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2 毫秒
1.
多年来对教师德、能、勤、绩的测评,多为简单粗糙,一谈及某教师工作实绩,往往凭主观印象而论。这种缺乏价值观和科学标准的评价,既不全面,又不准确,结果不是挫伤了一部分教师的积极性,就是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故此,在中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中,建立一套完整的测评制度和办法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研究、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测评进行理论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测评主体与对象的准确定位及合理选择是后续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测评工作实施的关键前提,明晰测评管理机构的设立、测评专家调查和基层人士个案访谈、测评工具的研制与修订、测评工作的组织与实施、测评结果分析及其反馈应用等方法与步骤,可为大面积范围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测评实践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3.
数字档案馆绩效测评包括明确价值取向、确定战略目标、选取测评方法、制定测评方案、划分绩效等级、实施绩效监控、绩效反馈与应用等流程。在测评工作中,应对测评主体、对象、过程、及结果反馈等关键事项进行技术处理。  相似文献   

4.
“强化综合素质培养”“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已经成为我国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体育综合素质评价方面还有待完善,尤以体育知识方面的测评体系为代表。为此,儿童青少年体育知识测评体系的构建一定程度上可有效解决综合素质评价尚不完善的问题。通过专家和体育教师的讨论,对标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构建了适合水平一至五的“体育知识测评体系”,并采用百分制评价儿童青少年的体育知识水平。所构建的“体育知识测评体系”主要从运动人体、体育运动营养、体育运动保健(健康促进)和体育运动安全(损伤/伤害)4个方面测评相关知识。本“体育知识测评体系”的测评结果显示,上海市儿童青少年的体育知识水平总体较好,但尚有进步空间。“体育知识测评体系”的构建意在对学生的体育知识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对于学校教育改革、学校体育发展、《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涵丰富、完善体育教学过程和提供方法学参考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威尔士体育素养构成体系、测评与培养等经验的分析,为促进我国体育素养发展提供借鉴。威尔士将体育素养精炼为2个公式表达,划分不同的体育素养发展阶段并提出相应要求,使用学校体育调查项目(SWSSS)和身体能力测评工具(DC)联合进行体育素养测评。该测评打破了孤立的测评局限,弱化了绝对化竞争。威尔士在强调“强基础、重强化、全方位”三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注重体育素养培养的连贯性与发展性,打造“家—校—社区”的体育素养培养生态圈,将体育素养融入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体育素养培养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应制订“宏观—中观—微观”的体育素养政策体系,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体育素养理论框架,形成覆盖弱势群体的体育素养培养策略,开发本土需要的体育素养测评体系。  相似文献   

6.
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从督导组测评和学生测评两个主要测评准则出发,充分考虑准则内部各元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后,建立了一种新型的高校教学评估指标体系。该种教学评估方法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出教学效果,能对高校的教学评估工作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儿童体育素养“图示化”测评问卷PL-C Quest进行解读和研究。该问卷基于《澳大利亚体育素养标准》为儿童设计了30组相互对应的图片,通过阅读图片即可完成儿童体育素养水平的自我测评。研究发现PL-C Quest特征为:①以“自我报告”为基础,强调体育素养测评的“真”;②以“图文示意”为手段,强调儿童理解程度的“准”;③以“科学严谨”为原则,强调适用对象范围的“全”;④以“国情本土”为依据,强调身体环境互动的“和”。研究启示:①立足国内、放眼国际,确定中国特色的体育素养标准体系;②简化要点、图示内容,体现儿童年龄阶段的测评特征;③重视主观、关注自我,明确儿童体育素养测评主体;④循证严谨、科学合理,规范体育素养测评体系研发过程。  相似文献   

8.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测评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之一,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辩证统一的,对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高校发展、执政党建设、满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应在教书育人、实践活动以及测评程序中实现学生党建工作测评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推动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进而促进高校党建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建立一个基于模糊论、计算机数据库理论,适合于职工大学微积分课程教学的练习测评系统。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德尔菲法、教育测量法、数理统计法等开发研制了在"体育、艺术2 1项目"实验背景下中小学生运动技能五个等级的评价标准.首先研制出逐级递进的《评价标准》适性测试项目,然后根据试验测试数据的百分位数建立等级评价标准,并构建中小学生自愿报名、不分年级自由选择测评等级、必测项目与选测项目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测评模式.并在实验区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评价标准》及其测评模式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常见体育科研成果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体育科学研究及其研究成果的特点出发,探讨分析目前我国体育科研成果常用的评价方法以及各自的优缺点.在制定体育科研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原则的基础上,提出制定体育科研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标准,并举例说明对体育科研成果进行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的理论应用.  相似文献   

12.
确立合理的评价原则是科学、公正地评价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保证.在对体育科学研究成果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现有体育社会科学评价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原则:1) 社会效益优先,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它的社会意义和作用;2) 重视创新,将鼓励创新和重视原创性作为一种内在的精神贯穿于整个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体系之中;3)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4) 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区别;5) 科研管理部门评价与专家评价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估是教师评估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绩效评估存在着评估指标与本科高校雷同、评估标准单一、评估方法简单及评估结果运用功利化等问题。就此,结合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特点应明确定位,设计合理的教师科研绩效评估体系,确定多层次多样性的评估指标,采取科学的评估方法正确定性与定量的关系,并尽量避免教师科研绩效评估结果应用的功利化,以促进高职教师科研绩效评估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体育课程评价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课程评价是对体育课程自身的评定,对体育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这对于体育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发现目前关于体育课程评价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课程评价定义的不准确,易造成理解上的偏差;二是课程评价对象的混乱,过多的涉及到了教学论领域的内容,没有更多地对体育课程本身的研究;三是对体育课程评价方法、课程评价体系、课程评价功能等几个方面研究的不彻底性,造成了体育课程评价研究的不理想。在未来的研究中,要加强以上几个方面的研究,促进体育课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体质综合评价中层次分析法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一个人的体质水平时,涉及的指标众多,有定量的数据,也有定性的数据,进行综合评价需要考虑的因素过于复杂,何种赋权(权重)法更为合理已成为体质研究的重要课题.因此,进行体质综合评价的权重研究将对体质综合评价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利用老年人体质研究的实例介绍了层次分析法在体质研究中应用步骤,对体质科研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选择国民经济评价研究领域中一个崭新的研究主体——大型公共体育设施,充分论证了大型公共体育设施国民经济评价的必要性,并在对一般建设项目传统国民经济评价方法总结归纳的基础之上,初步提出具有行业项目属性、合理规范的大型公共体育设施国民经济评价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通过系统工程的层次分析法对体育管理系统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 ,以求对体育管理系统各层次结构之诸要素进行方案排序 ,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国内乒乓球比赛技战术统计研究的相关成果进行梳理和探讨.发现,乒乓球比赛技战术统计研究的热点主要有乒乓球比赛常规技战术统计、乒乓球比赛技战术评价模型构建和乒乓球比赛技战术诊断方法三个方面的内容.指出,未来乒乓球比赛技战术统计研究将在原有经典三段评估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评估标准的修订和评估指标的细化研究;将利用其他领域比较成熟的技术、模型和方法,建立技战术数学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9.
体育专业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模式与综合评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体育专业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与评定上存在的不足,就体育专业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及建立综合评定体系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科研能力培养的三阶段模式和综合评定指标体系的内容.旨在建立体育专业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合理模式,提高体育师资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0.
体育课程实施程度评价是体育课程评价的新兴领域。为了全面提升体育课程实施品质,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体育课程实施程度评价的研究取向及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研究表明:目前的体育课程实施程度评价主要从认同与关注、认知、课程意识等维度展开,探讨了相关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但总体研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评价内容与研究方法的单一化、评价工具重引进,轻消化,评价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