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是东西方冷战的重大转折期,在这10年中美苏由激烈对抗走向缓和,直至苏东发生剧变,冷战基本结束.在此期间,执政8年的里根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反共最坚决的总统".他上台后奉行对苏强硬政策,在公开威慑遏制苏联的同时,制定了一系列隐蔽行动政策,力图削弱苏联的力量和影响,瓦解苏联集团,赢得冷战胜利.这些隐蔽行动政策文件彰显了隐蔽行动战略在里根政府对外战略中的地位,它们的实施对苏联力量的收缩、冷战格局的变化乃至苏东剧变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世界进入和平与发展的新时期,西方垄断资产阶级利用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中出现困难之机,加紧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具有新的时代特征,即:策略多变;注意协调行动;加强军事威慑;重点突破,区别对待;战略目标明确具体。  相似文献   

3.
20世纪50年代美国对中国的隐蔽行动是美国对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国冷战遏制大棋局中的重要一环。这一时期美国为破坏中苏关系,削弱苏联和中国的力量和影响,依据其遏制大战略及隐蔽行动等战略,由中情局、国务院、国防部等多部门共同参与,对中国实施了包括隐蔽的政治战、经济战、宣传战和准军事行动在内的全面的隐蔽行动,其激烈程度超过了对苏联的隐蔽行动,同时也是整个冷战期间美国对中国实施隐蔽行动最频繁最激烈的时期。虽然这一时期美国对中国隐蔽行动的目标由于主客观原因难以实现,但使达赖等西藏叛乱势力得以外逃并长期从事分裂祖国的活动,使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换,使台湾蒋介石政府的影响有所恢复,并延缓了联合国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进一步恶化了中美关系,对中国的长远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后,美国国家安全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由于受到苏联解体和海湾战争的影响,布什政府对以遏制苏联为主要内容的全球遏制战略进行了调整,在1993财政年度的《国防报告》中提出并确立了新时期美国的军事安全战略,即"地区防务战略",在战略威慑、军事部署和部队建设等方面与冷战时期的遏制战略都表现出很大的不同。这一新战略的提出对以后美国历届政府的军事安全战略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冷战初期美国"隐蔽行动"政策的制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隐蔽行动是冷战期间美国对苏联、东欧各国及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实施的主要政策之一。冷战爆发不久,杜鲁门政府即制订了关于隐蔽行动的第一份文件NSC4-A,强调要实施隐蔽的心理战。其后又相继通过了NSC10/2、NSC10/5号文件,将隐蔽行动全面展开。1954—1955年艾森豪威尔政府制订了本届政府关于隐蔽行动的文件NSC5412系列,将隐蔽行动扩大到整个共产主义世界。冷战初期美国政府制订的关于隐蔽行动的一系列文件深化了冷战,凸显了东西方矛盾的尖锐与冷战的严酷。  相似文献   

6.
南海自古以来就属于我国。近年来南海主权开始成为各国争抢的目标。南海问题的妥善解决在多方面对我国营造周边安全环境、实现和平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南海地区历史和环境、资源等特点,以南海争端为主,分析了南海对我国重要的战略、经济和安全作用,探讨了中国南海地缘战略及处理南海问题的政策和措施,分析、展望了南海问题的未来走向。研究南海地区的地缘战略环境不仅对正确判断中国周边安全形势有益,而且能为制定国家对外政策、国防战略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7.
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全面对抗的一种现象和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这种对抗除了直接的军事对峙之外,涉及政治、军事、经济和意识形态等等一切领域,是一种埋藏着战争危机的和平状态,也是一种以和平形态表现的战争.冷战结束,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时代,对美苏两国、两大阵营和整个世界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20世纪50年代初期,杜鲁门政府开始将战略重点从欧洲转移到广大的中间地带,中东成为了美国与苏联争夺的焦点地区之一。为了控制中东,杜鲁门政府制定了针对中东的政策目标,试图通过军事、经济和心理手段将中东纳入西方阵营,完成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包围。为此,杜鲁门政府责成新成立的心理战略委员会制定了针对中东的PSB D-22心理战略计划,提出了通过公开的和隐蔽的心理战手段培养阿拉伯民众的亲美反共倾向,进而控制整个中东。艾森豪威尔上台后,继承并完善了杜鲁门政府的中东政策,进一步强调了心理战在实现美国中东政策目标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成立了行动协调委员会来加快实施PSB D-22心理战略计划。但是,由于美国坚持奉行亲英、以政策以及与中东国家在国家利益方面缺乏一致性,美国对中东的心理战行动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后,波美密切关系是"威胁平衡"和"利益平衡"的产物。对波兰而言,一方面是为了制衡外部威胁,即主要通过美国的力量平衡来自周边大国的安全威胁,实现安全保障;另一方面是为了通过追随美国谋求多层面的国家利益。对于美国来说,则能够从中获得较大的国际战略空间和行动的自由,在某种程度上实现钳制欧、俄的战略需要。同时,波美关系也诠释了在大国主宰的国际权力政治中,中小国家有的不只是悲剧,还有机遇和喜剧。  相似文献   

10.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和比较法,探讨体育强国的理论框架,从战略目标、战略途径与战略手段上,尝试进行体育强国的顶层设计。“十九大”报告描述了国家大战略,为中国体育未来发展明确了战略位置。加快建设体育强国,要求运用战略思维,转变体育发展方式,实现体育发展战略从重点发展到全面发展、从抓住机遇到创造机遇、从被动适应到主动塑造环境的战略转型。本文从体育综合实力的5个实力要素出发,构建了体育强国的理论框架。“体育强国”战略是体育界最高层次的战略,是体育战略的总目标,它统筹着全民健身战略、“奥运争光”战略、体育产业战略、体育科教战略、体育文化战略这5个子战略。体育强国的整个战略设计,是一个根据形势发展变化,需要不断进行调整、优化,以确保动态平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冷战结束后 ,东盟安全合作进程明显加快 ,具体表现在合作安全观的形成、东盟地区论坛的创建和大国平衡战略的实施 3个层面上。东盟安全合作在客观上有利于维护地区安全环境的和平与稳定 ,但也给南中国海问题的和平解决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我们应当制定正确的应对措施 ,以争取建立有利己的周边安全环境。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冷战后,恐怖主义与霸权主义是世界两大危害。它们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联系。然而,我们也应清楚地看到,它们之间也存在着重大的区别。因此,对于我们来说,将恐怖主义与霸权主义区别开来,不仅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也是非常必需的。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中国政府郑重宣告,中国人民强烈反对恐怖主义,同时,也强烈反对霸权主义。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备.我们将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3.
韩日关系对彼此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双边关系。冷战时期的韩日关系是在美苏冷战格局下,在美国的推动下得到定位的。随着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冷战体制瓦解,韩国依靠自身不断增强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威望,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逐渐调整其对日外交政策,使其对日关系发生了不同于冷战时期的一些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中国和平发展战略思想是墨家及中国传统思想家朴素的和平思想的现代转型与重构,是马克思主义和平发展思想在当代的继承与发展.探究梳理墨家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平思想精髓,对于继承和弘扬马克思主义和平发展思想精华,把握中国和平发展战略思想的意蕴要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关系错综复杂,各种势力竞相角逐。战争期间苏美两国以"游离"于战争的姿态俯瞰战势的进程。随着"巴巴罗莎"计划和"珍珠港事件"的发生,苏美两国真正的被卷入了二战的漩涡。无论苏德战争还是太平洋战争,在爆发前都以谈判——柏林会谈、美日谈判作为"急行军"中的"一曲乐章"。但是谈判的真正意图决定了德日法西斯两国对战争蓄谋已久,谈判以破裂告终,双方在战争中兵戎相见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6.
北进政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争雄称霸的基本国策,是日本世界战略的主要内容。由于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彻底粉碎了日本北进苏联的战略图谋,苏联避免了两线作战的危险境地,因而逐渐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主动并最终赢得了胜利。中国的抗日战争有力地支援了苏联的卫国战争和欧洲的反法西斯战争。  相似文献   

17.
浅析赫鲁晓夫对和平共处外交思想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继承和发展了列宁和平共处的外交思想,不再把其作为处理同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暂时的一种策略,而是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外交的总路线和根本原则,进一步提出了和平共处的具体内容并付诸实践。赫鲁晓夫对和平共处思想的继承、发展,是时代进步和前苏联国内外形势变化的产物,其理论和实践具有重大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战后,独立承担自身防务始终是西欧的一个夙愿,冷战结束后,面对不断变化的世界形势,欧盟在1999年的赫尔辛基首脑会议上做出了建立一支欧洲快速反应部队的决定。2003年5月,欧盟宣布这支部队已具备了行动能力,它标志着欧盟的独立防务开始启动。尽管如此,欧盟的独立防务建设仍有内部和外部的阻力,在短期内,欧盟的安全仍离不开美国和北约,其防务建设的路仍将是艰难而曲折的。  相似文献   

19.
集团主义主要包括同调意识与上下位等级观两个方面。同调意识要求个人与集团保持一致,避免被孤立;上下位等级观要求服从上位者,默许恃强凌弱行为。集团主义对日本对外战略的演变产生了深刻影响。明治维新后,日本以东亚霸主自居,侵略周边弱小国家,同时为免遭国际孤立,又奉行与强者结盟的政策。"二战"后,日本以下位者的姿态,在外交上与美国保持高度一致。冷战后至今,日本仍对亚洲各国抱有优越感,又因价值观不同而防范中国,对于是否重新回归亚洲举棋不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