。当前高校教育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文学合理运用汉语言文学教学的价值,对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基于此,在本文的研究中,对汉语言文学教学的价值意义做了论述,并重点分析其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学中的作用,并结合一些高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8.
民办高校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包括民办高校在内的新时代高校应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中所包含的思政育人内容十分丰富,对强化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增强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与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具有明显优势。结合民办高校课程思政育人的现状,通过为何、如何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思政“3324+N”教学体系的分析,探究新时代民办高校开展思政教学的实施途径,旨在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进程,进而提高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以期为课程思政视域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9.
在“文化自信”战略方针指导下,中国传统文化渗透是各教育系统的教学重点。高等教育系统中汉语言文学教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输出的主要渠道,其与其他语言专业课程或文化课程相比有着相对特殊性。全文结合教学实践从本体课程开设、课程区域特色、文化教材编写三方面分析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汉语言文学教学问题,最后以问题为导向提出相应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新课改深入发展,教学模式及育人思想得以革新,为提高教学质量、优化配置新时代教育资源奠定基础,其中网络教育资源的有效应用可以拓宽育人途径,丰富教育内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助力教师完成育人任务,实现"互联网+"教育改革目标,本文基于网络环境分析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以期提高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