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童奚 《阅读》2014,(7):F0003-F0003
1981年7月20日,原邮电部发行《庐山》特种邮票一套,全套7枚。 庐山,又名匡山、匡庐,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内,是世界级名山。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与鸡公山、莫干山、北戴河并称四大避暑胜地。庐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遍布名胜古迹。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名人志士在此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墨迹和脍(kuai)炙(zhì)人口的篇章,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苏轼的《题西林壁》等等。  相似文献   

2.
瀑布之最     
叶娟 《阅读》2013,(27):15-16
学完课文《黄果树瀑布》后,同学们一定想知道中国还有哪些瀑布吧?下面请小书虫给大家介绍介绍吧!1.最诗意的瀑布——庐山瀑布庐山瀑布历史悠久,历代诸多文人骚客在此赋诗题词,赞颂其壮观雄伟。最有名的自然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已成千古绝唱。庐山瀑布最著名的应数三叠泉,被称为庐山第一奇观,旧有"未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说。三叠泉瀑布之水,自大月山流出,缓慢  相似文献   

3.
这个“角度”可不是“瞎子摸象”各有自己心目中的“象”的那个角度。每个角度都是一个系统、一个整体。“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这首著名的关于庐山的诗 ,前两句讲的是从不同角度对庐山的观赏 ,都是对庐山美的欣赏 ;后两句则是慨叹 ,因限于角度而很难同时全面饱览庐山的美 ,还包含了“旁观者清 ,当局者迷”的隐喻。仅就前两句来说 ,不管你横看是岭也好 ,他人侧看成峰也罢 ,他们面对的都是同一个庐山。同一个庐山 ,不同的人出于不同实践需要 ,他们各自观察和研究的角度会各不相同。例如 ,…  相似文献   

4.
马致远的《西华山陈抟高卧》是隐居乐道剧的典范之作,剧作以道教宗师陈抟为主人公,演绎陈抟隐居避乱,借算卦之机指明赵匡胤有帝王之命,赵匡胤称帝之后请陈抟入朝享受荣华富贵,陈抟坚拒,汝南王郑恩以美食和美女相诱,陈抟亦不为所动,后陈抟返回西华山隐居修道。隐居乐道剧《西华山陈抟高卧》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陈抟的政治理想和人生追求,体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理想化政治的追求:对明君贤臣的渴求、对个体生命自由的向往,这也是儒家身国共治理念深刻的艺术化展现。  相似文献   

5.
胡伟杰 《阅读》2015,(11):24
我曾震撼于泰山的巍峨,也曾感叹于黄山的壮观,但更陶醉于那美丽的庐山三叠泉,那是我见过的最美的一道风景。我们来到庐山三叠泉景区,沿着山间石径前行,环眺四周,两面是蜿蜒起伏的山峦,山上的树郁郁葱葱,松树抽出了新芽,青翠欲滴,谷底还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越往里走,雾越大,它从山谷里"水漫金山"似的涌上来。庐山上一座座山峰像小岛一样在雾的海洋里若隐若现,一会儿整个庐山便笼罩在浓雾之中了……远处渐渐地传来了一阵阵"哗哗"的水声,我心想:马上就要到三叠  相似文献   

6.
保定古莲花池是我国最古老的园林之一,清代曾以莲池书院、皇帝行宫而闻名.园内今藏有历代碑石 200余通,王阳明诗碑是最有价值碑石之一.关于该诗的创作地点,有说作于安徽九华山,有说作于江西庐山,各种版本书籍说法不一.经过考订,认为该诗作于江西庐山.  相似文献   

7.
隐居九华山的名士既有费冠卿、王季文等弃官而隐者,也有如杜荀鹤等隐而为官者,还有张乔、许裳等因战争结束官场生活而隐者.隐居生活丰富了这些知识分子的艺术情感,隐士们在隐逸中创作的灿烂艺术又使得九华山更具丰厚的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8.
目前,鬼谷子隐居授徒之地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信史《史记》告诉我们,鬼谷子隐忧授徒之地在齐国。今之山东境内与鬼谷子相联系的地方有三处,从历代方志考证、遗迹遗存、民间传说等方面考证,鬼谷子隐居授徒之地在淄博的梓撞山最为可信。  相似文献   

9.
庐山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气候条件为其成为宗教名山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以庐山北部为例,分析典型佛教、道教、基督教、藏传佛教建筑的分布特点。借助ArcGIS的分析工具,对宗教建筑的整体分布进行一定的空间分析。  相似文献   

10.
敦煌俗文学里有一类是以散叙为主的通俗小说,实质上就是话本,但多数是说话人所抄的提纲式的底本.唐代早有“说话”这一项文娱活动.当时讲李娃故事的就称作《一枝花话》,见于元稹诗的附注.敦煌写卷中有一篇《庐山远公话》,明确地题作“话”,无疑是现存话本的早期形态.讲的是梁朝高僧慧远的故事,不过和《高僧传》里所记慧远事迹大不相同了.《远公话》铺叙了远公的许多神奇事迹,最奇特的是远公在庐山修行,遇到以白庄为首的一伙强盗,把远公掳去为奴.随后白庄又以五百贯钱的身价把远公卖给东都崔相公为奴.远公在崔相公家勤苦劳动,还给他们家里人讲《涅槃经》,感动了崔夫人及众家人.这时远公的徒孙道安来东都说法,远公请求去和他比赛讲解经义,问倒了道安,才说出自己原来是远公,因为前世替崔相公的前身作保,欠了白庄的前身五百贯钱没还,所以现世要给白庄作奴还债.于是崔相公奏报皇帝,迎接远公入宫供养.最后又回到庐山,归依上界.这个故事虽然宣扬佛法,然而正统的僧人并不承认它是事实.元代僧人普度在《庐山莲宗宝鉴》中指出《庐山成道记》有七处不合事实的地方,正和《庐山远公话》相同,可见这个话本只是一种通俗小说,而且直到元代还在流传不衰.  相似文献   

11.
汤华泉 《池州学院学报》2011,25(2):15-20,84
古今不少学者在李白年谱和李白诗文笺注中给李白一些作品作了编年,特别是詹锳还撰写出了编年专著《李白诗文系年》,确定了李白在安徽写作的大部分诗文的时地。但是各家也都有一些疏漏,在时间、地点上颇有出入。本文在全面研读李白作品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李白在安徽所写诗文的时地重新进行了编定。  相似文献   

12.
吴汝纶虽长期在外仕官讲学,但却时刻心系家乡教育。他为创办安徽古学书院劝捐,建议家乡改书院设学堂,驳斥省城救生局提拨白鹤峰书院租息收入,反对劣绅霸占白鹤峰书院新涨洲地,亲手创办桐城学堂。  相似文献   

13.
崔氏曾是历史上的一个显赫士族,初唐时的崔湜、崔液、崔澄三兄弟皆有文才,以文翰居要官。兄弟三人性情不同,人生命运也不同。崔湜热衷于功名利禄,早年在政治漩涡中获得成功,最终以失败告终,一生辉煌而又短暂。崔液诗人气质最为突出,因崔湜失败而被贬。崔澄为人谨慎理智,深得玄宗信任,终身富贵。虽然他们早年离家,长期生活在异乡,但在他们游历、为官以及被贬黜时作的诗歌当中,都有着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表现出浓厚的流浪意识。这些诗歌真挚而动人,在初唐诗坛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14.
2011年6月22日,云南省与保山市的社科专家、学者聚集一堂,首次在杨善洲书记的家乡——保山市施甸县召开"杨善洲精神研讨会",与会者对杨善洲精神的提出与形成、杨善洲精神的内涵及特征、杨善洲精神的时代价值等主要问题进行研讨,并取得了一些初步的研究成果。梳理与会专家的主要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的几个问题,以期使杨善洲精神的研究更全面、更深刻、更科学。  相似文献   

15.
以安禄山圣武年号纪年存留下来的墓志全国只有数方,马凌虚墓志是其中之一,蕴含了有关安禄山叛乱时期的一些历史信息,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考释以马凌虚墓志为中心,参以史籍和其他墓志材料,对李史鱼、独孤问俗在安禄山叛乱过程中对李唐王朝的政治态度及独孤问俗与马凌虚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观察统计等方法对第19届羽毛球世锦赛男子单打运动员林丹和李宗伟决赛技战术进行统计,分析当今世界优秀男子单打比赛的特点及技战术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林丹后场球进攻能力明显强于李宗伟,扣杀球和高远球得分均占上风,在多拍对抗中林丹与以往的比赛不同,本场比赛多拍对抗占据优势,为比赛最终胜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而李宗伟的前场球得分能力和得分手段略胜林丹。为此,在伦敦奥运会最后备战期中继续加强林丹后场进攻能力训练的同时需重视网前球和多拍得分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李白的人才意识是“李白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反映出李白的人才观和价值取向。李白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终与安社稷”、“谈笑安黎元”,是其一生执著的追求。然而,诗人美好的愿望却被黑暗的现实击得粉碎.他的远大理想始终难以实现。怀才不遇的痛苦,一直折磨着李白;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无奈,长期困扰着李白。因而,李白对人才问题特别敏感,其人才意识亦格外强烈。李白的人才意识,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期盼知音的意识;二是惜才爱才的意识。  相似文献   

18.
杨善洲同志是党和国家地方领导干部的楷模,他一生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退休以后,杨善洲同志仍然为地方建设发挥余热,勤劳节俭,体现了退休党员干部对党的事业不遗余力的支持,对国家发展贡献一生的豪情,对家乡建设的绵薄之力,对个人生活的两袖清风。  相似文献   

19.
“一二·一”运动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人民的一次民主爱国运动,在这次运动中,人员死伤惨重。关于此次惨案责任追究,笔者认为李宗黄虽然获得国民党当局的认可与支持,但其才是此次惨案的直接制造者。惨案的发生,与李宗黄强硬的军人作风,急功近利的心态、在一二·一运动中激烈的行动关系甚大。而在去李宗黄斗争中,各方对李宗黄的处置产生了巨大的争议,但由于李宗黄始终受到蒋介石的保护,其虽被调离昆明,却没有受到行政处罚,最后反而得以升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