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7 毫秒
1.
CBA联赛外籍球员引进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籍球员是CBA联赛中球员重要的组成部分,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进行研究,探讨如何合理有效地引进和管理外籍球员,从而更加有利于CBA联赛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对CBA联赛中外籍球员引进的发展历程;CBA联赛的经济背景、社会背景、竞技背景;外籍球员的引进模式以及影响外籍球员引进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论显示CBA联赛13个赛季以来外籍球员引进始终处在探索和试验的过程中,引进效率和球员质量在逐步提升;大量引进外籍球员对本土年轻球员的培养和军旅球队的冲击已经在联赛中有所凸显,需要引起管理部门和俱乐部的重视;扩展外籍球员的选择范围,除了引进欧美球员之外,可以引进部分优秀的亚洲球员,巩固和扩大CBA联赛在亚洲的领先地位;保持联赛在外籍球员引进和管理制度上的规范性、系统性和连续性对CBA联赛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CBA与NBA球员年龄特征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把6届CBA的全部国内球员和4届NBA全部球员的年龄进行分析对比,并把CBA与NBA球员分成各年龄段及各位置,并对球员的年龄特征进行比较,找出CBA与NBA球员年龄特征的不同和差距,并分析其原因,为CBA联赛整体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外籍球员的引进对CBA联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BA联赛引进外籍球员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推动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因此研究外籍球员对CBA联赛的影响,对CBA联赛的良性发展,对中国篮球运动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分析外籍球员的引进和外籍球员在CBA联赛中的表现,进而研究外籍球员对国内球员、教练员、俱乐部以及联赛观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CBA的发展不能离开CUBA的支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采用数理统计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对CBA球员年龄结构,CUBA与CBA球员竞技水平的落差情况进行了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CBA球员年龄结构模式与NBA明显不同,CBA球员年龄明显偏小;CUBA与CBA球员由于竞技水平落差过大,造成两联赛脱节.CBA应逐步将后备人才的培养依托于CUBA,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摘要: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以下简称“CBA联赛”)俱乐部是一个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多个部门交互运行的复杂性系统,其成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基于企业成长理论框架下,运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CBA联赛俱乐部成长的影响因素。旨在探寻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的强弱程度。结果表明:微观层面上,俱乐部内部的后备人才、一线球员和教练员等资源禀赋和核心能力是其成长的关键因素;中观层面的CBA联赛管理体制、商务运营和裁判员职业化是重要因素;宏观层面的政治经济文化是次要因素。当前,CBA联赛俱乐部成长中的突出问题主要集中于微观和中观层面。基于此,建议:加速CBA联赛管理体制改革,让CBA公司充分行使职权,实现管办分离;成立CBA联赛裁判公司,逐步完成裁判队伍的职业化改造;重视后备球员的储备,完善培养体系,增加资金投入;立足于俱乐部的长远发展,合理引进、使用外籍球员和教练员。  相似文献   

6.
CBA和NBA篮球运动员体型特征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与比较分析法,通过对我国CBA联赛与美国NBA联赛不同位置(前锋、中锋、后卫)优秀运动员的身高和体重的比较分析,发现CBA队员体型平均值都低于NBA球员,指出身高和体重在现代篮球竞技中的重要作用,为我国男篮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选材、训练和阵容配备提供定量化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CBA联赛初创到逐步完善过程中的主要事件为研究基础,以增加比赛悬念、确保比赛公平、提高联赛品牌影响为切入点,以比赛规则修改完善为突破口,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调研、录像观察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CBA规则修改创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CBA规则与其它联赛差异主要体现在外援选拔和使用方面;规则修改创新是联赛“服务球迷、媒体和赞助商”核心理念的具体体现,是解决联赛现存问题的治本之策,是打造世界知名品牌的重要路径。建议:改变比赛方式、丰富得分种类、减少暂停次数、增加录像回放、限制球员上场节次、优化外援上场政策。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对CBA联赛中教练员、球员、裁判员及观众的职业精神做出分析,探讨在CBA联赛中发生的球场暴力事件中,所折射出的职业精神的缺失及失范,借此引以为戒,来弘扬CBA联赛提倡的正能量。自CBA联赛发展至今,球场暴力事件频现,严重损害了CBA联赛品牌形象,阻碍了篮球市场的发展,同时也体现出管理层管理制度的缺失以及监管不力。CBA球场暴力事件的频发,显现出联赛各要素中职业技能,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信誉及职业作风等方面还有所欠缺。完善赛事管理制度;加大惩治力度,加强赛事引导和教育,提高赛场中各要素的职业素养,是整治球场暴力刻不容缓的首要任务,也是杜绝或减少球场暴力根本方法,来倡导CBA联赛的赛事文化及专业的职业精神。  相似文献   

9.
随着CBA联赛向职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方向进一步发展,各俱乐部相继引进越来越多的外籍球员.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推理法,对CBA联赛外籍球员的引进和管理进行分析.以有关外籍球员引进和管理制度现状为切入点,对外籍球员引进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而使CBA联赛可持续、健康发展.结论显示:CBA联赛引进外籍球员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各俱乐部资金不足;引进途径不完善;联赛吸引力不够和对美洲球员的独特偏爱,影响了引援的范围.CBA联赛对外籍球员引进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限薪制度不完善;合同约束力不够;经纪人制度不成熟;中外文化差异造成管理困难;语言障碍以及部分外籍球员自身素质低下.  相似文献   

10.
观众是我国各职业篮球俱乐部的无形资产,观众满意度是影响我国CBA联赛上座率的重要因素,也是保证CBA联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CBA联赛已成长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体育赛事之一,研究观众满意度对于促进联赛比赛质量的提高,保持联赛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价值.运用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06-2007赛季CBA联赛观众满意度进行了实证性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CBA联赛产权的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制度经济学和产权经济学的有关理论,通过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对CBA联赛产权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联赛产权结构是影响CBA联赛发展的重要因素;CBA联赛的产权结构中,产权主体结构的不合理性与权利束结构的不完整性,是制约CBA联赛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从NBA联盟市场营销的实践出发,首先探讨了NBA联盟市场的基本理论,立足于NBA联盟市场的形成、细分及互动关系三个视角着重研究了NBA联盟市场的运行实践.其目的是为了深入地了解NBA联盟市场营销的内在机理,同时也为我国CBA联赛的商业运营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NBA与CBA管理体制的比较研究,总结出NBA职业篮球管理体制的优势与CBA在管理体制上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CBA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联赛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运用测度职业联赛竞争性平衡的赢球率标准差、赫芬达尔HHI指数、TOP K ranking、四分位差、C5率及集中率C5CBI方法,结合SPSS11.0数据统计法,对CBA与NBA职业联赛的竞争性平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CBA与NBA职业联赛在2006-2009三个常规赛季中,竞争性平衡表现出较大的偏差,NBA联赛的竞争性平衡较CBA更加稳定。同时,HHI指数、TOP K ranking和C5率进一步证明了NBA顶级俱乐部之间的竞争实力更加平衡,竞争激烈。最后,比较了我国CBA联赛与NBA联赛竞争性平衡制度的建设,认为CBA联赛竞争性平衡制度还不健全。  相似文献   

15.
美国职业篮球联赛、欧洲篮球联赛和中国篮球联赛是目前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三大篮球联赛.从三大联赛中优秀运动员的比较分析中发现这三大联赛各有特点:美国联赛更加注重内线攻击;欧洲联赛的攻击范围更广;欧美联赛的共同特点都是防守水平较高.与之相比,中国联赛急需提高防守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CBA的制衡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对CBA和NBA的制衡机制进行比较,并对CBA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BA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但与NBA相比,CBA的制衡机制还不完善。应从完善CBA联赛组织结构,市场主体(俱乐部)建立起合理的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制定与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CBA篮球运动员位置技术特征及指标体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以参加2002-2003赛季CBA甲A联赛半决赛、决赛的球员为研究对象,对球员场上的竞技表现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筛选出各位置特征的3项判别指标为:协助摆脱、威胁位置获球、威胁传球;构建了球员竞技表现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