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语文》在医学院校承担着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培养良好医德人才、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可是在很多医学院校《大学语文》的授课存在着教材内容、师资队伍、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文章就《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建议,以期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更好地提高医学生审美情趣,培养"大医精诚"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2.
当前体育院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人文素质缺失的现象,在国内外普遍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形势下,体育院校如何搞好人文素质教育至关重要。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有着悠久的人文教育传统,传统文化在培养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审美情趣,加强外在礼仪的塑造,增强人际交往能力;认为可以从课程、教师、阅读、实践等环节入手,通过传承传统文化来提升体育大学生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3.
目前,全社会正努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而大学语文课程是高校的基础课程,并包含了众多传统文化知识,因此身为大学语文教师,要利用自身优势来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在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教学组织两个方面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播教育。同时,学科建设的加强也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最近几年来,新课程改革进程不断加快,大学语文教师有必要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在实践工作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发扬光大,从而起到弘扬文化并传播文化的作用。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思考中华传统文化,意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更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对于其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文章主要针对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传统文化的应用相关课题进行分析,做出了如下陈述。  相似文献   

5.
关于当前大学语文功能的论争,无论是对其理论建树还是教学实践,都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然而,就大学语文中蕴含何种功能与特性,意见与分歧仍然存在.在此从大学语文的"工具性"、"文学性"、"人文性"、"文化性"、"母语性"等特性出发,遵循"基点-融合-拓展"的路径,从文本阅读与实践、个体生命的人文体悟、文化诗学的空间建构等三个层面去论述其教学功能的指向.  相似文献   

6.
高静 《职大学报》2006,(1):140-141
《大学语文》教学是对具有典范性的中国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以及外国文学的精品进行阅读、分析、鉴赏。《大学语文》教育的基础是“激趣、养习”;重点是“思维、表达”;目的是“感悟、人文”,深化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相似文献   

7.
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传承民族精神关涉高等教育的职能。弘扬民族精神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当前高校面临的形势与环境需要大力传承民族精神;这与我国人文教化的传统与文化特性有着必然的关联。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优势在于最切合、最便于传播民族精神,并且在"育人"上与民族精神传承相契合。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今后要在历史、哲学、文学、艺术、历法、宗教等闪烁着民族精神智慧光芒的传统人文领域深化并拓展,使之成为提升素养、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人文大课堂。  相似文献   

8.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在以就业为导向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还要努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本文结合作者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索实践,从现代高职生的特点、人文教育的作用等方面,探讨了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当前华文教育的国际化背景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的分析,探讨民族传统体育在华侨华人中推广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研究认为,在当前全球华文教育的视角下,以华侨华人为对象的民族传统体育推广模式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及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开辟了新窗口。进一步分析了民族传统体育在华侨华人中传播的机遇、挑战和问题,提出了建设性对策,为其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大学语文教育是渗透人文素养的关键,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大学教育工作需要明确人文素质培养的关键,在理性灌输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促进大学生多元化发展。大学语文属于公共基础学科,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精神与价值观念,为人文教育奠定了基础。本文从大学语文教育的内涵出发,分析语文教育工作的特点,探讨在大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价值,结合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明确未来大学语文教育工作渗透人文素质的方向,讨论人文素质培养的具体策略,以此优化大学语文教育体系,升华学生精神层次,强化学生道德素养,实现现代教育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11.
工科院校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等。加强工科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大学语文"课堂是引导大学生阅读中华经典与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平台,也是引导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与了解自我的有效平台。"大学语文"课程在提高大学生品格素质与人文素质方面具有普遍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传统经典教育是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内容。1912年,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宣布废止中小学读经讲经科,这是近代传统经典教育的重要变革,这一举措从形式上解决了传统经典教育与近代修身教育的冲突,也引发了近代传统经典教育的存废之争。近代传统经典教育正是在艰难嬗变中传承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传统经典教育也成为近代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陶冶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老庄的哲学思想里有一句"无用方为大用"。地方文化是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在发展物质经济的当前,文化本身不能产生快速、直接的效益,似乎变得"无用"而容易被忽视。高职教育尤其是艺术设计教育,承担着地方文化技艺传承与创新的责任。当前高职艺术教育建设快速发展,强调专业、课程、教学、人才的应用性、实用性、适用性的"用",将"无用"之文化融入"有用"之教育,方为大用!  相似文献   

14.
《大学语文》课程作为高等院校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必须重视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把提高大学生的品德素质与人文素养作为终极目标。文章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语文教育中的传统节日文化、大学生基本职业素养的培养和语文教学效果的多视角评价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大学语文》课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及人文精神构建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属于人文通识课程,课程内容设置和教学大纲要凸显文化意识和人文精神,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与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应相契合。大学语文课堂教学要彰显文化精神和人文情怀,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大学语文》是高等院校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但在选材上对外国文学作品重视不够。外国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在人文精神的蕴含方面具有无比的丰富性,弥补了中国传统文化所缺失的人文精神,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完全有必要入选《大学语文》教材。  相似文献   

17.
应用型本科高校中的大学语文课程要突出对学生的情感道德教育。大学语文课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从国学的学习中让学生得到丰富的情感道德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感,弘扬传统美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18.
藏族传统体育源于藏民族一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藏民族的历史与发展进程,根植于藏民族文化的传承。从历史渊源、现存困境、具体进路三个层面对新时代藏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实践进行深度解读,认为当代藏族传统体育传承实践受西藏经济基础薄弱、生活方式变迁、公共服务建设滞后、传承方式式微、现代体育冲击以及自身理论与实践贫乏等因素制约。提出借助新时代发展的契机,依托文化建设,构建藏族传统体育与全民健身、旅游、节庆、学校体育教育融合发展等传承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19.
进行生命教育是高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话题,语文是一门”灰人为本”的课程。大学语文的教学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功能。通过大学语文教学,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教育因素,充分地展示生命的价值。调动生命的潜能,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学会感恩、相互关爱的优良品质,对于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人的发展是要全面的,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对于提高体育院校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想素养,全面提升他们运用祖国语言交流的能力与水平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的高等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上,存在脱离体育院校学生的实际过深过难问题,解决问题的主要策略是加强针对性,提炼选编哲理性和思想性强的经典案例进入大学语文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