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分析安徽省体育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发展状况。安徽省体育与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未来安徽省体育产业发展的方向为将基本建设完成各类运动、结构优化,具有本省特色的体育产业体系。建立有利于体育产业科学发展的机制,大力发展体育文化,形成体育产业与文化相互协调发展的新局面。安徽省将开发具有特色优势的体育项目和体育产品为主导的体育产业基地,建立体育功能集聚区。使体育产业与体育文化的发展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进入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
推进体育产业现代化是推进我国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赋予了体育产业现代化更丰富的内涵,即要利用数字技术促进体育产业效率最大化、价值最大化和结构最优化的有机统一。数字经济赋能体育产业现代化的实质是实现数据要素与数字技术在体育产业现代化中的双轮驱动, 数字经济时代下数字技术、数字化转型、数字平台共同推进了体育产业业态现代化、产业链现代化、治理现代化发展;同时,必须加快数字经济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必须挖掘体育产业数据资源深层价值、必须提升体育产业数字治理效能的现实发展要求。以数字经济赋能我国体育产业现代化发展,可通过多主体共助“体育+数字”产业深度融合、数据驱动体育产业创新发展、数字平台促进体育产业监管规范化、 数字技术推进体育产业供需良性互动,进一步推进产业转型、要素配置、结构优化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分析数字经济赋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市场韧性、模式重构及路径选择。认为,数字经济从技术赋能、平台赋能、产业赋能层面,增强体育产业市场韧性;通过数字经济赋能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数字经济赋能体育产业价值共创、数字技术赋能延伸体育产业链来实现模式重构。针对现实困囿提出发展路径,包括:搭建数字化平台,为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加强数据链接,驱动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采取反垄断举措,完善体育产业数字治理体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数字鸿沟;协同培养数字人才,助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数字经济作为重要的经济业态,与体育产业的结合将为新发展阶段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动力。本文从数字经济的内涵出发,梳理了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理论,并结合体育产业的实际,将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机理阐述为:数字经济提高体育资源配置优化效率;提高体育资源使用效率;促进体育产业创新赋能;开启体育产业价值重创过程;提升体育数据资源价值,促进体育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同时结合推拉理论论述由升级机制、优化机制、融合机制、支撑机制和治理机制组成的动力机制,并对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建构产学研相结合的数字体育创新体系;加强体育产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技术驱动基础;夯实体育产业基础能力,促进产品提质增效;积极打造数字体育产业生态,做好体育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四大措施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降碳”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重点战略方向的时代要求下,体育产业应落实低碳发展理念以整体响应国家双碳目标,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分析数字技术与体育产业低碳发展的内涵,指出数字技术能够赋能体育产业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体育产业业态融合、产业链整合,促进体育产业结构优化、供需匹配;数字技术赋能还能够降低体育产业的碳排放强度,促进体育产业降碳脱碳,助力体育产业逐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当前,数字技术赋能体育产业低碳发展尚存在体育产业数字化程度较低、对体育产业低碳发展认识不足、体育产业碳盘查难度大等困境。鉴于此,提出政府端低碳政策规划引导、绿色金融扶持调节、节能减排监督管理,市场端加快体育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清洁生产与绿色消费、开展碳减排碳补偿等数字技术赋能体育产业低碳发展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将对体育产业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现阶段,河南省体育产业现状还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要。因此,我们应理清现阶段体育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并积极探索体育产业创新发展的路径,为缓解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而贡献体育智慧。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实地调查法、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深入探析现阶段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现状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要还存在的矛盾,并在充分认识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优势、理清体育产业发展的矛盾基础上,提出中原特色体育产业创新发展路径:积极推进中原特色“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模式,满足人民群众体育旅游需求;大力发展中原特色户外健身休闲产业,满足人民群众的休闲健身需求;以中原特色体育竞赛活动带动体育产业发展,满足群众观赏赛事需求;积极建设中原特色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核心区,带动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体育文化精神需求;合理开发公共体育服务场地资源,满足人民群众健身场地需求;积极培育社会性组织管理体系,缓解政府体育组织管理体系管理职能压力。  相似文献   

7.
摘要:公众认同、制度创新与体育产业发展存在深层次的关系,“公众认同”会激发体育产业发展对制度创新的重视,从而由认同形成推动力,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制度创新。以文献资料法、制度分析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对制度创新与“公众认同”的内涵,“公众认同”对体育产业发展制度创新的有效作用及构建“公众认同”推动的重点进行探索。研究结果表明:“公众认同”是制度创新的新思路,“公众认同”包括“观念认同”与“事实认同”,二者的组合是体育产业发展所需制度创新的思想基础和实践驱动力;通过公众的“体育产业知悉”认同、“体育文化”认同及“体育消费”认同能有效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制度创新,从而提升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速度。以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快速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消费需求,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顺利转变。  相似文献   

8.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下,体育与科技融合已成为中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和核心引擎。以产业经济学理论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和案例分析方法,在阐明体育与科技融合、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内涵基础上,探寻体育与科技融合助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机制与路径。研究发现:逻辑维度上,体育与科技依托技术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业态融合催生出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新业态等新供给,培育出体育消费新需求、新模式,促进体育产业的供需良性互动,破解体育产业发展质量不高等问题;机制维度上,体育科技融合发挥结构优化效应、效率提升效应和价值创造效应,助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此基础上,从体育与科技融合宏观层面的机制创新与政策保障、中观层面的合作协同与平台建设、微观层面的强化创新与三维共力提出其助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应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分别从物态层面、制度层面、行为层面、心态层面论述了体育文化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体育产业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体育文化制度可以保障文化核心内容的发展按照主体意志进行,体质健康是公民素质提高的前提,体育精神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并从发展体育产业、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健全法律法规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加强体育文化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以国家自贸区发展战略和政策为背景,结合当前体育产业特别是体育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形势与要求,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实地调研法,阐述体育服务贸易在建设体育产业强国、促动体育产业创新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简要回顾国际体育贸易和体育服务产业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体育服务贸易的交叉学科属性和重要研究价值,指出了体育服务贸易研究的方法论和实施路径,为体育服务贸易研究的拓展和深化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有助于体育产业和体育事业对接国家自由贸易区战略的速度与效益,有利于提升体育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能力,增强体育事业分享改革新举措的政策红利能力。  相似文献   

11.
体育产业融合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产业发展变革,而是在创新技术、市场需求多样化、企业竞争协同、政府干预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阶段性的动态发展过程。基于我国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主导因素及其特点,其可分为技术渗透式、功能复合式、市场共拓式和资源互享式四种模式。本文提出促进我国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以“大融合”统领泛体育产业未来发展、培育和壮大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体育企业、以管理体制改革实现多产业对话与协调机制、以体育产业集群推进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注重融合型体育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田野调查法,以黔东南苗族传统节庆体育为个案,对民族传统节庆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进行研究.发现文化创意是黔东南民族传统节庆体育与旅游产业结合的主要方式;文化创意开发中面临文化适应与草根尴尬问题和同质化的民族体育旅游文化趋势.认为节庆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能推进民族传统节庆体育现代化转型;实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综合效益最大化;信仰、认同与话语是民族传统节庆体育文化创意在实践领域的根本价值指向.提出维护和强化民族传统节庆体育的内在生命;培养文化自觉,落实民族传统节庆体育的保护和投入机制;推动文化、旅游、生态"三位一体"整合发展.  相似文献   

13.
摘要:以英国体育文化创意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收集相关权威经济数据,以英国创意产业的“三分法”对体育文化创意业的概念进行厘清和辨识;运用产业经济学中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采用综合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分别从该产业发展对周边相关行业所产生3种扩散效应——前向效应、旁侧效应、后向效应,通过3种扩散效应的组合,获得新的生产函数,使各个产业间的融合化发展趋势不断地走向深化,并不断推进英国体育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协调增长,全面论述英国体育文化创意业近20年来飞速发展对该国体育产业乃至其国民经济发展中所起的积极驱动作用;指出体育文化创意业将成为未来体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发展路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动力;研究结果为正处于新一轮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周期中的我国体育产业科学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借鉴与指引。  相似文献   

14.
产业链韧性提升是双循环格局下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亟需探讨的一项重大理论命题。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对双循环格局下体育产业链韧性提升的价值逻辑与推进策略进行探讨。认为我国体育产业链韧性提升是推动体育强国建设的有效路径、促进产业跨界融合的创新举措、建构现代体育产业体系的实然之举、培育体育产业集群的基础保障、迎合体育消费升级需求的必然选择。提出纵向延伸体育产业链,横向拓展体育产业链,补齐体育产业链短板,夯实体育产业链接点,推动体育产业链国际合作的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实践观察等研究方法对"互联网+"的背景进行了简单梳理,分析了其与体育产业结合的现实基础,认为"互联网+"对体育产业发展具有以下意义:强粘性大规模潜在用户成就产业渠道优势,小众需求外显与汇聚促进体育产品长尾供给,大数据预测与创新提升体育产品与服务价值,平台与融合优势促进体育产业多维整合发展.分析认为"互联网+"带来了体育产业主体、生产流程和商业模式的解构.在互联网+背景下,要促进体育产业升级必须做到:1)以互联网思维引领体育产业发展;2)产品为王:推动传统体育业态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做强体育产业存量生态;3)运营升级:推动体育互联网化、企业联盟,优化体育产业商业生态;4)模式创新:搭建产业平台,践行跨界优势,做强体育产业融合生态.  相似文献   

16.
以北京市首届武术博览运动会赛事的举办为例,详细分析了武博会对北京体育产业带来的影响,指出武博会对于推动北京地区体育产业的科学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紧接着探讨了武博会对北京地区体育产业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北京市的体育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几点有利于武博会与北京地区体育产业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量子科技作为一项颠覆性创新技术,在确保信息安全、提高运算能力、提升测量精度方面具备先发优势。量子科技包含量子通信技术、量子计算技术、量子精密测量与量子管理思维,其在引领全民健身发展、赋能竞技体育革新、驱动体育产业升级、促进体育文化传播的多元场景下都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利用技术—组织—环境 (TOE)框架分析认为,影响量子科技介入体育应用的关键因素包括量子信息技术发展水平与兼容度、体育科技资源配置与组织创新接受度、体育消费环境与宏观政策支持精准度。鉴于此,认为应该推进量子科技研发转化,明确体育应用突破方向;加强量子信息体系建设,弥补数字体育治理短板;深化量子科技植入场景,促进体育生产要素升级,实现 “量子+ 体育”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体育服务综合体是我国体育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对典型体育服务综合体案例的体育场景营造问题进行研究,指出目前国内体育服务综合体中的体育场景营造存在消费连接不畅、“体育+文化”场景稀缺、业态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体育服务综合体内体育场景营造对策,主要包括:积极搭建业态之间的消费连接,推进多业态耦合发展;挖掘体育的文化内涵,增设体育文化新场景;定期举办赛事活动,维持高消费流量等。  相似文献   

19.
利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及比较法,对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历程进行分析,指出体育体制改革应借鉴文化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认为:体育体制改革应当形成政府与社会互补型的体育管理体制;实行体育体制改革前期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理顺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的关系;加大投入,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积极培育多元化体育市场体系;以体育法规制度建设为保障;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合理分配体育资源;以人为本,实现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均衡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型体育文化消费空间通过多元业态布局、空间场景构建及体育文化氛围营造,能够很好地激发大众体育消费潜力,日益成为满足人们体育需求、促进体育消费的重要载体。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实地考察法,结合空间生产理论,以北京曼联梦剧场为例分析新型体育文化消费空间的特征与生产逻辑。发现:新型体育文化消费空间表现出显著的文化属性、体验属性和符号属性等特征;新型体育文化消费空间生产过程中呈现出治理主体多元化、运行制度现代化和发展理念创新化等趋势。最后从实体空间的文化转型、数字技术赋能和品牌符号化等方面提出促进我国新型体育文化消费空间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