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对于人类的发展至关重要,生态素质教育是新时期高校德育的必然选择。加强大学生的生态素质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生态世界观教育、环境教育以及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活动等措施,使当代大学生不仅要有正确的政治态度、敏锐的经济触觉,还要有保护环境和资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2.
文化生态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现今我国德育存在着低效性,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对文化生态的认同不够造成的,因此有必要加强文化生态与德育的关系,构建德育生态化之路.其基本路向应包括构建德育生态场、建立生态型师生关系、开展以生命德育、生活德育、生态德育为内容的"三生"德育活动、遵循理解型德育原则等,回归生活世界检验,形成德育生态化的系统.  相似文献   

3.
试论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体育伦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实体育伦理的缺失与学校体育的教育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体育伦理教育是学校体育的重要构成。分析了体育伦理的内涵,提出在学校体育的教学中可从课堂常规、教师表率、项目特点、运动文化、体育比赛得方面加强对学生的体育伦理教育,并指出在体育伦理教育中所应注意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4.
由于科学主义的兴起、道德教育受理性主义的引导以及学校教育的功利性倾向等原因,当前学校的生态德育陷入了知性化困境,导致教育者对生态道德内涵的理解偏重于理性认识,生态德育内容过于学科化,生态德育方法注重形式化,教育者应该在生态德育内涵的认识上、生态德育的内容和方法上追求超越。  相似文献   

5.
加强生态文明视域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逐渐成为高校德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为了充分发挥生态合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高等学校应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概述生态文明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逻辑起点,从三个方面逻辑展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合力”,以期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逻辑进程.  相似文献   

6.
由于科学主义的兴起、道德教育受理性主义的引导以及学校教育的功利性倾向等原因,当前的学校生态德育陷入了知性化的困境,导致教育者对生态道德内涵的理解偏重于理性认识、生态德育内容过于学科化、生态德育方法注重形式化等弊端,教育者应该在生态德育内涵的认识上、生态德育的内容和方法上追求超越。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加剧,引发了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发展和自然保护三者之间的关系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基于生态德育归属于高校德育活动的范围,本文在“天人合一”思想下重新审视高校生态德育现状,分析高校加强生态德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阐述生态德育的含义、传统道德教育的缺陷及生态德育的优越性,得出了高校生态德育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8.
绿色奥运和生态伦理教育两者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绿色奥运是普及生态伦理教育的绝好平台,生态伦理教育是调控奥运会环境问题的基石。在绿色奥运的建设过程中,应赋予生态伦理教育这种软调控手段以重要的特殊地位。通过绿色奥运在全社会范围内普及生态伦理教育,以传授环境保护知识、培养环境伦理意识、引导环境保护行为,来确保现代奥运会走上良性的可持续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道德教育只教化人们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及社会关系,很少考虑到人对其他生命形式和自然界的道德责任。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新的德育范式。它以生态价值论为依据,拓展了道德对象的范围,将人对自然的行为也纳入到道德评价中,为道德教育注入了新的内容。生态道德教育要求高校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和责任教育,促进他们行为的生态化,以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成长处在一个受各方面因素影响的德育生态环境中,高校的德育也在这个系统中参与互动。当今高校德育实效性陷入尴尬局面:学生热情不高,社会评价不高,教育效果难以衡量。其中有德育生态环境方面的原因。本文分析了德育生态现状,最后对怎样在德育生态现状中提高高校德育的教育效果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1.
论体育生态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文明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指标之一。从生态学、社会学、伦理学的角度,对体育生态文明的概念、内涵、作用和“体育生态危机”与“体育生态革命”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体育生态文明观的确立是实现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先导,而体育生态文明的建设必须树立生态哲学的世界观,以生态伦理学理论为方法、生态道德为途径,加大体育生态文明教育的力度,促进体育自然生态建设和体育绿色技术建设,通过政府行为和社会的全面参与。  相似文献   

12.
鄱阳湖地区发展生态体育的战略选择与可持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生态体育理念,分析鄱阳湖地区发展生态体育战略选择及其现实意义,探索"人-体育-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途径,并提出了建构生态体育文化、科学制定区域生态体育规划、开发生态体育自然资源、挖掘生态体育人文资源、完善城乡体育生态化服务保障体系、加强地方性体育社团的生态化发展等六大建议,为鄱阳湖地区的自然景观改造、城市人文景观设计、居民生活方式的生态体育追求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为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特别是生态体育环境建设提供价值和目标论证,促进鄱阳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体现了高校德育发展的要求,是社会发展对高校提出的重要任务.从德育的角度来审视生态文明素质教育,深度探讨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与德育工作的有机结合,从而揭示出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德育属性,以此来指导教育过程中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4.
体育生态研究的哲学前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生态研究在我国较为滞后,要深入开展这方面研究,则有必要加强对这种研究的哲学前提的认知.研究认为,体育生态研究的必要性、体育的两重性、体育生态的两重性、体育生态与其他生态的共性、体育生态的特性等方面,是体育生态研究主要的、具有先导作用的哲学前提.作者对上述方面分别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5.
学校体育“人本”教育生态的偏失及补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阐释了"人本"教育的生态观,建立了学校体育"人本"教育的生态指标体系,揭示了学校体育"人本"教育生态偏失的表现维度,即学生生命灵性、自由和创造活力的偏失;增进学生健康的偏失;教学内容贴近生活的偏失和尊重学生差异的偏失,进一步剖析了导致学校体育"人本"教育生态偏失的主要原因,即教育的评价体制;教学过程中的功利化和场地器材的有限性,并提出了构建学校体育"人本"生态的教育思想、"人本"生态的体育课堂、"人本"生态的自然环境等生态补偿措施.  相似文献   

16.
政治生态伦理是生态伦理学的一种实践方式,它涉及到政治、生态、道德三个方面,是把政治学、生态学和伦理学结合起来的理论形态。随着时代的进步,政治生态伦理在不断创新,20世纪的生态社会主义就是其典型代表,政治生态伦理的价值也一直在创新,其现代价值就是生态政治文明这一新的文明范式的提出。科学地揭示政治生态伦理的思想传统、发展形式和现代价值,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国民的生态素养与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高校应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承担起提高公民生态意识、普及生态常识、传播生态伦理、养成生态行为的使命。本文对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任务、资源和路径等问题进行了实践层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从生态学视角来看,体育生态化意在对体育教育的和谐化进行论证研究,并合理应用于课堂教育行为中。本论文将首先从主体因素、环境因素两方面对生态课堂进行"构成要素式"分析解构,并深入研究现代高校体育课堂中存在的"生态失衡"现象。同时,对应式提出我国高校体育生态课堂建设的策略建议,以为高校体育生态课堂实践尝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严峻的生态危机不仅需要技术的革新和制度的变革来解决,更需要社会生态文化的认同和传播。生态幸福观是把自然的生态与人的幸福联系起来的文化形态和价值,是生态文化的内核。从改进和创新高校德育、应对和消除幸福悖论、树立和落实生态文明观等三个方面的要求来讲,都亟需加强高校生态幸福观观教育。现今,高校存在着大学生生态幸福观相对缺失、部分学生日常生态行为失范、生态幸福观教育相对缺位等现实问题,应从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两个方面寻求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20.
运用生态学和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论述了体育生态平衡的含义;在揭示体育生态系统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失衡、系统内部失衡、区域体育发展失衡、体育效率失衡与体育功能失衡等现象的基础上,分析了问题产生的根源,并对体育生态系统回归平衡的路径提出了政策性建议:树立体育生态观,加强体育文化的传播,强化体育人文观;突出学校体育的核心地位,夯实体育生态系统的生存基础;调整体育系统的结构,促进体育的多元化发展;积极构建良好的体育科技运作机制,提高体育生态发展的效率;构建良好的监督管理机制,确保体育生态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