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傣族的两大聚居地,一是滇南的西双版纳,再就是滇西的德宏地区。德宏地区的傣族,由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在社会思想方面有一些不同于西双版纳地区的特点。 德宏地区自古就是我国与东南亚各国之间的交通要道。公元前二世纪开始形成的南方丝绸之路,就是从永昌郡经德宏,再经缅甸至印度的。如此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德宏地区与内地的交往,联系十分频繁。大量的汉族群众迁入该地区,并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带入。与此同时,随着南方丝绸之路的发展,大批商人不断经过德宏而来往于内地和东南亚之间。  相似文献   

2.
缅甸是一个传统的佛教国家,佛教渗透于缅甸文化的各个领域,寺院文化就是这其中最具特色、最有影响力的一种文化现象。从寺院教育、寺院文学、寺院建筑、寺院礼俗等方面对缅甸寺院文化的形成发展和性质意义作了系统的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3.
缅甸是一个非常重视发展教育和扫盲工作的国家,其全民识字率很高。虽然缅甸没有"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明确概念,但是其专业课程教育中潜在着的伦理思想、政治观和人生观教育就相当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缅甸思想政治教育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缅甸寺院教育及其对云南边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缅甸寺校合一的寺院教育构成传统基础教育的支柱,传承着缅甸的民族文化。即使在缅甸现代教育比较完备的今天,寺院教育在传承佛教文化、培养高素质的僧侣方面仍然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缅甸的寺院教育及其现状对与之毗邻的我国云南的版纳、德宏州小乘佛教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腾越人前往缅甸经商、务工亘古有之,探其原因既有山水相连的区位优势而形成的古老贸易通道,又有缅甸丰富的矿产、土地、森林资源,还有清朝征缅战争的失利,更有晚清民初特殊的国内外政治、经济、技术环境,因此,在当时特定的环境下,众多因素长期交互作用,共同推动了腾越人前往缅甸经商、务工的浪潮,或定居缅甸成为华侨,或成为往返于腾缅两地的季节性"候鸟式"务工人员,从而促动了缅甸、腾冲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缅甸腊戌是缅甸北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也是缅甸华人聚居最多的地区之一。根据对来自该地区的参加华文教师证书培训班的华文教师的调查显示:华文教育在该地区受到了高度的重视:该地区华校历史悠久、分布范围广,学生生源稳定、学习汉语热情高,汉语课程多样化,课时充足,华文教师的职业荣誉感也比较强,对工作的满意度也很高;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只有采取一定的措施,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使该地区的华文教育得到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对从印度、泰国、缅甸等国家引入的不同地理种源的印楝品种,在元江干热河谷区进行育苗、造林技术试验研究,从各种源苗木,幼树的生长发育及开花结实等物候变化进行观察,并对种子产量、品质进行测定分析的结果看,印楝对元江以及我省干热河谷区域内的生态环境非常适应,表明在我省干热河谷区域内大规模发展印楝生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冷战期间,尤其是缅甸奈温政府时期的美缅关系并非一帆风顺,前后还是经历了明显变化。在奈温执政期内,美缅关系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1962年到1967年,两国关系由紧张到缓和;1967年到1973年,美缅关系冷热并存。美国对缅甸进行军事援助使得两国关系得以保持发展,而缅甸一再拒绝美国发出的加入各种地区组织的邀请,这阻碍了其双边关系进一步发展;从1973年到1988年,两国关系进入稳定发展时期,此期两国在缉毒领域的合作促进了双方在其他领域的合作。1988年,缅甸新军人政权的建立,标志着美缅关系进入了一个有待考验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中国大陆本身自晚元古代,就有塔里木、华北、扬子三个稳定的古板块(陆核),之后一直巍然挺立的事实;分析了周边西伯利亚、印度和太平洋等三个板块在不同时期对中国古板块的俯冲或挤压作用,得出中国沉积盆地形成、演化和分布的特征,正是中国古板块不断冲挤,加积和再加积地壳物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软件被称作信息产业的大脑。但长期以来,我国软件业存在着“高能低用”的现象。由于没有成规模的初级程序员培养体系,高级软件人员不得不从事初级程序员工作。造成人才浪费,综观世界软件业的发展状况,无论是高度发达的美国,还是后来居上的印度,没有一支技艺超群的产业工人参与,软件产业是形成不了优势的。在我国,软件“蓝领”严重不足,成为制约软件业发展的“瓶颈”。没有大批高级工,就没有软件业的长足发展从印度西游取经回来的人经常惊讶地说,在印度,大部分编代码的程序员是由初中生、高中生和中  相似文献   

11.
缅甸语第一人称代词在使用过程中长辈和小辈、上级和下级、僧侣和信徒之间存在有谦称、卑称和一般自称之别,同时这些称谓还有区分男用和女用的不同形式。这不仅与人称代词的形成历史有关,还与缅甸的社会文化紧密相联。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大量的历史文献,从观音信仰在我国传播、宁波港之崛起及东亚海上丝绸之路之形成、印度佛教之衰亡、历代帝王的推崇等四方面论证了普陀山岛佛教名山之成因。  相似文献   

13.
纳尔吉斯飓风后,缅甸非政府组织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缅甸非政府组织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西方国家和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大力支持,也是缅甸国家外交战略的具体体现,是缅甸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同时,近年来,缅甸非政府组织涉华活动的增加,也给中缅关系带来挑战。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与东盟各成员国交流合作日趋紧密、经贸关系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及时了解研究东盟各国的语言状况和语言政策,对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发展,乃至整个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都有着积极而深远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借鉴缅甸语言政策的历史演变及其经验教训,对我国现行外语教育政策进行反思与思考,并对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发展提出建议与意见。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决定印度有效政党数量的因素,即是什么因素导致印度在悬浮议会与联合政府时期呈现多党制形态。首先考察印度选举现状,说明以迪韦尔热定律解释多党制状况的局限;然后分析印度地方政党兴起造成社会分裂线凸显,并推动联合政府产生的现象,论证李普塞特、罗坎等人从社会分裂角度解释多党制出现的有效性;最后,在奈托与考克斯理论的基础上,揭示社会分裂线与选举制度相互作用对印度多党制产生的影响。印度在社会结构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推行了相对成功的选举制度和政党制度,其选举政治的成功经验可以为我国政治生活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正德宏与缅甸三面接壤,是云南省重要的侨乡之一。境内的傣族、景颇族与缅甸掸邦掸族、克钦邦克钦族同宗同族,语言相通,信仰习俗相同。学校充分利用区位优势,积极开展华文教育工作。几年来,在省州侨办的大力支持下,经云南省教育厅备案同意,招收缅甸学生到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入学就读:以"请进来"的形式培训缅甸华文中小学教师1200多人;以"走出去"的方式,选派汉语言文学、教育学、心理学、小学和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舞蹈等专  相似文献   

17.
吉卜林和福斯特是有关印度书写的殖民与后殖民文学的两位重要作家。本文通过比较吉卜林和福斯特对印度不同时期的人物关系的描述,从后殖民角度揭示文化霸权指引下的文学活动,尤其是小说在形成帝国主义态度和参照系的重要作用,以及西方作家本身存在着的种族与阶级意识歧视与偏见。  相似文献   

18.
外交是文明交往的一种表现形式.外交体现了文明交往的由自发阶段向自觉阶段的形成过程、和平与对抗的具体方式和互动的基本规律,突出显示了文明交往的深刻内涵.印度是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随着文明的演进和交流,印度成为世界文明的交汇点.通过研究印度外对交流的特色,可以看到外交与文明交往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9.
果敢地区曾为中国的领土,果敢族是明末永历帝的官兵后裔.由于果敢地区为民族地区,清朝政府的汉族土司管理模式培育了果敢华人的少数民族认同,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这一认同意识又得到强化.并且,果敢华人最终凭借自身的政治军事力量在缅甸建国的历史机缘中发展成为登上缅甸历史舞台的少数民族身份.果敢族因而也成为东南亚历史上分化形成得最晚的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20.
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在60 Ma前开始最初的碰撞,持续至今已造成亚洲一侧至少1 000 km以上的缩短,形成巨大的青藏高原。是怎样一种力驱动着印度板块能够克服巨大的欧亚板块和青藏高原的阻力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持续向北运动是岩石圈动力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利用S20RTS地震层析成像模型S波速度分布换算出的地球密度和温度结构为初始条件,以绝对板块运动为地表约束,开展三维地幔动力学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印度板块之下软流圈地幔对岩石圈向北的拖曳力,可能是印度板块持续运动和造成青藏高原隆起的驱动力的主要来源。在碰撞边界下,印度岩石圈向北俯冲带动了地幔软流层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