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有助于政治参与的扩大和民主政治的推进,政治参与的程度也影响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和民主政治的发展。政治参与的扩大和政治生活的民主化是政治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保障公民广泛的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必然规定。  相似文献   

2.
传统民本思想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有益资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聂晶 《职大学报》2004,2(1):88-89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与社会主义民主有本质区别,民本与民主之间又具有某种同一性,民主是民本的升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需要继承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华,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有益资源。  相似文献   

3.
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途径是积极推进和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主要表现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于强调政治文明发展过程的连续性和这一过程具有演进与进化的性质;在于强调文明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在于强调政治文明在整个社会文明中具有相对独立的目标性价值;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党和国家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政治标准。  相似文献   

4.
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又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尽早尽快对舆论监督立法,实现舆论监督的逐步法治化,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也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论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更加明确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点和政治方向,更广泛、更深刻、更具体地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6.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政治文明"建设是十六大报告的闪光点,是未来二十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概念、内涵、意义和实现途径提出初步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选举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政治目标。通过与西方选举制度的比较,发现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的我国选举制度明显优于西方,但是我国选举制度也存在着许多需要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民主政治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体现中国特色。这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人民民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9.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共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落实十六大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贯彻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的原则,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大力加强法律和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0.
有序的政治参与作为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基本途径,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政治发展状况的重要尺度,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和推动力。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总体水平仍然比较低,政治参与的机制仍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应努力扩大我国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1.
民主观是政治家对民主的根本观点和态度.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深入探索和全面思考我国民主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科学的社会主义民主观:民主要体现社会主义性质和中国特色;要使民 主制度化,法制化;政治体制改革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有效途径;民主建设要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这一民主观,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深刻的理论性,它构建了中国民主发展的独特道路;为新世纪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依法治国两者间的关系展开了辩证分析与探讨,认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依法治国的基础与目标,是实现依法治国目标的有力保障,同时也是依法治国中的关键内容。我党为更好的践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目标,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进程中的成果与经验,逐步实现依法治国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3.
民主理念具有普适性,民主模式则具有特殊性。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采取什么样的民主模式,必须与本国的国情相适应。在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进程中,离不开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丰富的内涵,包括社会主义政治思想文明、政治行为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制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历史的经验教训表明,发展党内民主,事关党的生存和发展,事关党和国家政治全局,事关国家的前途命运。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代表和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标志。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党内民主建设必然影响到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只有通过发展党内民主来推进人民民主,才能实现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互动共进。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历史上一种新型的国家制度.文章认为,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加强民主的主体建设和客体建设,坚持民主与集中的统一,是列宁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的主要内容.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中,列宁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给我们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社会应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高度重视并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长期实践的必然结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此后,"三大文明"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文明重在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必须弄清基本含义,把握重要环节,寻求适宜的建设途径.文中从分析政治文明的科学内涵、基本特点、主要内容、建设途径入手,论述其与政治社会化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阐述政治社会化的基本含义、基本功能及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党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必然要求。提高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基本途径是:正确处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正确处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诚信友爱的社会;正确处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安定团结的社会;正确处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依法治国和民主政治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正确处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党的十五大首次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首次明确地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出了规定。可见,政治文明与法治理念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必须把握好二者的关系才能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走向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