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近代体育课程以癸卯学制的颁布实施为开端,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癸卯学制时期是我国近代教育的起步时期,也是我国体育课程走向近代化的关键一步。笔者对癸卯学制时期清朝政府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未实施)和奏定学堂章程中所规定的有关体育课程的内容做了论述,并着重分析探讨了癸卯学制时期体育课程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2.
我国近代正式付诸实施的学制,最早是清末(1903年)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一般称为癸卯学制。该学制把体育纳入教学内容,设置“体操课”,这是我国近代正式设置体育课之始,也是我国近代首次引进外国普通学校体育。翻阅《奏定学堂章程》不难看出,该学制全盘照搬日本的。癸卯学制一直沿用至1911年辛亥革命。1912年由蔡元培主持制定的壬子学制,与癸卯学制无本质区别。可以说,我国近代最初的体育课,基本是以日本模式为样板。本文试就清末引进日本学校体育做历史的回顾,对其成败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19世纪70年代以后,清朝个别学校开始设置游戏一科,洋务派新式军事学堂开设兵式体操,到1903年“癸卯学制”的颁布,学校体育教育制度化。学校体育教育制度的建立既是清末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东西文化融合、学习西方的结晶。它的建立不仅是教育目标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而且促进了体育科学的发展和社会风气的改良。  相似文献   

4.
癸卯学制的颁行对我国近现代学校体育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运用文献资料法,以癸卯学制时期体育教师教育制度为研究对象,在梳理体育教师教育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揭示了体育教师教育制度的价值取向及本质特征,旨在为我国体育教师教育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供参考。研究认为:癸卯学制初期,大量非专业人员进入体育教师队伍,对体育教师的整体形象产生严重损毁,体育教师培养培训机构相继成立虽然满足了应急之需,但整体建设依然滞后于其他学科,甚至延续至现在;该时期体育教师教育制度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为,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以"忠孝为本,经史为基"为教育宗旨,以实用主义为形成思想,以军国民主义为实践思想;体育教师教育制度存在定向性、实用性、片面性和非专业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杨小帆 《精武》2011,(A1):3-4
清末,中国在教育发展模式上选择了弃"欧"仿"日",1898年京师大学堂的建立便是在教育上学习日本的最初尝试。1900年义和团运动失败后,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教育改革成为了新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学习日本亦随之开始,尤其是在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中把体育纳入教学内容,设置"体操课",这是我国近代体育课的正式开始,也是我国近代首次引进外国普通学校体育。本文就"癸卯学制"中的体育教学内容进行研究,旨在溯本追源,以古鉴今。  相似文献   

6.
一、延边足球运动的兴起和发展,首先从学校开始。1905年满清政府正式宣布废除科举制度,在颁布的“癸卯学制”中明文规定各级学堂,每周必须有2—3小时的“体操”课和有益的运动。 1915年以后,吉林各地的学校,按照吉林巡按使王揖唐的命令,制定了体育章程,例如额穆(今敦化)和东宁县(过去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近代学制建立前体育课程发展概况进行了溯源性挖掘与分析,探讨了教会学校、洋务学堂、变革中的书院以及清末新式学堂中的体育课程。研究结果认为,"癸卯学制"颁布前存在一个我国近代体育课程的萌芽和雏形时期,这是我国近代体育课程的渊源,也是我国近代体育课程发展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对高校弹性学制与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潞  谭志华 《体育科技》2004,25(2):60-64
通过对“弹性学分制”与“体育课选项制”的实质与内涵的探讨 ,阐述了体育教学管理制度变革的发展意义及弹性学制下“体育课选项制”的管理框架 ;同时提出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必须重视“竞技项目教材化”的教材改造工作。  相似文献   

9.
陈英军  曹刚 《体育学刊》2007,14(9):98-100
当前我国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模式存在时间少、目标单一的弊端,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出改革实习模式,实行“普修”与“选修”相结合实习模式。体育教育专业“普修”与“选修”相结合实习模式,有助于解决体育专业学生实习时间不足的问题,拓展专业视野,提升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影响研究生学制改革的因素进行分析,指出:高等教育内部的教学模式与外部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共同作用于研究生学制的改革。结论认为: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以灵活学制为基础实施“研究型硕士”与“课程型硕士”并存且有所侧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孔子在文学上有不少独到的认识,形成了他颇具个性的文艺思想,成为我国古代文论的发端.文章着重探讨了其"文质观",在阐释其内涵的基础上,试图结合孔子的经历思想进行分析,力图打破就"论"而论,零碎散乱的思维模式,从而全面、准确地认识、评价孔子的"文质观".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足球人文环境的内涵与结构,根据“人文环境理论”提出了优化人文环境是“校园足球”和谐发展的根本。通过总结当前足球人文环境发展的掣肘因素,提出机制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3.
陈彩燕 《体育学刊》2007,14(7):10-14
通过对美国体育思想发展的回顾,分析美国当代学者对体育的认识,进而辨析“通过身体的教育”和“针对身体的教育”两种观点的异同,得出以下结论,即“通过身体的教育”和“针对身体的教育”两种体育观的主要分歧不在体育手段上,而是在体育目的上。“通过身体的教育”目的众多,与目的的唯一性不符,在实践中表现为教授运动技术,目的是否得以实现无从知晓;“针对身体的教育”目的明确,就是完善人的身体,、在实践中表现为健身知识技能的传授。  相似文献   

14.
目前关于太极拳的研究大多围绕教学展开,缺乏在社会背景下对于太极拳传承的专门研究。笔者以文献研究法、走访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对城镇化建设中太极拳的传承进行研究,针对太极拳传承中出现的危机,提出对策:通过新媒体传播太极拳;政府鼓励企业定期举办太极拳赛事活动;加强城市宣传力度,推广太极拳;增加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就业岗位,正确传授太极拳拳理及技法;正确引导人们的健康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在比赛和训练中,“时机”与“时机感”问题,始终成为教练员、运动员非常关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6.
从伦理角度讨论了人们对于竞赛结果的价值判断,根据竞赛规则存在的必然性证明所谓"竞技规范"的无效性,尤其"竞技规范"作为竞赛规则以外约束运动员竞技行为和行动"第二规则"的不合理性.研究发现,竞赛的很多问题都源于人们对于竞赛结果价值判断的不同理解,它们导致了人们参与竞技的目的的不同.为了使竞技运动能够健康发展,有必要理性地分析竞赛中"真"的价值与"好"的价值之间的区别,以及我们选择竞赛中在"好"的价值指引下产生的行为与行动的真正动机.  相似文献   

17.
"人文奥运"的彰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奥运”是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三大理念之一,也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提出的新理念。它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和灵魂。本文对“人文奥运”的内涵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实现北京2008年人文奥运的对策。即大力宣传弘扬中华文化、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广泛开展教育培训活动等。  相似文献   

18.
"剑舞"考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民族史学、体育史学、体育理论、考古学等多种学科原理,结合文献资料、背景分析、综合分析等方法,对本选题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1、剑,检也,所以防检非常也。剑产生于商代晚期,不仅是中国古代防身和作战的短兵器,同时也是阶级和身份的象征。2、剑舞产生于春秋时期是伴随着剑术的产生而出现的,鼎盛于唐代。由宋至元,剑舞退出了历史舞台销声匿迹。3、剑舞除了健身和娱人功能外,还具有政治功能和自娱性、自慰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武术文化的"失语"与"话语"平台构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湧涛  周兵  刘苏 《体育学刊》2007,14(9):67-70
在西方体育主导话语权的压制下,中国武术文化陷入了“失语”的窘境。为了给中国武术寻求“话语”权,觅寻一个安身立命之所,对全球化进程中的武术文化“失语”的症侯、本原进行了解读和反思。研究认为:模仿的迷误、时代的变迁导致了中国武术文化的“失语”;文化的自知、自信是话语平台建构的基础,文化的现代转化是中国武术建构话语平台的必然。  相似文献   

20.
“氧债”和“无氧阈”是运动与无氧代谢中的经典概念,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带动运动生理学的迅猛发展,这两个经典概念逐步受到挑战。本文就有关公认的科学事实对“氧债”和“无氧阚”这两个概念提出质疑,以期能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并在今后的教材编写中采用一套准确、合理、恰当的概念.推动整个运动生理学的交流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