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着重探讨实施课外体育活动俱乐部制能否更好地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开展健康教育,实施与调查结果表明,俱乐部制能够有效地促进大学生自主参与体育锻炼、其健康效果好于以前。从实际健身效果上看,参与俱乐部后。大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与机能方面呈现上升趋势、大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质量与体育活动条件提出更高要求。建议在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俱乐部形式的运行机制上进一步完善,以适应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文化的特征及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文化的内涵、特征及构建,从文化学、教育学等视角对其分析,认为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文化的实质是在高校这一特定环境中的学生和老师,依据一定的体育行为规范在大学课外体育俱乐部这一特定的空间内创造出的物质和精神的财富总和。课外体育俱乐部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是构成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文化的三要素,并且显现出自身特有的多元动态性、教育实践性、教育延续性、兴趣性等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3.
对高校课外体育活动俱乐部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俱乐部型的体育教学是新时期新形势下体育改革出现的新事物,高校实施以俱乐部为主要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的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指导,树立课内与课外一体化的观念,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兴趣与爱好,有利于保持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连续性,切实可行地帮助大学生选择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相似文献   

4.
随着学校体育“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确立,建立课外体育俱乐部已成为高职院校体育发展的趋势。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高职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剖析,提出高职院校课外俱乐部创设特点及高职院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发展对策及建议,试图为高职院校体育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高校课外体育活动俱乐部制在健康教育中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健康教育是当前体育教育的热门话题,而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好坏是关系到能否真正实施健康教育的关键,着重探讨实施课外体育活动俱乐部制能否更好地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开展健康教育,实施与调查结果表明,俱乐部制能够有效地促使广大学生养成正确的体育锻炼观念、大学生自主参与体育锻炼情况有了实质性好转、人均每周活动时间明显延长,其健康效果好于以前.  相似文献   

6.
就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存在的多种组织形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对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进行了重新界定,将高校体育俱乐部概括为三种类型,即课内教学俱乐部、课外体育锻炼俱乐部和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不同形式的俱乐部各有利弊,其中最为可取的形式是课内外活动一体化的俱乐部。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的深层次推进与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对作为高校体育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课外体育活动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在阐述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特点与功能的基础上,结合高校体育对课外体育活动的需求性和社会体育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影响性,规划出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发展趋势,为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浅谈高校课外活动的新形式—俱乐部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高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入手,着重介绍了建立学生体育俱乐部的目的、意义及其管理的操作方法,认为体育俱乐部制是高校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采用献资料法,对即将实施的体育与健康教育中,课外群众性体育活动的作用比照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目标领域进行探讨,研究认为,学校课外群众性体育活动在4方面可以发挥其健康教育的独到功能:1)传播人类社会的体育化,引导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符合健康与体育教育的技术技能目标领域的要求;2)满足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增进健康,符合体育与健康教育中的学生身心发展目标要求;3)在课外群众性体育活动中,学生能将体育课上所习得的技术学以致用,实现运动参与,符合健康与体育教育运动参与目标要求;4)有利于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学生终身体育。  相似文献   

10.
中国--博茨瓦纳两国中小学课外体育活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组织管理和活动内容等方面对中国和博茨瓦纳两国中小学课外体育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博茨瓦纳中小学课外体育以体育俱乐部的组织形式为主。并以体育俱乐部为单位来开展课余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活动。这种形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培养学生体育的兴趣和能力以及提高课余运动训练水平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相比之下,我国中小学现行的课外体育组织形式已经不能适应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形势的需要。未来我国有条件的中小学应开展“体育俱乐部”方面的尝试与探索。  相似文献   

11.
关于高校课外体育活动模式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苏省35所高校为调查对象,采用访谈法就各学校课外体育活动运作模式加以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课外体育活动作为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高度重视,目前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形式主要有四种,即有组织的锻炼模式、俱乐部模式、大学生自组织运作模式和特定组织及功能运作模式中的体育竞赛模式与体育素质及运动能力测试模式。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各模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功能定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分析我国学校体育中课外体育活动产生的历史渊源,从纵向发展的角度,探讨我国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功能.结合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特点,就我国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在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大学生身心发展要求和传递人类文明4个方面探讨了课外体育活动的独特功能.指出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已不再是体育课附属,必须对其独特功能加强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地位进行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3.
中、美、日三国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比较中、美、日三国学校体育中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与功能定位的不同 ,认为三国在形式与功能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从形式看 ,美国课外体育活动形式多样 ,基本满足大多数学生的运动需求 ;日本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注重采用俱乐部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中国的课外体育活动仍沿用仅次于课的形式。从功能定位上看 ,美、日两国注重课外体育活动对人的内在潜质发展 ,中国的课外体育活动功能上仍是体育课的延续 ,注重对学生的显性教育。  相似文献   

14.
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通过研究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与高校体育环境的关系得知,体育课、体育考试、体育教师、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高校场地器材以及高校领导对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对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组织等是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要与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相适应,与现代体育的时代特征相适应,与现代学校体育发展趋势相适应,为确立俱乐部在普通高校体育活动中的地位,促进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课外体育活动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是课外体育活动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应该把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贯穿在整个课外体育活动过程之中 ,在课外体育活动中 ,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 ,充分利用体育活动的特点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7.
就以体育俱乐部的形式开展课外群体活动的意义、作用进行阐述,指出既可为广大学生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满足学生对体育各方面的需求,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促进学生间相互交往,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也缓解了高校体育经费不足的矛盾,从而使高校群体活动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相似文献   

18.
山西师大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形式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当前体育课程建设的核心目标与改革方向,高校体育课实行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形式是课程建设与改革的重要举措。开设俱乐部活动就是搞好体育课内外活动的一种积极形式,它融合了体育与健康相互促进的新概念,具备了高校发展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在学分制教学改革的推动下,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制教学模式通过将学校体育运动队和学生体育社团这两种当前国内高校的主要课外体育活动形式课程化,并且将其统一纳入到课外体育俱乐部进行统筹发展,从而拓宽了传统体育教学的形式,强化了课内体育和课外体育之间的延续性和互补性,完善了学分制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管理的构思,实现了因材施教、个性培养的学分制人才培养理念,多途径实现了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高校体育教育处于终身体育的中间环节,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这个时期所受到的体育教育是正规的,密集的,系统的又是全方位的。因而这个时期对于学生体育意识、技能和习惯的培养十分重要,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仅仅依赖于学校体育课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而应由课外体育来共同完成高校的体育教育任务。通过对南京仙林大学城四所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找出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在组织形式、内容、功能及指导思想上存在的异化现象,并加以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在校大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提供帮助,也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