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对高职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来讲,扎实的写作能力是其必备的基础职业能力,甚至已经成为了衡量学生素质高低的核心标准。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应充分重视写作能力在汉语言专业学生综合素质中所占的比重,并积极采取措施全面而快速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为他们高质量、高起点、顺利就业创造有利条件。本文总结了当前高职汉语言文学学生写作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探究了一些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写作能力是最能彰显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优势的素质之一,也是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从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写作能力的需求出发,思考和探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途径和方法,主要包括:突破一体两翼模式,改革写作类课程教学;确立大写作观,开辟写作教学多样化课堂;构建网络实践平台,创新写作教学与训练;确保四年一贯制,坚持写作教学与训练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3.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性质与教学模式相比其他课程有一定的特殊性,课程教学工作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要通过对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与意识形态的有效塑造发挥课程教学的实用性。笔者认为,当代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应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引导学生在超国界的、形式多样的、内容丰富的文学与艺术情境中发挥课程学习的主体意识与情感体验意识,帮助学生轻松、自主融入到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中。  相似文献   

4.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对提升专业人才的专业素质及岗位工作能力以及进一步解决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就业问题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新时期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推进,应在充分解决多方面教育问题的基础上,制定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策略,以期提升新时期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综合质量.通过分析应用型...  相似文献   

5.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实践性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研究》课题的研究,依据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和现代远程教育中实践性教学的基本理论,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探索、研究汉语言文学部分课程实践性教学过程的改革、实践性教学的方法与实施途径。本课题的研究,主要在北京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艺术欣赏”、“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北京文化专题讲座”等课程中进行,并结合教学具体情况,在相关课程中拓展。本课题在各门课程中进行的实践性教学,可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范围内加以整合,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学好汉语言文学专业,使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出更多的能听、能说、愿读、会写、善思的合格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大力倡导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背景下,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构建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必要措施,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应用型人才教育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应用型人才教育开展的特征和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等问题,并以解决和完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创新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加强本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效率为目的,为其提供几点有效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语境是目前学术理论界常用的名词,也是当下人类面临的生存境遇。情感策略作为教学的手段和方法,目前在中学的各科教学中应用较多,在各层次办学单位的英语教学中也得到广泛推进,而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却鲜有先例,现将其放到后现代语境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实践中,通过情感策略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证实后现代语境下情感策略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吸收。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因其信息的海量性、交流的互动性,逐渐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新途径,但也带来其思维习惯、学习方式、阅读方式及写作方式的变化,这对以培养经典文学作品阅读及写作能力为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类课程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只有正视新媒体的影响,适时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才能增强课堂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审美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0.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长期以来经典文学作品的传承,更是对文学知识古为今用的拓展创新,其最大的学科优势在于"积累",最大的学科难度在于"传承",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培养过程中要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培养一种修养(尊重历史的文化修养)、两种意识(文学作品的审美意识和古为今用的开拓意识)、三种能力(汉语言文学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言论观点的思辨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在网络教育日益普及的背景下,北京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自2001年开设以来,重视对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三方面进行了探索,指出精心设计、整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网络教育资源是搞好专业网络教育的关键;教师是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中的主要力量,也是一种重要的网络教育资源;调动学生参与到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中以增强其信息能力。笔者在赴美国考察远程教育的过程中,了解了一些美国高校和远程教育机构开展现代远程网络教育的情况,学到了可资借鉴的经验,这可以促进汉语言文学专业更好地整合与利用网络教育资源以使学生获得高质量的网络教育。  相似文献   

12.
天水师范学院中文系学生专业素质教育“六三”方案从教师教育的实际出发 ,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为切入点和突破口 ,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身的特点 ,以实施专业素质教育主题模式为载体 ,全面推进汉语言文学专业素质教育 ,将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教育的专业内容和目标按照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细划为六个专业素质教育主题模式子项 ,简称“六三”方案 ,即“六个三” :“三知”、“三会”、“三百”、“三语”、“三字”、“三文”。通过 1996~2 0 0 2六年多的教学实践和理论探索 ,已逐步形成专业素质教育中富有特色和活力的素质教育运行机制和教师教育的新做法  相似文献   

13.
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课教学中,教师仅仅局限于教材与课堂,机械讲授理论,完全把写作课作为一门理论课讲授,教学缺少创新性和创造性,学生写作能力不强,害怕写作,写作教学的实效性不高。写作课教学模式亟待改革,经过多年探索,形成了"降升式"教学模式。在实践中,该教学模式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作为写作课教学改革的一种尝试,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简单概述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互融合的必要性,并分析了它们融合的重要意义。进而在此基础上,从教育定位、教育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活动四个维度,对河南省民办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四维融合路径展开了深入探究。旨在能够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通过培养他们的创业精神、提高其综合素养与能力,给予学生更多自信,进一步推动我国人文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小学语文教材陆续选入了一定数量的台港文学作品。与中学语文教材和教学实践变化相较,作为培养语文教育师资的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台港文学教学的普及上略显滞后。通过对中小学语文教材选文变化和高师台港文学教学现状的分析,着重论证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普及台港文学教学的必要性,并对高师台港文学教学的普及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古汉语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但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缺少其实际运用语境而使其教学陷入困境。在教学实践中,古汉语教师应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给学生思考、比较、总结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古代汉语作为北京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要想提升它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只有对其进行重新包装,引入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寓教于乐,才能取得令人满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高职教育中汉语言文学学科面对急剧变化的市场和社会,必须转变理念,适应社会,适应市场,适应学情,适应学生个体发展要求。针对目前的生源情况,要训练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包括运用职业语言的能力、应用文写作能力,这是刻不容缓的要求。作为高职高专教育工作者,必须跟上时代步伐,适应社会,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9.
写作能力的养成与提高是汉语言文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学习者的写作能力的养成与提高受到包括学习资源的僵化、陈旧甚至缺失等多种因素制约。在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过程中,为学习者设计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值得关注。开放大学建设过程中,写作通识课程的教学需要结合读写互动、案例教学、研究性学习等理论与方法进行合理设计。与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方式相适应的写作通识课程教学设计将逐步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20.
阅读教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中的重头戏,它不仅是考察学生能力的主要手段,更重要的 是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应当让学生学会以读为本,纵横比较,创新情景和仔细品味的 循序渐进的阅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