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当前,我国城市人工生态系统日益面临环境污染威胁,有大量的公共生态产品需求,而农村自然生态系统面临工业品污染威胁,有大量的私人生态产品需求.基于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从城乡统筹发展的视角,在建立生态产品供给与需求总体框架的基础上,通过云南公共生态产品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初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生态地域性"建筑的概念阐述入手,将多元文化视角下生态地域性建筑的创作形式概述总结为:大洋洲海洋生态地域性建筑、南亚次大陆阳光主题与低技术主题建筑、西亚沙漠主题和新技术主题建筑、非洲建筑的"神秘"魅力、拉丁美洲民族主题建筑及东亚建筑的崛起与拓展等,最后提出技术仿生的形式审美观、人地和谐相处的伦理审美观及诗意栖居的生存审美观的"生态地域性"建筑创作的审美范式.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口多,土地少,人地矛盾突出,填海造地活动也逐渐成为解决人地矛盾的主要方式之一.从国外的发展历程看,日本、韩国、新加坡、荷兰等国家和地区都有不少填海造地的成功经验.填海造地在扩展土地,缓解人地矛盾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过度的填海造地活动也改变了海洋生态系统,处理不当将使海洋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海南省必须妥善处理好填海造地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在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科学、有序地进行填海造地活动,发展海洋经济,建设美丽中国,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相似文献   

4.
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渐凸显,对人们所生活和居住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所以解决生态危机、保护生态环境开始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而在阿特伍德的小说创作中体现了生态主义这一重要主题。本文首先介绍了生态主义文学批评的概念,并集中阐述了阿特伍德小说中生态主义主题的关注点,进而分析阿特伍德小说生态主义主题所讲述的内容,揭露阿特伍德在作品中所向读者传达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宏伟目标,生态保障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之一,也是实现小康社会的基本保障.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环境问题仍然是制约一些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和威胁群众健康的重要因素,生态保障建设面临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6.
池州市重点饮用水源地生态安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饮用水水源地安全已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水源地生态安全是指水源地处于一种不受威胁、没有危险的健康状态.它是水源地供水安全的重要保证.尽管池州市对水源地的生态安全保护工作已经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不足.因此.本文利用前期池州市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资科,在分析池州市重点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安全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水源地生态安全的建设对策,以保障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和水源地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7.
石灰岩山区生态环境脆弱,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存与发展,保持水土、摆脱贫困构成了石灰岩山区生态环境治理的两大核心问题.治理石灰岩山区生态环境面临着立地条件差、人口压力大、地域经济落后、投入不足等难点.生态经济治理模式涵盖了生态保护、生态经济建设和产业替代等多种治理方式,体现了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良性结合,体现了现代社会"以人为本"的崭新观念.  相似文献   

8.
文化生态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现今我国德育存在着低效性,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对文化生态的认同不够造成的,因此有必要加强文化生态与德育的关系,构建德育生态化之路.其基本路向应包括构建德育生态场、建立生态型师生关系、开展以生命德育、生活德育、生态德育为内容的"三生"德育活动、遵循理解型德育原则等,回归生活世界检验,形成德育生态化的系统.  相似文献   

9.
在和谐生态场所观的指导下,对《玉龙雪山景区简介》进行生态话语分析,为旅游宣传话语如何体现积极的生态意义提供建议.及物系统、生态鉴赏系统的生态话语分析结论表明,《玉龙雪山景区简介》及其英译语篇及物过程的"参与者"均为自然物,体现景区内自然万物和谐共生;鉴赏对象为自然物,被正面描述,丰富了生态系统.此语篇的生态属性为生态保护型,语言层面促进旅游宣传的积极影响,其语言表达方式值得其他旅游宣传话语借鉴.  相似文献   

10.
人地系统是地理学最为重要的研究内容,区域可持续发展有赖于人地系统的合理结构与优化模式以及人们对此系统的有效调控。县级区域是一个具有复杂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本文以黄陵县为例,结合实地调查资料和统计数据,分析县域人地系统中人口、资源、经济和社会等结构特征。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方法,建立人地系统演变的动态调控模型,对该系统进行多种发展方案调控试验,比较优选出人地系统协调发展的优化调控模式,为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生态伦理学是出现于 2 0世纪 6 0至 70年代的一门新兴学科 ,其产生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与传统伦理相比较 ,它在理论基础、思维方式、道德对象、善恶标准等方面都有所超越 ,并赋予了这些范畴新的内涵 ,把伦理从人类社会领域扩展到了包括自然在内的整个生态范围。如何现实地建构生态伦理学自身的规范体系成为更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生态德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伦理教育的有机结合,本文主要阐述了生态体育中所蕴含的生态文明意蕴,并针对体育院校自身的独特性,进一步就加强生态体育课程设置、优化学校体育生态系统、加强对体育赛事的生态伦理分析等几个方面对其生态德育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与传统旅游在理念上有很大的差异。生态旅游的理论主要来源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环境伦理理论和景观生态学理论。目前,我国学者虽然对生态旅游研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伦理所提倡的道德与责任问题进行了诠释。但多是围绕生物多样保护、文化多样性保护和地区发展等目标进行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实践研究,缺乏针对性与操作性都较强的有关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与方法的综合性、深层次研究,其理论体系尚未真正形成。  相似文献   

14.
绿色奥运和生态伦理教育两者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绿色奥运是普及生态伦理教育的绝好平台,生态伦理教育是调控奥运会环境问题的基石。在绿色奥运的建设过程中,应赋予生态伦理教育这种软调控手段以重要的特殊地位。通过绿色奥运在全社会范围内普及生态伦理教育,以传授环境保护知识、培养环境伦理意识、引导环境保护行为,来确保现代奥运会走上良性的可持续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5.
道家道教生态伦理思想与当代生态哲学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家、道教生态伦理思想与当代伦理学相比 ,既有共通之处 ,也有独到之处。前者为它与当代生态伦理思想相互衔接提供了可能性 ,后者显示了它对丰富和发展当代生态伦理学的价值。道家、道教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思想对生命的关切和热爱 ,又为它与当代生态哲学相衔接提供了可能性。且普遍存在于全球的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使得这种相互衔接不仅具有可能性 ,而且具有现实性。  相似文献   

16.
论体育生态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文明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指标之一。从生态学、社会学、伦理学的角度,对体育生态文明的概念、内涵、作用和“体育生态危机”与“体育生态革命”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体育生态文明观的确立是实现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先导,而体育生态文明的建设必须树立生态哲学的世界观,以生态伦理学理论为方法、生态道德为途径,加大体育生态文明教育的力度,促进体育自然生态建设和体育绿色技术建设,通过政府行为和社会的全面参与。  相似文献   

17.
环境伦理学并非仅仅是对传统伦理学的一种简单应用,它将自身的理论基础确立在科学陈述的事实基础上,因而与一般伦理学之间形成了明显的矛盾,并导致了对传统伦理理性主义的批判。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生态文学的价值观念存在一些误区,可从三方面进行新的建构:科学理性的生态伦理责任,人文精神与自然伦理的融合,和谐生态文明的精神旨求.  相似文献   

19.
人类中心主义是生态危机的根源 ,因此 ,我们必须超越人类中心主义 ,走进非人类中心主义 ,并以非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为指导 ,建构整体主义的生态伦理观  相似文献   

20.
行政伦理与公务员行为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伦理 ,即公共行政领域中的伦理 ,它没有只属于自己的独特领域 ,但是它渗透在行政、公共行政与政府过程的各个方面 ,体现在行政体制、行政领导、行政决策、行政监督、行政效率、行政素质等方面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