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有人说,电影的核心意义是表达出导演对于审美的直接观念,但笔者认为,导演所营造的乌托邦世界其实也就是某一人群心中某一空间的整体投影。因此电影文学既是导演的美学表达,也是观众的美学对应。文章本着研究世界电影文学的最宏观目的,通过比对中外电影文学中美学思想的差异和中外电影审美观,分别描绘了中外电影文学的美学特征,望文章内容可为读者起到一些文学剖析层面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匮乏的当代中国影坛,贾樟柯独特的电影风格给予了广大观众最真实的体验。本文将从贾樟柯与其电影作品的纪实风格、作品中的纪实美学特征以及作品中的人文意蕴这三个方面,对其电影的纪实美学特征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3.
"暴力美学"是由"暴力"与"美学"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词汇相结合、经由纯粹趣味的追求演变成的一种电影风格和形式体系。作为一种美学主张,暴力美学消解了观众对暴力的恐惧,提供给观众特殊的形式感,承载着伦理与教化,折射出了现代人的生存状态。本文以暴力美学为切入点,探讨东西方暴力电影在场景铺排、艺术展示和表现方式上风格迥异的美学表达,通过对东西方电影中暴力美学运用进行比较,审视并深度挖掘电影中暴力美学的内涵和意蕴。  相似文献   

4.
从20世纪80年代起,暴力美学开始频繁地出现于一些电影作品中,作为一种新的电影创作风格和手法,本文从其概念、产生的时代背景、产生的心理原因和社会原因、三位大师的风格以及其对观众产生的审美心理等几个方面对于这个新事物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电影《邻居》的重新读解,分析八十年代被引入中国的巴赞电影美学理论在指导创作中的误差:并不是运用了巴赞的纪实美学理论就等于是现实主义的创作,同时长镜头也不全部代表巴赞的纪实美学。当时电影界急于寻找新的理论来对抗电影创作的虚假现象,因而还没有全面准确地理解巴赞的纪实美学理论就直接套用,造成对巴赞理论的误读。  相似文献   

6.
自电影进入中国并开始商业性放映之后,由于其放映规模和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各阶层要求加强电影检查的呼声渐起。1927年国民党上台当政,频繁的颁布各种电影检查条例,力图通过社会传播功能来宣传国民政府的方针政策和思想,通过电影检查建构对三民主义一元意识形态之尊奉和“党治”下的民族国家之认同,为其电影检查打上了鲜明的“党”的印记。  相似文献   

7.
电影与文学的关系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美学课题,其实践性就体现在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上。电影离不开文学,作为艺术表现形式,二者既有共通性,又有差异性。社会文化语境的变迁对文学创作和电影改编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商业化是电影自身的特性,注重题材的选择,强化观赏效果,制造"题材"卖点,倾向于故事情节叙述,都是电影商业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汉斯立克是奥地利音乐美学家,音乐评论家.在他的音乐美学论文<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的修改刍议>中就什么是音乐,或者说什么是音乐的本质提出了他的观点,他的音乐形式概念以及音乐的情感效果和社会含义,形成了他的形式主义美学思想,建立了自律论的美学体系.这不仅对欧洲现代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中国现代音乐美学理论和实践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魏晋时代,是玄学唱主旋律的时代,是高扬人性的时代。玄学作为一种社会哲学思潮,在二百多年的发展演进中,对中国美学的勃兴和繁荣,提供了理论的基石和心灵的土壤,对中国美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催生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译论的基础就是美学。与普通的文学作品不同,绘本有其独特的美学特质和审美功能。迪士尼电影双语绘本《疯狂动物城》通过精美的图画和通俗易懂的文字,使儿童在轻松的氛围下提高双语阅读能力,受到了众多读者的青睐。以英语绘本的翻译审美为出发点,对《疯狂动物城》图文视觉和文本语言两个层面的审美再现进行了分析和鉴赏,以期对双语电影绘本翻译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时期,以陪都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战文化运动。在电影艺术界,电影工作者走出摄影棚,走到前线和民众中去,进行抗日新闻纪录片和故事片的拍摄。在战时体制下,大后方抗战电影呈现出鲜明的纪实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学界形成了关于实践存在论美学的论争。实践存在论美学的提出源于对当代中国实践美学的反思,而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存在论维度对于突破现有实践美学的理论局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立足于中国当代美学的独特语境,实践存在论美学在马克思的存在论这一新的理论视域中提出并思考了当前美学可能的突破之途,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美学、现代美学的多重学术追求。  相似文献   

13.
生态美学,从广义方面说,即是生态文明时代的美学,应从大历史观着眼,从经济与社会、哲学与美学转型的视角认识这种转型的必然性;从狭义方面说,生态美学是当代的自然生态美学,不同于人化自然的实践美学,关注的是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共生之美。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表现为“生生美学”。  相似文献   

14.
从实践、生命走向生态——新时期中国美学的理论进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90年代,中国当代美学在实践本体论之后提出了生命本体论的构想。至此,对于美学的人学研究,分别以对主体性和个体性的强调形成了一个相互补充的框架。但是,在当代生态问题越来越严峻的背景下,这两种“人学化的美学”明显因其强烈的人类自我中心主义色彩而显得狭隘——它们更多地关注人的主体地位和人的当下生存,而对人与自然之间怎样和谐共存的问题、以及自然本身审美价值独立性的问题,却没能作出令人信服的理论阐释。据此,确立万物皆有生命的观念,承认万物各有其主体性,是形成新型人、物关系的前提,也是生态美学对实践美学和生命美学进行新一轮超越的理论基点。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环境美学理论建构大致经历了从20世纪80年代“人化的自然”美学和90年代以环境美为核心的环境美学萌芽期,到21世纪初以来主要借鉴西方理论的环境美学学科初创期的发展轨迹,并取得了一系列丰富的研究成果,这期间还发展出了生态美学的范畴。但无论环境美学还是生态美学,它们主要还停留在形而上的理论建构层面,与当下我国社会发展中生态与环境的美学实践之间还有一定的距离,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美学(生态美学)话语体系尚在融合创新过程中。因此,需要立足于新时代语境下中国本土文化及当下鲜活的环境美学实践,对中国环境美学理论建构中的一些问题加以反思,并提出进一步发展的诉求。  相似文献   

16.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关学的核心理论范畴。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立场上,李泽厚把康德的先验主体性和马克思的实践主体性结合起来,主张美是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统一,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关学的理论研究。众多盼当代美学研究者在李泽厚的研究基础上,致力于“新实践美学”、“后实践关学”的理论探索,既展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超越精神,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理论的发展衍变。其思想争辩过程对中国当代美学的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智慧美学是在知识和技术基础上用智慧观察世界的又一种生活方式和生命艺术,是对被亚里士多德尤其笛卡尔等人丢失了的古希腊美学、中国儒释道美学和古印度美学关注智慧精神而不是探索真理乃至概念范畴和知识谱系的美学传统的一种重新发现与自觉回归;是以发明平等不二本心及其所蕴含的自由、包容和平等的文化精神,从根本上解决偏执于二元论思维模式的西方美学所面临的鼠首两端、游移不定的诸多困惑和尴尬,及"美是难的"等美学难题的主要方式和途径;是重新发现、提炼和总结包括中国乃至东方美学、西方美学在内的人类一切美学理论资源及其智慧,对真正勘破二元分别和取舍,赢得人类本心真如状态的自然呈现与事物本真状态的自行裸露的生活方式和生命艺术的表彰和呼唤。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美学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世纪之交,中国美学在其主流上呈现出了三个最为明显的发展趋势:一是哲学美学的重建.美学本体论重新成为关注和思考的焦点,集中地体现出了中国美学从泛化性的徘徊向纵深性的开掘进取发展的趋势;二是人文精神的高扬,美学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重新界定,标示着美学从自然本体沦、社会本体论向以人文精神为其恨基的人学本体论转换的趋势;三是个体主体性的彰显.从人的社会整体的主体性向人的个体主体性进一步深入的发展趋势,则使中国当代美学显示出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关怀的深度和与现代化的时代精神紧密呼应的生机活力。  相似文献   

19.
美学的生态学时代:问题与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美学的生态学时代的来临 ,已经为多种文化表征的出现所决定 ,也由此呈现出深刻而又丰富的问题性。作为一种崭新的理论型态 ,生态美学的深刻性首先在于它所拥有的价值立场与理论向度 ,它是从一种新的存在观的高度思考人与世界之间的审美关系 ;生态美学所显示的问题性 ,还体现了从本体构成方面对美学学科的深刻改造与整合 ,有利于维护美学的完整性 ;另外 ,生态美学是从“尊重”、“爱护”与“亲和”的立场上去建构人类多种关系状态 ,这对重建美学的存在论根基及诗性智慧、促进美学学科的健康发展等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充满智慧的学科。古往今来,由于许多美学家习惯于吸收和融合全部美学命题,建构普泛的知识谱系,不仅致使美学丧失了整合资源的能力,“缺乏对西方美学、中国美学和印度美学三大理论资源的有效整合,缺乏构建世界美学新格局的襟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