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金圣叹的人物性格论是一种至情至性之论。这种至情至性的核心即是真。这种“真”从创作主体来讲是指性情真挚与表达自然;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讲则是指读者在鉴赏的过程中要实事求是地探求作者为文之真实用心。  相似文献   

2.
我国明清时期小说续作蔚然成风,一部优秀且具影响力的小说问世后,或多或少会有续作出现,而作者自续前作现象则不太多。明人方汝浩创作《禅真逸史》后,又续作《禅真后史》以尽未完之意。作为姊妹篇,《后史》既承继了《逸史》风格特色,同时又具自身特点,是一部不错的小说。  相似文献   

3.
唐代诗歌书法艺术都达到了其发展的艺术高峰,二者之间又能融会合流,共同繁荣,其原因主要在于唐代国力的空前强盛,思想领域内的大力开放,科举制度的以诗、书取士政策,历代皇帝对诗、书的大力提倡,其他姊妹艺术同时繁荣的影响,以及创作主体所表现出的共同艺术精神。唐代不同时期诗歌书法的发展,都贯穿了这种基本的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4.
在盛唐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大量文人直接成为了边塞诗的新的创作主体,促成了盛唐时期边塞诗的空前繁荣。通过对盛唐边塞诗歌的分析,试论述其繁荣的原因和特点。  相似文献   

5.
思乡情怀的表达是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在唐代众多思乡诗歌中,有一批诗歌是从他乡遇乡人的角度入手写思乡之情的。这些诗虽然主题和角度相同,但由于创作主体不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同时大致反映出初盛唐时期诗歌特色。  相似文献   

6.
在济慈的诗中,"真"和"美"的探索贯穿始终,这不但体现了济慈的美学思想,更体现了其哲学倾向。"真"是浅层的,表面的,其意义主要指向情感层面,具有唯心主义色彩;"美"则是更深层次的,代表着审美作用下强烈的欢愉。本文主要通过济慈诗歌的创作及诗人济慈简介、诗歌外延美与内涵美的唯美主义诗歌表达及其恋诗情节和审美风格分析其审美心态的"真"与"美"。  相似文献   

7.
作为写作主体的时空观念,在诗歌作品中的存在形式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立体状的。而且,它不是恒量而是变量,贯穿于整个诗歌创作的历史长河之中。从时空的角度观照诗歌的创作和研究,并以此渗入到创作主体的情感深处和审美思考的底蕴当中,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8.
斯宾塞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著名诗人,他一生中创作了很多举世瞩目的诗歌作品,分析他的作品可以看出,他的很多作品都体现出一种永恒的主题,这种永恒包括爱情、道德以及诗歌三个方面。本文对斯宾塞诗歌中的创作主题进行分析和解读,旨在加深对斯宾塞诗歌作品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骆一禾创作前期的基本精神是对生命的肯定、热爱与赞美,该时期的重要意象是春天。在创作后期中他建构了一个辽远无垠的诗歌世界,该时期的重要意象是麦地,他也得以在当时的诗坛树立起纯血诗人的形象。骆一禾认为诗歌是生命的象征,与生命密不可分。在生活不断吸收和沉淀的过程中,他在诗歌里加入深挚的情感,浓缩出生命的精华——血液中的水,也形成了他的诗歌美学。  相似文献   

10.
在文学翻译中“真”与“美”是密不可分的,“美”以“真”为基础,“真”应该上升为“美”。本文首先谈了“真”的重要性,强调译文对原文的准确把握,接下来,文章从五个方面,讨论了实现“美”的必要性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一生仕途坎坷、穷愁潦倒,加之身染恶疾,是“四杰”中命运、遭际最凄惨的一员。其诗歌创作,特别是“染疾”以后的后期创作时有不平之气、悲苦之音,集中反映了为其不幸命运而呼号的骚怨主题。这种骚怨大致包括“才高位下”、怀才不遇的仕途感慨,疾病缠身、悲天怆地的生命呼号,归隐林泉、寻仙访道的解脱追求三个方面的内容。综观卢照邻现存的诗作,诗人以生命谱写了一曲悲壮的骚怨之歌。  相似文献   

12.
贾谊的公文体现了了深刻的政治思想和高瞻远瞩的治国方略,体现了汉初知识分子在大一统封建帝国创始时期积极用世的人生态度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标志着汉初公文的最高成就.从贾谊公文写作可以得到如下启示:其一,公文写作担负着“经国之大业”的历史重任,它的社会作用是那些抒发个人情感的诗赋所不能比拟的;其二,要使公文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作用,公文写作主体必须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出色的政治家;其三,贾谊公文的文学性、议论性只是公文写作的一个历史现象,不能据此将其误读为“文学散文”或“政论文”,现代公文不能盲目地模拟其公文的“文学化”手法及其论证手法  相似文献   

13.
方弘静诗歌创作对明代嘉靖、万历时期徽州文学及文学社团的发展,起到相当大的推动作用。按时间顺序,其诗歌可以分为三个时期:青少年时期的"庠中稿",仅存89首,内容主要为:抒发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表达功名未就、壮志难酬的苦闷与愁思;登临山水,表达诗人旷达淡泊的情怀。宦旅时期的"旅中稿",主要内容为对下层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同情和羁旅愁绪、思乡怀友之情。晚年时期的"山中稿",是其诗歌创作的鼎盛时期,诗歌题材多样,内容广泛,诗风平淡自然。  相似文献   

14.
郑珍诗歌的宗法关系在学界一直存在争议。仔细研读郑珍的诗歌,结合前代学者对郑珍诗歌的研究成果,可知郑珍诗歌继承最多应是"诗圣"杜甫诗歌之笔法。在诗歌内容上,郑珍诗歌继承了杜诗的"诗史"精神,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了当时的历史现实,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在形式上,郑珍诗歌继承了杜诗即事明篇的技巧、浑然天成的近体诗的技巧、以议论入诗的技巧、塑造典型的技巧、"看景入细入微"的细节描写技巧、以民间口语俗语入诗和炼字炼句技巧以及独到的"点化"诗句的技巧等。  相似文献   

15.
肃宗乾元二年秋,杜甫离开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位,携眷西行,来到了秦州。三个月后,又移居同谷。迫于衣食无着,只在同谷住了一个月,便奔赴成都。在寓居陇右的四个月中,杜甫共写下了117首诗。透过这些作品,我们既可以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思亲怀友的真情,也可以感受到杜甫同情关心弱者、富有正义感和勇于自责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6.
大庾岭是历代文人墨客贬谪南迁和北归的必经之路,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本文通过对苏轼南迁和北归越过大庾岭时写的诗来分析苏轼晚年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变化,以及揭示苏轼过大庾岭写的诗在"苏诗"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日本五山时期著名诗僧虎关师炼在其所著《济北诗话》中,批评渊明之诗非“尽善尽美”,“不可言全才”,责备渊明之行“是为傲吏,岂大贤之举乎”。其论陶诗求全责备,已失之偏颇;论陶行“是为傲吏”、“非大贤矣”,尤为偏激之论。虎关之渊明“傲吏说”与中国儒家的出处进退观、中国传统的“傲吏”观乃至中国人的陶渊明观皆大相径庭。渊明“是为傲吏”与其自身“固穷节”的人生定位及其耿介傲然的性格特质有关。渊明诗文早在千余年前就已流传东瀛,深受日本人民爱敬,也曾给予日本汉诗以独特营养,虎关此说在日本学术史上只是偶见的一例。然而,因为民族性格、文化底蕴等方面的诸多差异,日本汉学者、汉诗人对渊明其人其诗的体悟与中国人相比有时终不免有一点儿“隔”。  相似文献   

18.
中唐士人多尚佛禅,元稹亦不例外,他受中唐尚佛世风的感发,也受其屡遭贬谪的人生感遇的影响,使他与佛禅之间产生了较为密切的关系。他广游禅寺、交结僧人、感悟禅理,在禅观启示下体悟社会与人生,调整自己的贬谪失衡心态。禅宗思想对元稹的人生与创作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对于诗人杜甫来说是极为不寻常的一年,"一岁四行役"的经历使他的生活和创作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其中陇右时期是他生活的转折期,也是他诗歌创作的转型期。杜甫这一时期的诗作具有与其他时期不同的鲜明个性,其价值和地位已为愈来愈多的人肯定和认可,而其成就的取得则和陇右的地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他的陇右之行和诗歌创作又对陇右的文化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两者之间关系及相互作用的探究,有助于对杜甫诗歌的深入研讨和对陇右文化的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20.
韩贞作为一个出身陶匠的平民思想家和教育家,十分重视学习在人成长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学习可以养心,可以让人从学习中获得乐趣,更可以让人成为圣贤。韩贞与泰州王学一样,也讲内学、心悟,但他更重视师友的作用,强调向朋友学习,向老师学习。韩贞还认为道在当下,所以韩贞反对为学者寻章摘句,搬弄陈言,舍却当下不理会。此外,韩贞还主张把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