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本文依据认识对象的变化,从认识目的的差异、认识价值取向和认识逻辑方法的不同三个方面比较了邓小平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从一个侧面界说了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创新,并进而揭示了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八大前后毛泽东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科学构想燕补林西北轻工业学院毛泽东不仅从实践到理论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而且还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奠基人。八大前后,面对“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新形势,如何从实际出发,探索...  相似文献   

3.
沿着悠久的历史长河,从空想和谐社会思想的诞生到马克思共产主义理想社会,再到建设中国化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发现和谐不仅仅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实实在在可以创造的现实。在资本主义剥削和压迫下,三大空想主义为马克思的和谐社会主义奠定了基础,同时马克思主义为实现和谐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它引领着我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改造,到现代化的改革开放,一步步为构建现实的和谐社会主义而前进。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必然结果。整合创新是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最鲜明最重要的特征。从整合创新视角系统思考和梳理五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成就,有利于揭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理论逻辑,从而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涵、理论体系及其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的整体性认识。  相似文献   

5.
深陷金融危机泥潭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仅需要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深刻调整,而且还需要苦心维系危机四伏的西方霸权体系。当西方主导的世界发展遇到严重危机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逆势的稳定发展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如今,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不断调整中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了鲜明的发展对比。资本主义的衰落映衬出社会主义日渐强大的感召力。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社会主义事业迎来了复兴发展的良机。  相似文献   

6.
《决议》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加  相似文献   

7.
“一国两制”是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推进祖国统一大业而提出的创造性构想。从蕴酿、提出到付诸实施凝结了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国家民族统一而付出的艰辛思考和探索,继承和发扬了毛泽东思想,史无前例地开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的新篇章。它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创造;是用和平方式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光辉典范;是解决国际争端,稳定世界局势的新创举。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哲学思想一脉相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的建设实践为基础,以有机互动的经济哲学、政治哲学、社会哲学、文化哲学和生态哲学为理论形态,并在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开拓时代眼光、彰显时代精神的过程中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社会主义社会文明高于资本主义社会文明,并通向社会文明的最高阶段共产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0.
处理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价值观、人类文明基本价值的关系,凸显其中国风格和中国特色,是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着力点.  相似文献   

11.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江泽民形成了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两个纲领"相统一的科学论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新策略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即将进入全面社会主义建设的时候,毛泽东适时地提出了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思想,为我们党指明了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方向。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艰难曲折的探索,取得了重大成就,形成了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模式、两类矛盾、发展阶段、基本力量、商品经济等一系列的理论观点,把毛泽东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以邓小平理论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为把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源泉和精神支...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走向现代的马克思主义应该坚持的传统,又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核心价值取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秉持这一传统和取向,就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凝结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由时代发展的现实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一方面,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的思想来源,汲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得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又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的改造,使之更具鲜活生机。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系统、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和灵魂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和哲学基础,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实践基础,以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展开论述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一个包括根基、主干、枝干和枝叶四大部分的有机联系严密统一的逻辑结构。  相似文献   

17.
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定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强调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心内容是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5年后,党的十五大庄严宣布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会议确定把邓小平理论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江泽民同志在报告中指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建国方略前后变化很大,在外交上,从"一边倒"到"两个中间地带"再到"立足第三世界";对待发展资本主义政策、同西方经济交往政策存在从肯定到否定的反复性;而在社会主义建设上,存在从"社会主义改造"到"大跃进"再到"文化大革命"的巨大变迁。从内在动因上看,都是围绕两个价值目标展开的——"维护国家安全"和"加快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同志1956年4月25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这个讲话是一篇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的杰作。当时,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了伟大胜利,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建设也获得了重大成就、即将转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20.
中国已多年使世界感到震惊。众所周知,从70年代末开始,中国就走上了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目标的深刻的改革之路。目前,中国正沿着这条道路迅速向市场经济过渡。然而,他们所走的并不是一条简单的轻易成功的道路。 与“不实行私有化,不把国家公有制变为私有制就不能摆脱危机”这样一种错误论断相反,中国的经验证明: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不能划等号,完全可以建立起在原则上或者讲在实质上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的、日益丰盛的市场经济,完全没有必要为了克服现今的困难而倒退到我们在18—19世纪已经经历过的资本主义模式,尤其是不能把国家引向犯罪猖獗、黑社会势力横行的罪恶渊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