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人性是伦理的土壤,每种伦理理论的构建,不管有没有意识到,都必须建立在明确的人性论基石上。《新伦理学》虽然花了很多笔墨来阐述人性问题,但最终没有涉及到人性问题本身。这在于王海明对人性本身的隔膜,在于他认同了道德人性论传统。客观地看,理性和道德都属于认知判断或价值判断,而人性却是生命存在之内在事实。以此来看,人性客观地敞开为生命存在之自然本性和文化本性两个维度六个扇面,由此生成以“生-利-爱”为轴心,以性爱、血缘为基石,以求群、适群、合群为敞开平台,以“生己-利己-爱己”和“生他-利他-爱他”为两翼生存扇面的人性方阵。这一人性方阵的行动敞开朝向,就是懒馋贪与勤俭智的对立统一运动。在这一对立统一运动的人性朝向进程中,人的利益追求行动和生活是适度乃善,逾度则恶。  相似文献   

2.
儒学演变的历史表明,政教分离将是传统道德理性继续存在的可能性途径。20年代的科玄之争,突显了传统道德价值理性的存在层面;80年代的文化热,又预示了其落实的个体面向。因而,以个体为最终落实的道德、哲学与宗教的三位一体,将是儒家道德理性存在的新形式。  相似文献   

3.
在新时期近20 年的文学创作中,存在着历史理性是唯一的取向、人文理想是唯一的取向、历史理性与人文关怀的双缺失三种艺术范式。由于历史理性与人文关怀二者充满矛盾与张力,笔者认为应提出第四种艺术范式,展现“历史- 人文”的辩证矛盾;这一范式的特点在于以历史理性和人文精神的双重光束烛照现实,批判现实,使现实还原为本真状态。在价值取向上则是历史理性中要有人文精神的维度,人文精神中则要有历史理性的维度。“历史- 人文”的辩证矛盾的根源在于现代工业文明自身的双重性  相似文献   

4.
美育的特点在于形象体系的展现,而它在对象材料、方法手段等方面同智育、德育又有区别,但这并不意味着知识、道德等理性因素排斥于审美教育之外,因而我们要了解教学艺术的内涵,探索如何做到教学艺术美。  相似文献   

5.
启蒙运动的实质在于科学理性对传统道德信仰的颠覆,即:启蒙思想家大都乐观地认为,通过教育,用现代科学知识武装起每一个人,人们就能轻易地建立起新的道德生活.《拉摩的侄儿》所反映的问题正是法国启蒙运动中遇到的最大困境,是以狄德罗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面向社会现实、面向人类道德所必须回答的问题.小拉摩与“我”的对话和矛盾,其实是理性与道德在作者本人灵魂深处的两难斗争与艰苦抉择,小拉摩的形象也成为那一代大部分启蒙哲学家的矛盾典型.  相似文献   

6.
人性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哲学问题,它是解决所有关联着人的存在及其意义问题的阿基米德点。教育是一种与人的生命存在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实践活动领域。认识人性是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人性中既有善又有恶,且二者是对立统一的。教育作为一种内在灵魂的实践。应将”人性向善。作为其基本的价值预设,从而引发、唤醒人性之最卓越,帮助学生获取生活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思政工作格局下,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日常工作和党团学工作为代表的“思政课程”直接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政治任务;以其它学科中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代表的“课程思政”也同样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二者在协同育人上具有传递知识、树立道德、砥砺实践的相同逻辑起点。不过,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之间也存在着阻碍协同育人实际效果的差异因素,主要体现为知识教育方面的重合、道德教育方面的区别、实践教育教学方面的冲突。因此,需要在逻辑进路和实践指向上构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之间“求同存异”“平等交往”的合理沟通方式,通过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进行知识教育的分工、道德教育的联动、实践教育资源的协调,促进显性思政与隐形思政的结合,充分发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间的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北村小说的知识分子叙事中,道德、经验理性和艺术诗性都无法回答知识分子对人生终极价值的追问。北村小说中知识分子叙事的展开,实际上隐藏着他对知识理性如何导向信仰的知识分子式的思考。然而北村对此问题的简化实际上却削弱了知识分子启蒙的主体性与价值。  相似文献   

9.
与西方管理学大多立基于“经济人”、“理性人”不同,日本的“自然人”假设不仅有其历史文化传统的基础,并且在当代管理组织中切实地发挥着作用.这样的人性假设以价值中立的方式肯定了人的自然本性,从而影响到日本式管理的具体模式.然而,“自然人”假设没有明确地划分管理知识与经验存在的界限,具有反认知主义的倾向,在管理学知识上的贡献明显弱于它在实践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文学教学以美育为宗旨;研究型教学以培养学生的主体实践能力为特征。二者在力求凸显学生的个性、主体性、创造性、差异性等方面存在着统一性关系,又在想象与思辨所引发的学习观念、学习过程、教学评测等方面存在着对立性关系。文学美育与研究型教学相结合应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1.
现实关怀与超越追求的统一是儒家文化的基本特征。这一特征表现于先秦 ,就是以孔子仁学为代表的经典形态与以孟荀为代表的裂变形态 ;表现于宋明 ,则正成为从二程到朱陆再到心学与气学由对本体之不同落实方向而形成的分歧形态。 2 0世纪以来 ,由于中西文化的交会 ,儒家现实关怀与超越追求的统一又演变为对中西文化的不同承取与不同的诠释侧重 ,演变为海峡两岸不同的研究进路。这种对中西文化的不同承取与不同研究进路的激荡 ,既是传统文化现实关怀与超越追求相统一的表现 ,又是新世纪中国文化重建的前提基础  相似文献   

12.
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之际,即明万历中期至清康熙中期(16-18世纪),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近代文化就开始了接触与交流.这一时期,中西文化交流是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其中,既有西学东渐,亦有东学西渐.在这次文化交流中,西方传教士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大学》今古本的问题是宋明理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分歧,所谓程朱陆王的分歧以及阳明学与朱子学的对立,主要也就集中在对《大学》今古本的不同选择上,并且也是作为其各自不同的经典依据出现的。但由于这一分歧既非出自经典文献本身,也不像今古文经学那样存在着具体的历史缘由,而主要是由不同为学进路下的不同选择与不同诠释造成的,因而在现代学术背景下,通过对《大学》今古本的比较与古本自身义理规模的重新解读,完全可以澄清古本自身的义理结构,还古本《大学》以儒家经典的本来面目,从而发挥其在认知先秦儒学精神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从历史的视角,寻究明清时代大陆移民台湾对台湾武术形成与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大陆武术对台湾较有规模的传播始自明代,一直到清未。是三四百年前大陆移民渡海带入台湾,根植于台湾。大陆的军事移民和民间移民对台湾武术的传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大陆军事武艺和民间武艺对台湾武术的形成与发展产生深刻而又深远的影响。明朝中叶和明郑时期的军事武艺,对台湾武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为清代台湾武术的形成和集成发展创造了条件;清朝前期,台湾社会动荡不安,社会各界习武成风,大陆武术各拳种流派在台湾广泛传播中,融合发展;清朝中叶,台湾社会从移民社会向定居社会转变,建立了以血缘族亲为群体的宗族制度,出现了返乡寻根续宗潮流,台湾武术随着族人返乡寻祖与祖籍地的武术得于交流,大陆武术也从单向传入向两岸相互交流方向发展,台湾武术逐渐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南派武术体系;日据时期的台湾武术,在困境中传承缓慢发展。台湾武术是中华传统武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两岸中华传统文化共同体的重要标识。  相似文献   

15.
元代的私人藏书虽远不及宋和明,但也对中国优秀的藏书文化传统多有继承,这是中华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重要保证,亦反映了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的美味松江鲈鱼产于吴淞江河道,此鱼有四鳃,长7—8寸。吴淞江的感潮环境和河道环境使此鱼成为江南名产,唐宋时期形成独特的有关松江鲈鱼文化。到明代,黄浦江代替了吴淞江成为出水干道,感潮环境因此发生了变化,美味松江鲈鱼因难以洄游而绝种。遗存的小型四鳃鲈鱼与过去相比较是口味较差的一种鲈鱼。  相似文献   

17.
张荀 《美育学刊》2020,11(1):112-120
明代是茶文化历史上的变革时代,从朱元璋罢龙凤团茶改进芽茶,到品茶方式自上而下的变化及普及,茶事作为一种符号,频繁出现在文人士大夫寄情的诗书画中。陈洪绶是晚明杰出的画家,他的茶画在明代文人画中独树一帜,其作品中的茶事场景既展现了简古、幽趣的画境,又具有文人式的审美意蕴和精神内涵。通过梳理陈洪绶的茶画作品,可以考察当时的茶事活动发展和晚明时期茶在生活与艺术中如何融入文人美学世界的历史。同时,这些茶画中的审美意识形成了一种明末特有的茶事美学风貌,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少林寺“十三棍僧救唐王”与“明代僧兵抗倭”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少林寺“十三棍僧救唐王”与“明代僧兵抗倭”的史料分析,还原了隋末唐初、明代少林寺僧参与政治与军事文化的历史事实。“十三棍僧救唐王”与“明代僧兵抗倭”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人们对少林武术文化的历史记忆,进一步丰富了少林武术文化“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内涵;二者文化价值取向趋同,一致指向“匡扶正义、维护国家与民族利益”的精神层面。“十三棍僧救唐王”培育了“明代僧兵抗倭”的精神规范与价值取向,而“明代僧兵抗倭”演义了“十三棍僧救唐王”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9.
台港新儒家学者唐君毅、徐复观的"中国艺术精神"阐释共同出现了三大悖论:一是他们所谓"纯粹之艺术精神"实则无法"纯粹",二是艺术精神与道德精神表面并列实则并不平等,三是在他们建构的"中国艺术精神"里,艺术最终被"精神"湮没,成为可有可无之物。悖论产生的最终根源在于他们标举"中国艺术精神"的指向并非艺术,而是文化精神和价值。他们以心性之学解读中国传统艺术的路向是对宋明儒学的延续,而非超越。  相似文献   

20.
徽商在扬州     
徽州 ,山多地少土瘠人稠 ,徽人很早外出经商。明成化、弘治年间形成了一个徽州府籍商人组成的商帮集团———徽帮。明中叶以后 ,徽商云集扬州。明清时期 ,徽商经营行业繁多 ,主要是盐、典、茶、木 ,并在经营中积聚巨额财富。徽商的高消费 ,给扬州带来辉煌和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