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转喻是人类的思维方式,是人们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概念形成和解释的方式和手段。前辈学者对转喻的分类进行了诸多研究,但是尚未形成统一认识,笔者通过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视角,结合汉语实例,对汉语中的转喻类型进行重新梳理。  相似文献   

2.
意象图式是十分重要的语义结构。以意象图式为支点,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探讨人体词「頭」的语义结构,可知人体词「頭」多义结构的形成是在具有自然联系的意象图式基础上通过隐喻和转喻手段来实现的。意象图式在多义词词义拓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3.
汉英字词义在词典或记忆中是一种静态的概念实体,只有在特定语境下的语篇中才呈现出动态的具体意义。本文在分析字词义及其语篇现实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字词抽象义与现实化意义之间的认知过程,提出了认知图式机制、隐喻认知机制、转喻认知机制,以明确汉英字词义语篇现实化的内在认知规律和认知动因。  相似文献   

4.
转喻的本质是一种概念现象,是一种基于相邻性的人类认知模式。当一个转喻概念形成并被逐步接受和推行时,这个核心转喻概念会发展并衍生出一个转喻系统,从而推动人类认知的发展。此外,转喻被广泛地运用到人类交际行为中,用以突显意义,引发联想,进而达到不同的交际目的和效果,具有强大的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5.
转喻不单是一种修辞工具,也是一种认知机制。文章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转喻理论来研究唐诗中的概念转喻。看似数量庞大的诗歌转喻实际上可以归纳为几个转喻原则,并通过对其翻译的探讨发现汉英语之间语言表征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和举例,对概念隐喻和转喻的定义、分类、理解方式、产生原因及应用加以简要地综述说明。概念隐喻和转喻并非修辞手法,其本质是一种认知现象,是将抽象、不熟悉的事物具体化的过程。概念隐喻可分为两类:常规隐喻和创新隐喻,常规隐喻分为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而转喻一般为整体—部分关系。概念隐喻的理解过程分两步:隐喻的辨认和隐喻意义的判断,其产生原因包括互动理论、映射理论和合成理论,在教学中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7.
人类共同的认知基础成就了汉英颜色词“白(white)”的共性,汉英语言文化的差异造就了汉英颜色词“白(white)”的个性。隐喻与转喻认知是“白(white)”的词义由颜色域向非颜色域扩展和延伸的主要手段。汉英互译过程中,认知机制是实现译文的音美、形美、意美的思维桥梁。  相似文献   

8.
叙述视角是设立小说叙事空白的主要方式,其选择意味着话语范围的限制。内视角通过人物的意识叙述事件,有选择性地呈现人物意识范围内突显的信息,省略或隐含其他信息。外视角通过叙述者的意识展示场景、人物的言行等叙述故事,将人物的心理、事情的缘由设置为空白。零视角通过选取部分情节或场景以部分表征整体的方式叙述故事。不管采取哪种视角,小说叙事都是转喻式的,通过叙述视角的过滤、选择的细节可以充当认知参照点为故事整体的构建提供心理通道。  相似文献   

9.
系统功能的特性既包括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也包括整体小于部分之和.两种现象都是非线性系统的产物.在一般系统理论论著中,推崇"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而鲜谈"整体小于部分之和".其实,认识"小于"现象的意义并不亚于认识"大于"现象的意义."小于"现象的发现,同样可以使人走出机械的线性叠加的有限空间,了解非线性系统的结构功能,从而对系统的控制和解构产生积极的影响."小于"现象是由于部分间相互吸收或抵消,一方对另一方形成制约,局部薄弱环节限制或破坏总体功能的发挥,内部要素之间的掣肘、磨损而导致某种功能的消减蜕化以及要素之间缺乏联系中介或信息沟通而形不成有机的协调等等原因引起的."大于"和"小于"都是系统自身运演的两种状态."大于"和"小于"不是人类文化意义上价值的分界.问题在于如何按照人的价值标准,根据时空条件、具体用途和整体效应,去加以把握、认识和调控.  相似文献   

10.
转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也是指代手法。虽然不同语言的思维和文化产生模式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人体部位词语是高频率词。本文通过突显性来分析转喻和转喻的用法,也从几种不同的方面去分析总结了人体部位词的转喻用法。最后还从词汇,句型,文化等方面分析了转喻和外语教学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朱子在《中庸章句》中对慎独的解释很简略,这和慎独的深层次含义似乎不符。现代学者对慎独有较多的讨论。那么朱子本人是否看重慎独工夫呢?根据文本,朱子本人极重视慎独工夫。慎独应在其对中和问题的讨论框架下来理解。慎独是心已发时的工夫。未发时涵养,已发时慎独。慎独作为内外工夫的转换点,在朱子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汉语中表示“秋季”的词义早在甲骨卜辞时代就已经产生,然而学界对“秋”的造字本义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是龟的一种,一种认为来源于蝗灾之义。通过对卜辞中“秋”和“龟”的用例考察后发现,无论是以同文卜辞为证,或是与“六”的字形相互印证,亦或从语法角度探赜,卜辞中均尚未发现“秋”用为“龟类”的辞例,因而《简明甲骨文词典》中的例证是不成立的。  相似文献   

13.
词义活用--体育新闻语言常用的修辞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词义活用是体育新闻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本文分析了体育新闻语言中几种常见的词义活用类型。  相似文献   

14.
科学探究在高中物理课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探究式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式之一,但在高中课程改革已进入第三年之际,在高一物理"探究式教学"探索开展中出现许多的教学矛盾,其中三个较大的教学矛盾是:"探究式教学"与"双基训练"、"学生基础"、"探究的完整性"的矛盾,通过现状分析,我们得出:科学探究是一种精神,它不仅是教学中的内容和学习方式,而且是教学中的教学目标,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5.
文章主要研究分析族的语义演变情况,从相关辞书中搜集语料,对族进行分期考察,弄清楚它的演变轨迹。族按两类平行划分:A类的族可归入先秦时代,宗族,专指古代同一个家族或者氏族的战斗单位;而B类的族因为在造字时就以旗用以聚众,矢用以杀敌,所以族的丛集、聚集义项也在先秦时代出现,甚至要比宗族之义还要早。最迟到汉朝,族由名词性的宗族继续发展,发展为动词灭族之义。至迟到南北朝,由宗族义项又引申出品类这一新义项。  相似文献   

16.
安徽贵池方言里的“着”同普通话的“着”一样,既可以做实词,也可以做虚词.文章重点讨论“着”做虚词的三种用法:一是做结果补语;二是做动态助词;三是做事态语气词.动态助词“着”既表完成或实现意义,相当于普通话表示完成或实现意义的“了1[l 0]”;也表持续义,相当于普通话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意义的“着[t 0]”;事态语气词“着”则相当于普通话的“了2[l 0]”.  相似文献   

17.
The context of a word consists of the other words surrounding it and the situation in which it is used.When we come across a new word in our reading,instead of looking it up in a dictionary for its definition,we can guess its meaning from its context.  相似文献   

18.
概念的形成是多种符号系统包括视觉、听觉、嗅觉等符号作用与参与的过程。概念义可以通过语符来表现但语符不仅仅是用来表现概念的 ,它们是有限地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语符可以在多个方面、多个层次上表现和反映人的多种精神与意识现象 ,其中包括人们对事物本质属性认识的概念。但作为表达形式的语符与作为表达内容的概念是两个不同层面的东西 ,不能简单地将语言的语符义转换为逻辑的概念义加以分析 ,亦不能用概念义取代对语符义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The context of a word consists of the other wordssurrounding it and the situation in which it is used.Whenwe come across a new word in our reading,instead oflooking itup in a dictionary for its definition,we can guessits meaning from its context.There are often specificwords in a sentence of paragraph that can help usdetermine the meaning of an unfamiliar word.There aresome kinds of contextclues. .Synonym Context CluesA synonym isone type of contextclue thathelps us todetermine the meanings …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的山阴方言口语中仍保留和使用着不少元明时期的词语,有的古今词义、词形基本相同;有的在口耳相授的过程中形式上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变异,形成了同义变体;有的词义有所扩大。文章择释一些有特色的词语,并举例说明用法,以期为晋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一些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