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武术对练作为竞技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武术文化传承与传播的使命。但竞技武术对练中常出现“拳不触体”“等人”“等招”的问题,成为竞技武术对练发展的阻碍。以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逻辑分析法,结合竞赛和武打编排经验,对竞技武术对练创编问题进行研究,旨在促进竞技武术对练项目的良性发展。认为,竞技武术对练创编应贯穿“为什么”话语,解决拆招与喂招的逻辑关系,可借鉴武打电影“角色塑造”“拳拳到肉”“情景设定”等演绎方法,实现“以假为真”的武术对练。  相似文献   

2.
摘要:由于受到视觉文化时代感性审美的影响,当代武术出现了极端化的发展倾向。为了更好地促进当代武术的发展,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武术的“传统与时尚”“技击与艺术”“文化与物化”等多维二元关系进行了重新厘定。认为:只有坚持武术的传统并且使之与时代特征相融合才能体现出武术传统的与时俱进性,才能被社会大众广泛认可;只有抓住武术的技击本质并通过多种艺术化形式表达出来才能满足全球不同地域异质文化受众的审美需求;只有认同武术的文化价值并且积极的通过“物化”方式进行全球化传播才能将武术发扬光大,才能增强武术的国际影响力和文化竞争力。站在“国际化”的高度,以“大武术观”的理念视野,对武术的继承与创新或曰武术的“变”“常”问题的理性探讨,为武术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摘要:武术对提升青少年体质与文化自信有积极作用,是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是让我们的文运、文脉在国民中生根发芽、传承弘扬的载体和助力器。为解决武术传承、传播、发展问题,解码武术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初关联,主要运用文献研究、专家访谈、发生学等研究方法,对武术的产生、发展源动力进行探寻。研究认为:1)武术发展动力的原初关联是军事、强力之事;武举制度的长期存在,助推武术发展、壮大,促进社会“尚武”风气的形成;宋明理学加速了武术的“文化负载”,艺术化是武术发展走向使然,强身自卫是武术发展的时代索然。2)武术克敌制胜的哲学基石是刚柔思想、思维指南是“中和”范式、“轴心时代”是流派思想的原点。3)从基因学视角看,制胜是武术DNA的“启动子”,克敌的“执两用中”思维范式是武术DNA的“σ因子”,二者管控着武术的发展走向。武术源动力的概念厘清对于武术传承、传播和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摘要:学校作为中国武术文化传承的重要场域,一直备受学者关注。本文以我国学校武术教育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历史研究法等探源我国学校武术教育的形成模式,梳理学校武术教育百年的演进逻辑,并对学校武术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学理上的反思,以期为今后学校武术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提供借鉴。研究认为:我国学校武术教育是一种“后发内生”的发展模式;其百年的演进逻辑表现为:从“武体分离”到“以武入体”的“体育化”演进;从“强种卫国”到“文化传承”的民族主义演进;从“由拳入操”到“段位入校”的“套路化”演进;从“以武强身”到“武以成人”的“身体化”演进。学校武术教育“体育化”的发展逻辑使其丧失了自主性独立发展的生存空间;学校武术教育“套路化”演进消解了武术作为传统文化载体和技击表征的意义;学校武术教育应当承担起武术“拳种”传承的功能,实现对学生“武以成人”的终极教化。  相似文献   

5.
摘要:学校武术教育一直是教育部和武术界热议的焦点问题,针对学校武术教育所面临“名存实亡”的尴尬之境,研究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运用专家咨询等科研方法,对我国学校武术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在反思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务实推进学校武术教育的实施路径。研究认为:对于学校武术,我们不仅要站在国家、民族的宏观高度进行深刻反思,更应该从微观的视角,采用教育的手段,提出具体可操作的方法,才是保障务实推进学校武术教育改革的正确选择。因此提出“简化套路,增加对抗”是学校武术教育的内在要求;“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是学校武术教育的可靠保障;“先粗、后细,再精准”是学校武术教育的重要方法;“烘托氛围,提升趣味”是学校武术教育的必然趋势;“文武双全,德艺双馨”是学校武术教育的终极关怀。至此,学校武术教育务实推进的路径选择,为绘制当今学校武术教育的未来发展蓝图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为使武术的“非遗”保护这项工程更加调理有序地开展,以目前争议较大的三方面问题为切入点,重点就武术“非遗”应该“保护哪些内容、怎么保护、通过什么途径传承”展开讨论,指出:武术“非遗”保护的对象是濒临失传的传统拳种;在“非遗”保护过程中,一方面应该进行原汁原味的传承,另一方面还可以发展创新,这是两项并行不悖的工作;“非遗”武术既可以在民间通过传承人传承,也可进入学校通过青少年传承,但这里的学校主要是专业院校,在各级普通学校可以通过课外武术社团而非武术课由少数青少年传承。  相似文献   

7.
摘要: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中国武术作为研究对象,从艺术学的视角对中国武术自身所表现出的“程式化”艺术特征进行了尝试性的理论探析。研究认为:武术技术技法是构成中国武术形式与内容的要素,其因自身的“规范性”和“标准性”,构成了中国武术的“程式”,而由武术技术技法组成的武术套路,则成为了一种高度“程式化”的表现形式。通过“提纯”与“美饰”的艺术表现方法,以及以“虚拟”显“真实”的艺术表达方式,武术拳家们对武术技术技法和武术套路进行了“程式化”操作,实现了对中国武术的艺术化处理,赋予了其艺术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从“武术文化”的内涵及其价值入手,从武术教学与“武术文化”的教育性、武术的发展与“武术文化”的动力性、武术的国际化与“武术文化”的民族性、武术学习与“武术文化”的激励性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了重视“武术文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摘要:从文化阐释的视角出发,运用文献资料法,以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内地出现的一段近十年的“武术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历史回溯,解读其背后深层次的文化意义,解释武术热产生的文化根源。研究认为:在“武术热”的文化空间中,武术以“侠”的符号被人们消费,并作为“对自我价值肯定以及自我超越”的信仰潜藏于人的心理空间,而“武术热”又最终体现为社会变迁的反应和社会心理诉求的回应。基于对“武术热”的文化阐释,认为当下武术的发展应:重拾武勇豪情,重塑尚武精神;深化武术教育,回归打练结合;顺应社会变革,适应个体需要;传承武术文化,重建民族主体。重点揭示作为符号文本的武术在武术热中的象征意义,以及武术热中所反映的社会变迁和社会心理诉求,并最终基于对武术热的文化考察观照现实,为当今武术的发展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从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和返本方能开新的历史规律出发,武术研究应具备原典精神,以原典为基、用原典说话。武术原典是记录和书写武技之圭臬和絜矩的原发性和原创性经典,是以武术技艺原典为本,以文化原典、历史原典、军事原典、哲医原典为其思想源头、训练理念和术语基础的文化系统。研究回到原典,能够让武术不再“失语”和“他者化”,为武术教育教学和文化传播提供元训练理念和元术语。武术原典包含:武经和武论,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整体。原典蕴藏了“劲力为体,攻防为用,体用不二”的元视域,涵摄了“阴阳并建错综”的元逻辑,能够在中国经典解释学的系统下,衍发出以“身意”和“躰知”阐释典文的基本方法:始于“释言”,经由“构形”、“诠象”、“著意”,至于“躰道”。  相似文献   

11.
试论武术套路运动中的“形”与“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运动员正是通过武术动作中的“形”与“神”而将异彩纷呈的武术套路表现得淋漓尽致,出神入化。要重视改善与提高运动关节在武术演练中的效果。要全方位地理解套路运动中各动作的内涵和精神。培养“武术意识”必须方法多样,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相似文献   

12.
摘要: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试图从对明清、民国、建国到改革开放以及改革开放至今4个阶段武术思想的变化过程及其文化生态成因的考察中,寻得历史对当下武术发展道路困境的启示。研究结果表明,明清时期武术发展性继承了传统武术“侠义”“结社”的思想,民国时期发展性继承了传统军事武术思想,因而对当时的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武术自身也蓬勃发展。建国到改革开放前期,武术思想与传统相背离,传统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受到排挤,武术“现代化”全面铺开,武术发展一度陷入困境。改革开放以来,武术在探索中发展,逐步认识到只有民族集体性的文化传统回归,才能为武术的核心价值观的回归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3.
摘要:文化的核心就是教化。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语境中,利用教化思想深化武术的文化研究、推进武术的文化传承,已成为当代武术研究的一个现实要求。利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和专家访谈法对武术教化的对象(武术人)、手段(习武练拳)、内容(技能、道德和精神)、目标(生存“强者”、生活“能人”和生命“英雄”)以及为达到这一教化目标而实施的一系列实践活动进行了系统探讨和研究,旨在总结传统武术教化经验为现代武术教学与改革提供借鉴与帮助。研究认为:教化是武术活动的核心价值,武术教化惯常于把身体训练、心理完善、道德培养、礼仪规范、行为约束等有形和无形的手段综合起来运用,既强调拳场中的技能培训,又注重结合日常生活使武术人在潜移默化中明事达理、完善人生,最终将武术人教化成生存环境中的“强者”、社会生活中的“能人”和生命意义上的“英雄”。  相似文献   

14.
摘要:武术不仅是“术”,而且是显学和玄学的文化复合体,蕴藏着复杂而深奥的话语符号及精神意义。为了探骊武术文化的本真渊源与精神,对于武术及其高级阶段的内家拳进行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从文化形态学、文化人类学、宗教哲学和体育学等视角,运用格尔茨的文化“深描”理论,对其学术范式及认知图式进行文化阐释。研究认为,武术是生命科学所涉,武术文化是觉醒的文化;武术文化的原初属性,是其“观念—意义”、“武—道”的符号—结构—编码系统,更多地依赖道德直觉、本能体悟等符号解码系统;内家拳是武术的代表和精髓;道家修真文化和隐逸文化促成了内家拳的原初精神——返璞归真,内家拳进而传承和践行着道家、道教的精神和价值——悟道蓄德;以武入道是武术文化的终极意义。研究价值在于构建系统的武术文化深层分析体系,厘清内家拳丹道武学的机理,挖掘武术背后“道德直觉”的隐形文化式样,还原武术的原初文化精神和普世价值,促进国粹民粹的内化传承。  相似文献   

15.
体育院校武术专业现状的调查及改革设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调查统计入手,对几所体育院校武术专业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武术专业存在着单一项目领域培养人才、专业课程体系不完善、学生文化素质偏低等问题,提出武术专业改革的设想:(1)充分肯定武术的体育教育功能;(2)使学生知识结构由“深井型”改变为“厚基础、宽口径”的金字塔型;(3)适当时机武术专业方向分流;(4)武术专业的改革,必须与社会改革、武术改革相一致  相似文献   

16.
中亚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区域。运用文献研究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分析武术在中亚地区推广的动力因素、现实状况,并提出进一步在中亚地区推广武术的方略。当前,武术在中亚地区的推广以“武医融合”为特色;影视作品与武术现场展演是中亚地区民众了解中华武术的主要途径;中亚五国推广武术和提升武术竞技水平主要依靠中国政府援助与当地武术协会;孔子学院提高了武术在中亚地区的社会影响力。武术在中亚地区持续推广主要受中亚地区武术师资力量匮乏、中亚地区民众对武术培训需求有限等因素影响。基于此,提出武术在中亚地区的推广方略:凸显“武医融合”特色,持续发掘武术的文化内涵和康养功能;依托孔子学院,开设武术嵌入式特色汉语课程;建立和健全武术在中亚地区持续推广的工作机制;将中亚地区不同国家的文化理念植入武术用品与服务中,促进中亚地区发展武术产业。  相似文献   

17.
摘要:国民文化心态综合体现着中华文明的印记与传统文化的培塑,是一种对自己本民族文化与价值观念所持有的总体态度,容易受到社会心理导向的干预,进而对国民文化认知产生影响。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从家族面子与武术的“入奥”追求,他人面子与武术“能打”的证明以及自我面子与武术的“优越”情结3个层面,探讨了当前中国武术的发展问题。研究认为:不可兼容的中西文化差异,特殊的国民文化心态以及不全面的武术本土化认知,导致中国武术在对“自我认知”与“他者认知”的时候出现误区。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实现中国武术的体面发展应该坚守文化自觉的主张,加快武术现代化转型;树立文化自信的观念,摆正武术的文化姿态;培育自尊自强的国民心态,确保武术的理性发展。惟其如此,才能从更全面、更客观的视角看待武术、发展武术。  相似文献   

18.
摘要:综合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结合多学科理论,对我国高校来华留学生武术教育改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旨在进一步探索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高校来华留学生武术教育改革,创造性转化中国武术文化资源,创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方式。研究指出,具备深厚文化内涵与国际知名度的武术,以及规模空前扩大的高校来华留学生是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不可多得的品牌资源与不可错失的战略资源。对高校来华留学生武术教育进行改革是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以及提高留学生教育质量的内在需求。当前,推动高校来华留学生武术教育改革的路径主要有四条:坚持文化导向,从战略高度科学定位来华留学生武术教育;加强顶层设计,推动高校来华留学生武术教育标准化建设;守正创新,实现高校来华留学生武术教育中弘扬传统与注重当代的贯通;创新传播,促进高校留学生武术教育传播向日常生活化延伸。如此改革,可以使武术文化资源通过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实现创造性转换,实现担当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任。  相似文献   

19.
武术之美学因子亦是武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提炼出武术审美的理想追求对当代武术的创新性发展乃至武术学科的多元化建构均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史料整理与分析,发现武术审美追求呈现出“三部曲”的态势。形美只是武术审美的初始阶段,随着武术审美文化的不断纵深发展,神美转而成为武术追求内在美的重要向度。形美和神美是构成武术动作评价的二维指标,武术动作之“完美”的和谐性、统一性最终聚焦于武术审美的理想追求——形神兼备。明确形神兼备的武术审美追求之终极指向,能为当代武术的创编与展演、教学与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摘要: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廓清长期以来关于武术技击的争议问题。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武术的技击神话、技击乌托邦、技击现实、技击辩护、技击伦理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从民国期间的两次“国考”到现代的央视体育频道“武林大会”的技击实践来看,人们对传统武术的技击一直存在着理想化倾向,从而无法认识和承认自身;中国武术技击并非一味取巧,也有“什么都要练”的“泛和谐主义”;从文化三层次出发的武术文化分层来看,武术文化的核心从属于中国文化的核心,技击乃是武术技术层面的核心内容,因此,以技击作为武术的本质来界定与域外武技比较中的“我优他劣”并不合适;人们对技击欲望的无限追逐以及缺乏同步的德性训练,无法成为“有节制的人”,造成了对身体的损害;生存是武术的技击伦理,比试只是手段;囿于自身的想象,人们对待中国武术的技击观念难以超越自身所知,从而无法形“真正的自由意见”;当前更为重要的应该是关注武术融合的过程和趋势,而不是一劳永逸的给出一个武术的确凿定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