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本文在对优秀拳击运动员为期一年“备战八运”的训练周期科学监控中,对运动员进行定期生化监控,对血红蛋白、血睾酮、血尿素三项指标进行动态分析,指出各训练阶段存在的不足,为运动员的科学训练提供了指导,并对拳击项目训练效果的生化评定方法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在大运动量训练期提前补充碱储备,以增加机体缓冲乳酸的能力,从而有助于拳击训练的顺利进行。研究工作在四川拳击队1991年冬训期进行。经系统补碱后,队员反映训练时体力较好,食欲、睡眠好。补碱后心率、血压略有上升,脉压大致不变。训练后尿蛋白减少,上臂围缩小,心电图无S—T段下移及异常T波。以上可认为是对大运动量的适应。系统补碱后静脉血浆PH值、CO_2总量(碱储备)、碳酸氢根含量、剩余碱等血气分析指标较补碱前明显提高,唾液及尿液PH值亦随之上升。值得提出的是,无论血气分析或其他生化指标,其变动值均在正常范围之内,提示机体内环境是相对平衡的,说明拳击运动员在训练期系统补充碱储备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以54名我国优秀男子拳击运动员为测试对象,使用心理测试和现场观察等方法对拳击运动员运动动机、意志品质、赛前情绪和心境等赛前心理状态进行检验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拳击运动员的意志品质和运动员的运动动机、赛前情绪具有显著性相关(P<0.05);2)拳击运动员的心境与运动员的运动动机和赛前情绪具有显著性相关(P<0.05),并能有效预测运动员运动动机和赛前情绪;3)拳击运动员的运动动机和赛前情绪具有显著性相关(P<0.05),可以通过运动动机的培养和训练来提升运动员赛前的良好情绪状态。  相似文献   

4.
新规则对拳击运动员技战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比较分析法,对规则改变前的北京奥运会拳击决赛和规则改变后的2009年世界拳击锦标赛决赛运动员的技、战术打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规则改变使运动员提高了组合拳技术和防守反击技术的使用次数,促使运动员更多地运用迎击战术,并针对规则改变,提出应对的训练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16届世界拳击锦标赛10个级别的前8名运动员进行年龄特征、洲际分布等方面的统计分析;揭示新拳击竞赛规则条件下裁判员的执法特点和目前世界拳坛格局的新变化;概述我国拳击运动员在第16届世锦赛上暴露的诸多问题.为更好地备战伦敦奥运会,结论提出:提高我国运动员临场的技战术应变力;增强心理能力;认真贯彻“三从一大”的训练指导思想;提升中近距离的对抗能力;突出重点、全力保障邹市明的备战训练等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6.
规则变化对我国拳击运动发展趋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拳击比赛新规则实施后对我国拳击运动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专家访谈等方法在原有对拳击项目认知的基础上根据规则的变化深入分析了拳击项目的本质特征,在把握拳击项目本质的基础上,围绕拳击规则的变化,分析了对拳击运动发展趋势产生的影响,进而提高对拳击项目特征认识的水平。研究发现:通过得点取胜将是拳击运动未来发展的趋势,击打的清晰和力度是得分的关键,也是拳击项目的本质特征;规则变化后裁判员对于得点的判断更加严格,比赛中运动员得点的分值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补充苹果酸复合营养液对拳击运动员做功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大强度运动并补充苹果酸复合营养液对拳击运动员做功能力的影响,对从事拳击专项训练的运动员进行实验研究.结果发现:1)补充苹果酸复合营养液可提高运动员无氧总功输出,加速无氧运动后心率恢复.2)补充苹果酸复合营养液可降低亚极量定量负荷运动后血乳酸浓度.综合以上结果,大强度训练前后补充苹果酸复合营养液,可有效提高拳击运动员的做功能力.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和探究系统训练会使女子拳击运动员心脏功能方面产生怎样的适应性变化,是否呈现性别特征,对女子拳击运动员进行安静状态下的心电图检测,结果显示女运动员组相对于普通对照组呈现出明显的早期复极综合症和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率,且无性别差异,原因在于拳击专项的运动特点使运动员在经过系统训练后更多地动用了稳态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9.
从理论分析出发,运用体育运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简要分析拳击运动员在竞赛中容易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提出了克服心理障碍的心理训练方法和手段,对提高拳击运动员竞赛水平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拳击运动是进攻、防守、战术、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组成的一个完整的工作体系,他们之间有着密切的相互促进作用,是拳击运动水平的综合体现.教练员在训练工作中必须重视诸因素之间的结合训练.  相似文献   

11.
浅谈太极拳教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太极拳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宝贵遗产。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并得到不断的推广。根据教学中出现的情况,尝试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比较,着重研究了太极拳的教学步骤,在实践中采用模仿、分组观察、比赛的练习手段,摸索出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使练习方法多样化,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了练得活,学得快的目的。另一方面强调意识与呼吸、动作三者紧密的结合,构成了太极拳在练习方法上的整体和内外的统一性,这与我国医学在治疗上的整体观念是一致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四个班进行了阶段教学经验的总结、归纳,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相应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优秀大级别男子散打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家散打队大级别男子散打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其16项指标进行了测量,并运用SPSS10.0软件的主成分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测量结果进行处理,得出专项身体素质主要构成因子及素质指标;构建结构模型,正确分析了专项身体素质与运动成绩的关系,旨在为科学化训练以及选材提供较为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空手道运动在普通高校开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空手道的技术、精神魅力以及练习空手道对健全大学生人格的积极作用的论述,并将空手道与同类项目(跆拳道、散打、拳击等)进行比较分析后,提出空手道运动是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理想选择,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锻炼都会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观看中泰争霸赛实况录像 ,对双方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运动技术、心理状态、身体素质及竞赛规则等方面进行分析 ,试探找出中国队客场失利的原因 ,以促进我国武术散打的更新和完善、更快地与世界搏击接轨  相似文献   

15.
拳击运动与中国拳术的文化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拳击运动与中国拳术形成与发展的分析,认为:拳击与中国拳术最初都曾是为军事服务的训练手段,也都是在冷兵器退出历史舞台之前,就脱离了军事训练,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但在17世纪前后,则因不同的规范原则而走向了不同的发展方向.适应赌博文化的需要,拳击规则选择了公平决出胜负的竞赛规则,使现代拳击运动呈现出简练实用的技术动作与形成公平决出胜负的竞赛形式;适应表演文化与实用文化的需要,中国拳术选择了修炼身心与自助自保的发展方向,而形成了按照中国传统哲学原理组织起来的、以表现冷兵器格斗技艺的博大精深的运动体系.  相似文献   

16.
拳击是由进攻、防守、战术、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组成的一个完整的运动体系,他们之间有着密切的相互促进作用,是拳击运动水平的综合体现。教练员在训练工作中必须重视诸因素之间的结合训练。  相似文献   

17.
技能主导型格斗类项群是我国竞技运动的优势项目。在技能主导型格斗类项群训练体系中,运动员体能特征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采用文献资料法、因素比较法和专家访谈法,以格斗类项群中摔跤、拳击、柔道和散手运动员的体能特点为研究对象,初步探讨了格斗类项群运动员体能训练与其身体形态、机体机能和运动素质3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期完善该运动项群的体能训练体系。  相似文献   

18.
浅谈拳击教学方法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体育院校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拳击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拳击教法的创新与教学手段的改革已成为提高拳击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通过文献资料法、走访调查法、综述法对拳击教法的创新进行探讨与研究,以期提高拳击教学工作者对拳击教法创新的认识,进而提高拳击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传统体育对绝经女性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为了探讨传统体育锻炼对绝经女性骨密度的影响.将60名绝经女性,随机分为非体育锻炼组和跳绳、木兰拳、太极拳套路及太极推手等4个运动组,经10个月的实验.结果表明,非锻炼组骨量丢失,骨密度下降,4个运动组的骨密度均增加,并且太极推手组所测各指标及跳绳组桡、尺骨骨密度增加得更明显;经组间比较,太极推手组优于跳绳组(P<0.05),跳绳组优于木兰拳或太极拳套路组(P<0.05).结论:传统体育跳绳、木兰拳及太极拳运动对绝经女性骨密度的影响是积极的,是绝经女性抵抗骨量丢失,促进骨密度增大的有效运动,并且太极推手对骨量增加更全面,增大骨密度更有效.  相似文献   

20.
论明清时期少林寺拳法的发展与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中期以前,少林寺僧习拳是以实战技能的训练为主,明中期以后仍然保持这种传统,寺僧多攻拳法,逐使少林拳法有了相当的发展.清代,虽然严禁民间习武,但少林寺的习武活动并未中断,寺僧既习拳又兼习导引行气,同时不断向社会传播其拳法,清代前期和中期,少林寺僧所习拳法,仍主要是用于手搏的拳势,《拳经·拳法备要》二卷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清代后期,少林拳术套路才开始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