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和现场观察法,对广东省第二届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的特色和比赛成绩进行专业解读,旨照顾众多没有机会参赛的专业学生和专业指导老师、学习了解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趋势、社会需求和比赛整体的概况,更好强化促进各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促进广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学生基本功大赛平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了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 ,进一步推动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与发展 ,检查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 ,促进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展现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精神风貌 ,受教育部委托 ,成都体育学院于11月 3日— 8日承办了 2 0 0 2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大赛。本次大赛是继上海师大、苏州大学承办之后 ,教育部体卫艺司组织的第三届师大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大赛设基本理论知识和运动技术技能两大类共 7个项目的比赛 ,基本理论知识类分为体育理论知识笔试、外语知识竞赛和计算机操作等 3个项目 ,其中 ,计算机…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设计会全面参照领域目标与水平目标选择相应的体育训练项目,虽可实现相应的教学目标,但却易产生相同目标低层次充分的现象。因此,高职院校若想提高体育教学效能,可基于成果导向设计体育课程目标。通过精准确立成果目标、具有层次性的切割成果目标,确保体育课程育人功能的最大化实现。并能够才从中获得新的教学启示,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促使成果目标获得有效实现。基于成果导向,科学拓展体育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4.
2009年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大赛综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大赛是教育部为提高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而打造的每四年一次的品牌赛事,堪称体育教育的"奥运会"。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及数据统计法,对2009年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比赛内容体现了社会对体育教育人才的需求特征;参赛高校比赛结果显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与区域间不平衡的态势;参赛学生知识结构呈现出不均衡的特征;参赛高校竞争优势多元化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5.
本报讯 成都体育学院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 8名学生于 1 999年 1 1月 1 7日——— 2 2日参加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办的 99年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大赛。此次比赛是建国以来体育教育专业比赛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比赛在苏州大学进行 ,参赛学校有来自全国各地的 2 4所大学 ,成都体育学院在与 2 4所大学的紧张角逐中脱颖而出 ,获得一等奖的优异成绩。举办本次比赛的目的是为了落实《面向 2 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进一步推动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与发展 ,促进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展现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精神…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法解释学等方法研究职业体育俱乐部投资者权利问题,目的是为正确处理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与投资者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认为:职业体育俱乐部运营目的包含经济成功和比赛成功2大内容.既要保护职业俱乐部投资者合理的利益诉求,禁止违背市场规律,片面追求比赛成绩的“比赛至上”行为,又要对投资者权利进行必要的制约,防止脱离体育目标而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从伦理学的角度对"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进行新的思考,认为"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本质上是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揭示体育的目的与手段的关系问题:比赛只是体育的手段,其基本目的是实现体育的教育功能,促进道德的完善,发挥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它既包含了体育自身对道德境界的一种追求,同时又承认竞争是体育的本性,但强调...  相似文献   

8.
诺贝特·埃利亚斯的体育社会学研究初始于莱斯特大学时期,他将"体育"这一社会学问题放置在文明化进程中予以研究,并提出"体育化"以模拟近现代社会竞技比赛的历史进程。跟随埃利亚斯考察古希腊时期的竞技比赛及其社会结构,文章指出古代竞技与现代体育并非同源,以文明化进程中暴力相关因素(国家机制及形成过程、暴力垄断的社会控制、暴力的内在化约束、良知等)为线索勾勒出一条连接古希腊奥利匹克竞技——中世纪比武大赛与民间体育——现代体育的文明化链条。同时,从人类学角度,以暴力和武士精神为切入点,进一步廓清埃利亚斯对古希腊竞技比赛和体育运动的分野论证,二者前后分别指向希腊武士和日耳曼武士(中世纪骑士)两种武士类型。而基督教化改革建立了普遍的内在和平性,彻底剥离了暴力作为生活样式的可能性,体育成为第三等级(大众生产者)"制造"和维系武士精神之道德和激情的现代路径。  相似文献   

9.
研究依据:不同国际体育大赛的基本特征;我国选择承办国际体育大赛的目的、任务与基本原则以及不同国际体育大赛在我国推广所处的具体阶段差异与我国体育市场发育水平.认为可将国际体育大赛划分为科技主导型、经济主导型、文化主导型和政府介入型体育赛事,进而探讨了不同主导性质国际体育大赛对促进举办城市发展的作用差异.  相似文献   

10.
摘要:为促进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健康持续发展,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办学水平,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查法对2014年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举办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基本功大赛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集中于队员选拔流程、项目设置、计分方法和评价方式四个方面;2)提出修正选拔主体、更改参赛名单确定日期;增加体育英语、教育学、教师职业道德、裁判能力、说课问答等比赛项目;加大专业理论和基本技术分值;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深化评价功能等改革架构。  相似文献   

11.
对我院体育现状及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多学科理论知识与方法,对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体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新的思考,提出了学院体育改革必须顺应时代需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拓宽思路,有重点的改善体育教学设施和条件;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适应现代社会需要;强化目标管理,认真开展课程评估;重视题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试论现代体育的现状及其在21世纪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2l世纪体育的发展进行了探讨。竞技体育将会继续追求更高、更新、更快、更难、更准、更强的目标;竞技体育产业化进程会加快并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枝产业之一。体育作为一种健身手段将成为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呈现出科学化、信息化、终身化的趋势;体育科学研究和现代科学技术对现代体育的发展将起着越来越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一个年级的部分学生,从入学到高年级的心血管系统机能和身体素质连续三年的追踪测试调查,分析学生自身的体质变化状况,为改革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和大学高年级学生开设体育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由于现代社会的进步以及大学生思想开放,活泼好动,接受新事物快等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常常在体育课中产生种种积极或消极的心理状态,这将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的高低,所以体育教师对学生的心态应积极加以引导,使其沿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文章阐述了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心态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引导方法。  相似文献   

15.
试论高校体育专项课教学的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体育专项课教学的改革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形式。这项改革在体育教育观念的转变,满足个性教育的时代要求,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技能、习惯和意志品质,优化高校体育资源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认识这些优势不仅有助于我们发现高校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更有助于我们构建科学的高校体育教育理论和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6.
高校体育社区服务功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问法,对我国社区体育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从中找出制约社区体育发展的因素,并制定了高校体育实施社区服务功能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当今学校体育中的几个理论与实践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大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连续20多年呈下降趋势,学校体育难辞其咎。体育新课程标准的推行从立论、理论准备,到实验、推广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造成了不良后果。对健康与体质、兴趣的迎合与培养、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等关系做了理论澄清,对竞技体育进入学校,学校体育中体现国家意志等问题做了理论说明。  相似文献   

18.
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应适应健康新观念,教学目的从增强体质向增进学生健康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转化。针对高校体育教育内涵、体育意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班次分体系等方面进行理论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论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结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健身体育、竞技体育、保健体育结构 ,知识、方法、技术结构以及不同学段层次性结构进行了研究 ,旨在从新的视角探讨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结构 ,防止在体育教学改革中 ,对体育认识的片面性、单一化 ,影响学校体育整体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摘要:运用结构功能理论和时空观理论,分析高校体育系统各要素的结构与功能,从宏观层面着眼于整个高校体育的系统,构建基于“大体育观”的普通高校体育四位一体——互联、互通、互动、互认的生态模式。研究认为,体育课主导体育规律认知与智力支持的功能;体育社团主导运动体验,提升身体素质的功能;运动会与体育节主导参与体验,繁荣校园文化的功能。该模式突出大学生主体地位与体质健康主体,摈弃学科课程观的片面性,倡导做强高校体育各要素的核心功能,拓展传统高校体育理念中的时空范畴,形成体系多元互联、互通、互动、互认,从体验与约束的角度重新审视大学生的体育参与动机,为扭转高校体育学生体质持续下滑困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