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绿色奥运和生态伦理教育两者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绿色奥运是普及生态伦理教育的绝好平台,生态伦理教育是调控奥运会环境问题的基石。在绿色奥运的建设过程中,应赋予生态伦理教育这种软调控手段以重要的特殊地位。通过绿色奥运在全社会范围内普及生态伦理教育,以传授环境保护知识、培养环境伦理意识、引导环境保护行为,来确保现代奥运会走上良性的可持续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2.
生态伦理的合法性一直悬而未决,以往的伦理学家立足于自然具有内在价值、能感受苦乐等特性,把人类的伦理扩展到自然界,这是对伦理与价值进行的硬性的嫁接,它缺少了彼此之间可以通约的媒介。生态伦理何以可能的伦理学基础,其实可以从伦理本身找到答案。伦理的本质规定中蕴含着关系与责任两个基本范围,伦理关系的存在具有绝对性,同时,伦理本身暗含着一种责任,这种责任具有无条件性。在生态伦理中,责任充当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媒介,生态伦理是一种责任伦理。  相似文献   

3.
政治生态伦理是生态伦理学的一种实践方式,它涉及到政治、生态、道德三个方面,是把政治学、生态学和伦理学结合起来的理论形态。随着时代的进步,政治生态伦理在不断创新,20世纪的生态社会主义就是其典型代表,政治生态伦理的价值也一直在创新,其现代价值就是生态政治文明这一新的文明范式的提出。科学地揭示政治生态伦理的思想传统、发展形式和现代价值,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生态伦理的视角对生态休闲的伦理属性作了思考,生态休闲的可持续发展呼唤着新的生态伦理观,生态伦理道德观为生态休闲的良性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5.
人类与自然天然存在一种伦理关系,不同时代、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的生态伦理在内容、性质、表现形式、影响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少数民族古籍蕴含着丰富、生动的史实知识,特别是反映各民族生态观念、道德意识、审美、行为活动和社会准则等的生态伦理典籍。少数民族生态伦理典籍从不同角度记录人类与自然协同演化的历史和走向,从不同侧面映射人类适应特定环境的能力和成果,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传统的历史积淀。挖掘少数民族生态伦理典籍,加强时代阐释和活化利用是唤醒民众自然情感、培养生态品格、化育道德人心、倡导绿色生活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6.
生态德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伦理教育的有机结合,本文主要阐述了生态体育中所蕴含的生态文明意蕴,并针对体育院校自身的独特性,进一步就加强生态体育课程设置、优化学校体育生态系统、加强对体育赛事的生态伦理分析等几个方面对其生态德育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企业与环境的伦理关系是分析企业生态伦理责任的基础,这样的伦理关系存在于企业活动的全过程,由此产生了企业对生态环境的伦理责任。在实际生活中,企业承担生态伦理责任这一具有现实意义的道德思考可能遇到诸如投入与利润、成本差异与公平竞争、环境问题责任主体的确认等各种问题,相应解决办法也有所不同。从我国的国情来看,除了要根据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的环境污染,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外,关键还在于营造一个督促企业承担生态伦理责任的整体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8.
要将生态美德与生态之善转化为建设“美丽中国”与实现“中国梦”的内生动力,需要我们在伦理和实践中把握几重维度.生态伦理界的热切回应是建设好美丽中国的理论维度,坚持可持续发展是构建美丽中国的动力维度,而实现永续发展则是建成美丽中国的价值维度.它们既是建设人类生态文明的伦理基础,更是早日实现“中国梦”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敬畏更上一层,对于自然的保护工作势在必行。儿童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因此儿童文学作品中的生态伦理对于教导孩子敬畏自然、保护自然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中国与英美国家儿童文学作品中的生态伦理进行对比,以探讨儿童文学作品中生态伦理建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谐校园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人才、传播知识、服务社会的重任。和谐校园是充满和谐伦理精神的校园,它包涵着校园政治伦理、校园文化伦理、校园人际伦理、校园生态伦理等伦理意蕴。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大地伦理学理论的哲学基础的论述,克利考特捍卫了大地伦理学,扩展了大地伦理理论,提出伦理整体主义这一新的伦理理论。这一理论为统一生态伦理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在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良性共生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人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现代化面临的重大难题,要解决这一难题,必须探寻价值观的深层本质,重建现代化过程中的价值理性判断。而哈贝马斯关于生态伦理的定位及作用的论述对我们颇多启示:针对中国发展面临的困境,必须科学定位生态伦理的作用,强化企业生态伦理的绩效考核,形成生态和谐共生的主流意识;在人文价值的基础上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完善可持续性发展的政策机制。  相似文献   

13.
结合当前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浅析罗尔斯顿关于生态伦理的价值论述。在分析并指出传统伦理观和事实与价值二分的片面化的基础上,阐述了罗尔斯顿两种阻碍生命伦理的思想即传统伦理观的思想观念和事实与价值二分的思想观念,对我国生态文明及"美丽中国"建设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伦理与经济是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两个话题,二者的关系也是经济伦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樊浩先生在其《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一书中指出了两者对立的一面,又论证了两者密不可分的关系。樊浩先生的"生态合理性"描绘了伦理与经济和谐相生、内在统一的价值图景。可谓匠心独运,不囿俗套,令人耳目一新,回味良久。  相似文献   

15.
生态伦理学是出现于 2 0世纪 6 0至 70年代的一门新兴学科 ,其产生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与传统伦理相比较 ,它在理论基础、思维方式、道德对象、善恶标准等方面都有所超越 ,并赋予了这些范畴新的内涵 ,把伦理从人类社会领域扩展到了包括自然在内的整个生态范围。如何现实地建构生态伦理学自身的规范体系成为更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当代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存在风险和生存危机,其整体表现为自然环境生态和社会环境生态的死境化倾向日益形成,社会精神荒废和伦理荒废普遍漫延,社会无个人,个人无社会,道德失落,美德消隐。面对这一时代境遇,构建以"家庭、学校、社会"为三维度阵地的伦理教育平台,展开社会整体动员的伦理教育,引导社会回归伦理生活世界,重建人的优良心灵和丰富性,重建社会良德,重建强健新生的社会精神秩序,成为当前社会谋求自我解救的根本社会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从生态视角来解读以人为本对我们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是以人的生态利益为本,蕴涵着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观思想。以人为本对新时期的环保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很重要的生态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以朱熹与哈代的伦理思想为研究对象,以他们所共同涉及的一些伦理问题为主体,从生态、家庭、女性三个领域来解读并对比各自伦理思想的异同。以期能够在比较中寻求伦理真谛,这种对中西文化历史在特定时期所展现的伦理追求,有助于从局部的伦理精神中探求所属文明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9.
国民的生态素养与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高校应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承担起提高公民生态意识、普及生态常识、传播生态伦理、养成生态行为的使命。本文对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任务、资源和路径等问题进行了实践层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张载关学包含着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张载在《西铭》中所提出的物吾与也的命题,既是对古代生态智慧的继承和综合,又是对现实环境问题的深刻体察。张载把天地万物作为道德关怀的对象,体现了对自然秩序的维护和对其他生命物种的尊重,以及对非生命存在的关爱。从天地之礼的价值肯定,敬畏之心的伦理自觉到物与之道的合内外贯通,体现了张载生态哲学的理论建构,而其内在的生态伦理意蕴,恰恰与现代生态哲学有异曲同工之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