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失落——保定莲池书院个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定莲池书院是清代著名的省级书院,一度成为北方学术中心之一以及南方桐城派学术传播重镇.由于清政府的特别关注以及近代教育家吴汝纶为代表的一批名师主讲书院,莲池书院在义理词章的旧学教育、实学实用的教育调整中独领风骚,人才辈出;而且在新旧博弈,西学导入,新式教育代替传统教育的冲突、转型与改革、突变中也翘楚同类书院,引领晚清官立书院之潮流.但是,由于特殊的社会历史形势以及桐城派思想未能有效突破传统学术结构框架而实现现代转换,致使莲池书院走向衰废,无力在改书院为学堂的进程中实现现代性再生,成为晚清书院近代转型中飘摇零落的一个典型个案.  相似文献   

2.
宋元明清时期许多君主以各种方式重视、支持书院,对书院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动机和目的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弥补体制内教育系统的不足,满足人才培养需要;二、表明对儒学的尊崇以及对儒家所倡导、宣扬的伦理道德原则与治国理念的认同;三、通过支持书院而对书院产生影响或介入书院内部事务,从而影响书院的发展方向甚至改变书院的性质,最终将书院纳入官方的意识形态控制网络之中。  相似文献   

3.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为适应科举考试需要而形成的集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教育机构。保定莲池书院是第四任直隶总督李卫所创办的官立书院,其教育目标定位于为科举考试服务,从而造就了众多封建官僚,培养出一大批文人学者。但随着科举制的废除,书院制度推陈出新,提倡自由讲学,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重视学术交流与争鸣,为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现代教育的改革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资源。这些因素或成分不仅有教育历史价值,更有其超越时空限制在现代教育语境下的现实意义。而且在文化传播与人才培养、文化遗产保护、爱国主义教育、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中亦可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高校实用主义教学背景下,大学重功用、轻人文的现象比较突出.书院制对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实现大学立德树人目标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相关文献探讨,梳理了中西方书院的发展历程,对现代书院文化的内涵和属性进行界定,指出现代书院文化建设中存在双院职能定位难、文化氛围不浓厚、文化特色不鲜明、导师作用难发挥等问题.基于泉州职业技术大学书院文化建设经验提出依托五大书院、借助五大实践和四个体系等措施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5.
"国学热"在当下已成为热门话题",国学"的定义可分为广义与狭义,狭义上的"国学"专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并涵盖后期各朝代的各类文化学术,文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北宋以来书院作为一种主要的文化教育机构并发展为制度,核心精神体现在以《白鹿洞书院揭示》为代表的众多学规中,《白鹿洞书院揭示》中的五个治学角度对当下国学教育仍具备指导意义,但应有选择地吸收,有发展地弘扬。就书院的兴废和《白鹿洞书院揭示》同当下"国学热"关系两个角度对《白鹿洞书院揭示》关系探究,在把握住书院教育的核心精神之后同当下的国学教育进行对比,进而根据当下时代特征对《白鹿洞书院揭示》中的教育精神进行探讨性的批判继承,以实现古为今用。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所定型化并为后世广泛引用传播的书院精神同当下国学教育的核心思想应当是血脉相通的",国学"不能只"热"一阵子,应长久地"热"下去。  相似文献   

6.
封龙山是古代石家庄地区著名的文化名山,自汉唐至明清,封龙山书院林立,其书院教育颇具特色.尤其是知名教育家主持或主讲书院,造就了封龙山书院教育卓越的办学成效,从中展现出书院教育个案历史阶段性的内容及特色.  相似文献   

7.
书院自诞生以来,几乎贯穿于我国整个封建社会的始终,对古代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具有特殊的历史作用和现代价值。在后现代主义思想盛行的教育背景下,我国传统的书院教育模式在当代仍然具有显著的特色和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书院产生于唐代,它源于私人治学的书斋与官府整理典籍的衙门,即书院有官府和民间两大源头.宋代是书院作为一种教育制度的形成和兴盛期,南宋则是书院管理体制得以确立的重要时期.南宋理学家和书院结为一体,赋予书院更多的学术教育理念,使书院承担起研究学术、发展教育、推行教化的重任,其管理亦借鉴官方学校、禅林精舍、道家清规,形成各种制度.  相似文献   

9.
百泉书院是河南的著名书院之一,在宋末明初和明末清初曾为全国的教育中心,著名学者邵雍、姚枢、许衡、孙奇逢曾任教于此。然而现在的百泉书院只剩下破败的旧址,落寞凄凉,无人问津。中原经济区规划提出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区,为百泉书院传承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在此背景下,让百泉书院重回荣光,延续中断的人文余脉,实现书院文化的复兴,是当代河南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书院制越来越多地在高校中得到实践并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通过调研,发现由于书院制改革过程的逻辑必然、书院制理念与现实执行的鸿沟、书院投入与学生期望的割裂等原因,学生对书院满意度有待提升。为此,高校应探索本土化模式,形成精神内核,同时增强师生双向互动,完善制度建设,从书院整体、内涵建设、师资力量和服务质量等方面提升学生对书院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中原大战后,冯玉祥控制汾阳军校,有炮兵团和手枪团也听其指挥。受察哈尔抗战失败影响,丢掉所有本钱,除自身的卫队外成了光杆司令。察哈尔抗战期间,冯玉祥能影响的旧部多为原西北军将领,地方实力派旧部将领未响应察哈尔抗战。其下野后,吉鸿昌未听其命令,原所倚重的汾阳军校师生,亦未完全按其指示听从宋哲元收编。福建事变期间,冯玉祥积极参与,但各旧部无一人出兵响应,使其认识到各旧部将领皆不可倚重。这时,冯玉祥的政治威望下降到谷底。  相似文献   

12.
唐朝名臣李渤的籍贯史传失载,一般认为是洛阳人。出仕前他隐居庐山,事迹模糊。通过考察,李渤实际上是成纪人,在庐山隐居至少有六年之久。  相似文献   

13.
杨善洲同志是党和国家地方领导干部的楷模,他一生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退休以后,杨善洲同志仍然为地方建设发挥余热,勤劳节俭,体现了退休党员干部对党的事业不遗余力的支持,对国家发展贡献一生的豪情,对家乡建设的绵薄之力,对个人生活的两袖清风。  相似文献   

14.
人们对书院的界定直接影响着一地书院数量的考证。池州历史上一切真实存在过的书院,无论其官办或是私办,抑或是个人隐居读书之处,对池州区域文化均产生较大影响,也为池州建设历史文化名城提供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5.
书院是中国古代的特有的教育形式,而导师制最早实行是在西方,文章通过将书院教育精神与导师制中的师生关系的构建联系起来,从书院教育中得到启发,对于更好地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16.
小说《社戏》以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再现了劳动人民纯朴、无私、善良和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表达了鲁迅先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17.
为纪念文学巨匠、人民作家梁斌诞辰100周年,2014年4月12日在先生的故里蠡县举办了梁斌文学研讨会,各位作家和评论家从不同角度对梁斌先生磊落的为人、高尚的文品以及其作品的文化意蕴、艺术魅力及创作经验等重大成就进行了研讨,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深切怀念这位在当代文学史中成就不朽经典的人民作家。  相似文献   

18.
崔氏曾是历史上的一个显赫士族,初唐时的崔湜、崔液、崔澄三兄弟皆有文才,以文翰居要官。兄弟三人性情不同,人生命运也不同。崔湜热衷于功名利禄,早年在政治漩涡中获得成功,最终以失败告终,一生辉煌而又短暂。崔液诗人气质最为突出,因崔湜失败而被贬。崔澄为人谨慎理智,深得玄宗信任,终身富贵。虽然他们早年离家,长期生活在异乡,但在他们游历、为官以及被贬黜时作的诗歌当中,都有着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表现出浓厚的流浪意识。这些诗歌真挚而动人,在初唐诗坛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19.
2011年6月22日,云南省与保山市的社科专家、学者聚集一堂,首次在杨善洲书记的家乡——保山市施甸县召开"杨善洲精神研讨会",与会者对杨善洲精神的提出与形成、杨善洲精神的内涵及特征、杨善洲精神的时代价值等主要问题进行研讨,并取得了一些初步的研究成果。梳理与会专家的主要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的几个问题,以期使杨善洲精神的研究更全面、更深刻、更科学。  相似文献   

20.
嵩阳书院是北宋时期的四大书院之一,得到宋代朝廷的大力支持,因其风景优美,区位优越,作用独特,吸引了众多鸿儒硕学前来传道授业。书院名师在阐释传统儒家经典的同时,注重构建新型理学义理,践行儒家伦理道德,形成一套开门教学、笃行结合、寓乐于教的独特教学方法,使嵩阳书院的讲学制度逐渐走向成熟,在传道和育人方面呈现出良好的效果,培养了一批优秀之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