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6 毫秒
1.
通过对广东省高校近千名不同专项运动员进行运动损伤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高校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病率为19.7%,受伤者人均受伤1.47次/人;高校运动员最易出现的运动损伤是肌肉拉伤、扭伤或挫伤和肌腱韧带损伤,较严重的运动创伤是骨折或骨裂伤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踝关节、膝关节和大腿部位;受伤比率最高的运动项目是篮球、足球和武术;运动损伤以急性损伤为主,且在训练中所受运动创伤以轻伤和中度创伤为主,受伤后运动员适当休息或调整训练计划后大多会快速痊愈。  相似文献   

2.
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运动创伤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河南大学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时发生运动创伤的情况的调查表明:大学生运动创伤的时间多发生在课外活动和运动竞赛;造成大学生运动创伤的体育项目,多见于对抗性较强的足球、篮球、排球、田径;创伤部位以踝、腕指关节、肘、膝处最多.建议大学生多做伸展运动和热身运动,这是减少和预防运动创伤的有效途径和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3.
踝关节被动伸展性抗阻功能训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踝的运动创伤发生率仅次于膝,但在关节韧带创伤中占第一位。提出踝关节被动伸展性抗阻功能训练方法,旨在为预防踝关节的运动创伤,提高踝关节的运动能力方面提供一种专项功能训练方法。该方法可操作性强,可对体育院系、运动队、体疗部门的教师、教练、康复保健等专业人员提供理论与实践上的指导与帮助。  相似文献   

4.
对252名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进行运动创伤调查,发现民体专业学生创伤的主要原因,是生理因素占34.4%,教学组织因素占29.7%;其主要创伤部位是踝关节占27%,膝关节占21.9%;且散手项目人均受伤次数为1.62,高于套路项目人均受伤次数1.53,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运动创伤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国家乒乓球队80名乒乓球运动员的流行病调查,对主要伤病类型和受伤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对策及建议。方法:采用运动损伤调查问卷和临床检查等方法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结合项目实践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发现运动损伤70例(120人次),损伤病种52种,患病率为87.5%。乒乓球运动主要损伤部位是腰、膝和肩,分别为25%,20%和17.5%。主要损伤类型是肌损伤20%、韧带伤18%和末端病16%。最为常见的乒乓球损伤病种为肩袖损伤、腰肌劳损和膝脂肪垫炎,分别为10%、10%和5%。统计分析了不同技战术打法的运动损伤率,最高的是直拍单面拉弧圈球的打法。乒乓球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为局部劳损、运动疲劳和肌肉力量不足等。建议合理安排身体局部负荷,提高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的质量,针对不同技战术打法制定不同身体训练方案,以减少损伤。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67名各层次女排队员错误的扣球落地姿势致使膝、踝关节运动创伤的原因及预防对策。采用文献、观察、访谈、问卷调查、比较分析等方法。最后得出:扣球技术不正确是造成异侧脚落地,引起膝、踝关节损伤的重要原因;创伤患病率膝较踝关节高;但少年队员则相反;主攻患者较付攻多,二传则少。双脚同时落地、从事过田径等运动、半路改行者损伤少;年龄小,训练年限短者发病率低。建议:规范扣球落地动作;科学安排好运动负荷;处理好比赛、训练、专项素质和全面身体素质训练的关系;重视准备与整理活动;加强医务监督和预防伤病教育。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探讨短道速度滑冰运动员下肢肌力特征以及与500米成绩的回归分析,增强训练的优化性和对项目规律的认识。方法:运用ISOMED 2000多关节等速测力系统对我国10名女子短道速度滑冰国家队队员膝、踝关节肌肉力量进行测试。结果:1)相对峰力矩和总功指标角随速度增加而下降,各速度间呈显著性差异;而膝、踝关节屈伸比指标低于国际和国内标准;运动员的膝关节爆发能力较好,踝关节在高速度下表现不足。2)左右腿同名肌群除膝关节屈伸比、踝关节平均功率两项指标,均呈显著性差异(p<0.05),多个指标超过10%的推荐值膝关节差值在4.5%~12.9%之间,踝关节差值在5.5%~14.5%之间。3)膝伸肌群峰力矩角度(240°/s)、膝屈肌群相对峰力矩(240°/s)和膝伸肌群平均功率(180°/s)3组指标进入与500 m成绩的逐步回归方程,相关系数为0.94,决定系数为0.90,方差检验p<0.05,方程有效。结论:优秀女子短道运动员下肢膝、踝关节屈伸力量符合生物力学特征,对于短道速度滑冰项目高速度区比低速度区的力量能力更重要,膝关节肌群相对踝关节在500 m项目中起到更大作用,短道运动员的膝、踝屈伸肌群比例较低,或具有项目特点,与技术相关的力量指标与成绩的相关性更高,训练中应加强两腿同名肌群力量的平衡性,减少由于肌群不平衡所引起的伤病和技术缺陷。  相似文献   

8.
我国优秀跆拳道运动员运动创伤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通过对国家跆拳道奥运集训运动员进行运动创伤调查。 48名运动员 ,伤 43名 ,患病率 89.6 %。查出伤 119人次 ,人均伤病率为 2 47.9% ,平均发病年龄为 2 0 .0 5岁。发病时平均专项训练年限为 3.11年。跆拳道运动创伤主要发生在训练中 (72 .4% ) ,伤病多以急性损伤为主 (5 1.3% )。以膝关节 (36 .1% )、踝关节(13.4% )、手 (11.8% )、腰 (9.2 % )、足 (9.2 % )、会阴阴囊 (7.6 % )、大腿 (5 % )、小腿 (4 .2 % )、骨盆 (1.7% )、头部和肘关节 (各 0 .8% )为好发部位。最为常见的是髌尖末端病、踝关节韧带损伤、前臂、掌、指趾骨折、指趾关节损伤。带伤训练为 6 1.5 % ,治疗效果明显好转为 40 .9%。损伤原因为训练因素 ,局部负荷过大、缺乏保护。因此 ,提高训练水平 ,加强医务监督 ,重视对急性损伤的及时处理是减少创伤发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武术散打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散打是以击中摔倒对方为目的,对抗性极强的运动项目。运动损伤的发生率很高。旨为探索散打运动常见损伤的发病规律及其防预措施,通过对广州市警校散打队进行了调查,调查分析表明;武术散打运动创伤符合一般运动创伤的特点、常见损伤与专项技术特点密切相关,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是预防运动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柔道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调查与治疗方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32名青少年运动员损伤调查分析,显示柔道运动员损伤发生率较高,以膝、踝、腰、手腕部位为多。膝、踝、腰、手腕损伤与本项目运动特点有关。本文旨在通过对运动损伤部位分析,以及不同性质的运动损伤治疗方法总结,提出针对青少年柔道运动员日常训练的合理化建议,以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短跑运动员膝踝部损伤与安全防范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7名短距离跑跳田径运动员进行为期1年的医务监督和伤病诊治,并作病例分析。发现,在118例损伤中,膝踝部损伤占46.61%。损伤还涉及肌腱及其附属组织、韧带、肌筋膜、软骨等结构。90%以上为轻度损伤,患病率无显著性性别异。85.45%的膝、踝部损伤发生在身体训练和专项辅助训练中。认为,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膝、踝部损伤,总体上是身体条件与训练不相适应的结果。某侧肢体的损伤与不同专项技术特点中度相关,高强度训练比大运动量训练更能导致慢性损伤的发生和加重。对技术动作与训练、训练密度与节奏、训练计划与安排做出安全评价与监督,这对于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运动员是尤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不同层次足球运动参与者运动损伤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调查了4类人群(青少年运动员、中学生、大学生和体育专业学生)足球运动损伤的一般情况,结合相关献,通过比较,探讨不同水平的足球运动参与运动损伤的特点与一般规律。显示:足球运动损伤多发于足踝、膝和大腿等部位,专业化程度低的参与足踝更容易受伤;扭伤、挫伤、拉伤和擦伤是足球运动损伤的4大类型,专业队员挫伤最多见,一般参与更容易发生扭伤和擦伤;一般足球运动参与缺乏有效的足球运动损伤防治知识。认为足球运动损伤的发生往往是多因素引起,建议加强损伤原因的综合分析,特别是损伤心理学分析。  相似文献   

13.
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广州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系62名羽毛球专修大学生进行了运动损伤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受试者运动损伤情况严重,总体损伤率达到91.67%,人均损伤次数1.75次;常见损伤部位依次为:踝关节(24.76%)、膝关节(23.81%)、肘关节(19.05%)、腰部(12.38%)、肩关节(11.43%)、腕关节(6.67%)、眼部(1.90%);损伤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准备活动不合理、技术动作错误、违背运动原则、身体状态不佳等。  相似文献   

14.
旨在调查运动损伤与训练年限的关系。对广东女子手球队员的运动损伤调查,发现参加训练的访3年及7年以上的老队员,其损伤的发生率较高;训练年限与急性损伤成反比,与慢性损伤成正比;发生损伤部位的前三位为踝关节(25%)、手指(21%)和膝关节(17%)。对刚参加专项训练的队员,严格控制一般素质调练与专项训练的转移,规范技术动作,对微细损伤及时处理,是减少运动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优秀毽球运动员运动损伤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6年福建省第六届少数民族运动会毽球比赛的56名男女优秀毽球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福建省优秀男子毽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率为87.1%,福建省优秀女子毽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率为84.0%,损伤率与技术运动运用不合理、准备活动不充分、场地器材等因素有关。常见损伤类型有韧带损伤(43.8%)、关节损伤(31.3%)、肌肉损伤(24.9%),损伤部位以大腿、膝部、足踝部、腰、小腿比较多见。结合毽球运动特点就导致损伤原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提出了预防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U-15男子足球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及防治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年12月-2005年3月,17支全国甲级足球俱乐的U-15男子足球队在广西梧州冬训期间,我们对这17支U-15年龄阶段的男足运动队共326名运动员进行了运动损伤调查.结果表明:运动损伤277人,发生率为84.97%.其中踝关节、膝关节和腰部损伤最为严重,其发生率分别为31.22%、20.61%和13.52%.并对其病因、病程、损伤种类、损伤环境及治疗方法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分析,并根据损伤调查结果提出了防治运动损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怀化学院乒乓球专项课运动损伤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乒乓球专项课运动损伤情况较严重,发生率达70%;发生运动损伤的部位依次是肩关节、腰部、膝关节、踝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导致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是:训练水平不足、准备活动不充分、疲劳堆积、身体素质差。针对损伤原因,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高校足球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高校足球运动是高校众多体育活动中较为普及的一项运动 ,但也是发生运动性伤病的多发项目之一。通过对部分高校学生在足球活动中的损伤调查统计分析 ,在总发病率、伤病的种类、损伤的部位、损伤的季节以及场地、器材、着装、预防与保护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同时为今后的教学、训练、课外活动以及提高全民健身的普及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蹦床运动训练与伤病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蹦床运动 2 0 0 0年正式成为奥运会的比赛项目。我国 1998年才开展竞技蹦床运动。 3年来蹦床运动训练的伤病成为影响训练的顽敌。调查统计材料表明 ,蹦床训练的受伤部位集中在腰椎、踝关节和膝关节等部位。分析认为训练指导思想的偏差、项目特点、转项负迁移以及不科学的训练安排等 ,是造成蹦床训练运动损伤率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