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采用医务体检、体质测试、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温州市103名女民营企业家(26—48岁)的健康现状、患病情况,以及体质测试与生活行为和体育锻炼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温州市女民营企业家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人均患病达2.25次;体质测试总体合格率为69.82%,低于全国和浙江省成年人71.40%和79.70%的平均水平;大多数女民营企业家的日常生活方式差,参加体育锻炼少。本课题的研究为女民营企业家的生活方式、行为健康、体育锻炼等方面提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湖北体育科技》2019,(5):461-466
目的为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锻炼态度,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的方法,研究573名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对锻炼行为的影响。结果与结论 1)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不高,强度较低,体育锻炼时间表现良好,体育锻炼以小锻炼量为主。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在性别、专业、年级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2)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积极向上,且行为态度相对较好。不同性别、专业的学生行为和目标态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行为态度维度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3)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与体育锻炼行为存在高度相关。体育锻炼态度对锻炼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行为态度对体育锻炼行为的解释变异量为19.1%。  相似文献   

3.
运用《锻炼态度量表》,对1001名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和体育行为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运动项数与男生的行为态度、行为控制感无显著性差异;与女生的情感体验、行为控制感无显著性差异;此外,无论男、女生,除女生的主观标准外,其他维度与运动频率间均有显著性差异。总体来看,女生除主观标准得分高于男生外,其他维度的得分均低于男生,但男、女生对体育锻炼均有较高的目标态度。积极的体育锻炼态度只有在学生充分认识和行动统一的基础上,才更容易形成。  相似文献   

4.
温州地区民营企业家健康状况与体育锻炼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伯乐 《体育学刊》2006,13(4):41-43
对温州地区87名28~59岁的民营企业家的健康情况、生活方式、体育锻炼行为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温州地区民营企业家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所患疾病前6位的是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泌尿系统疾病、脂肪肝和慢性肝炎(人均患病率达3.13次)。体质测试总体合格率为67.82%,低于全国合格率(71.40%)和浙江省的平均水平(79.70%)。大多数民营企业家生活方式不科学,参加体育锻炼少。建议民营企业家要改正不良生活习惯,重视身体健康及卫生知识方面的教育,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5.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余暇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问卷调查以及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家庭微观环境视角研究其对大学生余暇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探索中国大学生余暇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父母受教育程度与大学生余暇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呈现低度负相关;父母参加锻炼状况与大学生余暇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呈正相关;父母对子女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对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锻炼相关不密切;兄弟姐妹参加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锻炼有正性影响;大学生的原居住地与其参加余暇体育锻炼行为相关。来自农村乡镇的大学生余暇体育锻炼行为优于其他居住地的大学生;同一居住地的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男生明显好于女生。  相似文献   

6.
郑霞  姜伯乐 《浙江体育科学》2009,31(3):93-94,125
采用体质测试、医务体检、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对浙江省53名28~59岁女民营企业家的健康现状、患病情况、体育锻炼以及体质测试与生活行为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女性民营企业家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人均年患病率达2.25次.其体质测试总体合格率为69.82%,高于男性民营企业家的63.72%,而低于全国和浙江省成年人合格率的71.40%和79.70%的平均水平.大多数女民营企业家的日常生活方式不佳,很少参加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7.
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高职院校女教职工体育锻炼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72.8%高职院校女教职工对体育锻炼的态度是积极的,但在体育锻炼项目喜欢程度上存在差异;女教职工在余暇时间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偏低,主要用于上网、看电视电影;参加体育锻炼频率不固定;锻炼项目偏,跑步和球类运动是女教工参与的主要项目;家庭、职称的压力是导致没有毅力坚持体育锻炼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于春艳 《浙江体育科学》2012,34(1):107-112,126
以毛荣建(2003)所提出假设(在TPB理论基础上做出改进,将行为习惯、目标态度、情感体验3个变量融入了计划行为理论模型中,用来测量青少年体育锻炼态度。)为研究理论依托,进一步验证体育锻炼态度及其影响因素与体育锻炼行为之间的关系,通过《锻炼态度》与《体育锻炼行为》问卷对在校大学生分层随机调查,运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与路径分析等方法分析数据,结果表明:锻炼者与非锻炼者在体育锻炼态度各维度上呈现显著性差异;性别因素不能影响锻炼人群在体育锻炼态度的各项维度得分的差异性的结果,非锻炼人群也是如此;体育锻炼活动中,决定行为意向的关键变量因素是态度;具有高情感体验、或高认知的大学生,并不一定是锻炼者。路径分析说明,行为习惯、情感体验、行为认知、目标态度、主观标准一方面通过行为态度间接作用体育行为,另一方面,行为习惯、目标态度、主观标准对体育行为还具有直接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家庭因素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生  吴健 《体育学刊》2008,15(3):67-70
对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家庭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影响因素中,父母参加锻炼状况与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呈正相关,父母学历与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呈现低度负相关;父母对子女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对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相关不密切;兄弟姐妹参加体育锻炼状况对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有正性影响;大学生的原居住地与其参加体育锻炼行为有一定相关.来自农村乡镇家庭的大学生体育锻炼情况优于居住地为城市的大学生;而对于同一居住地的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而言,男生的体育锻炼情况要明显优于女生.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对不同民族大学新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民、汉男大学新生在课余体育锻炼的态度和平均每天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时间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民、汉女大学新生在所有指标方面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强身健体、缓解压力和对于项目的热爱是大学新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在锻炼项目的选择上呈多元分布,但又相对集中,也有一定的性别差异;男新生在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总时间和次数上要多于女新生;制约大学新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体育场地设施缺乏或不开放、缺少锻炼的同伴、学业繁重,没有时间和没有喜欢的项目或不会.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校大学生校园体育生活现状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剖析普通高校大学生的校园体育生活现状,从大学生参加体育与健康课以及参与健身、群体竞赛活动三个角度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校大学生对目前开设的《体育与健康》课基本认可,态度是积极的,但是有些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不理想;学生缺乏健身锻炼的习惯,终身体育意识较差,学校健身场地器材不能满足学生实际需求;参加群体竞赛活动的机会较少,群体活动的组织等存在问题,影响了大学生的校园体育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周舟  黄茜  刘智  王丽红 《湖北体育科技》2016,(12):1035-1038
目的通过了解湖北省群众健身活动的总体情况,为提高我省群众的健身和健康水平,构建和谐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武汉、荆州、恩施三个抽样地,调查了2059岁人群体育健身活动状况,分析我省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的现状。结果湖北省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男性高于女性,城镇高于乡村,5059岁人群体育健身活动状况,分析我省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的现状。结果湖北省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男性高于女性,城镇高于乡村,5059岁居民经常锻炼的比例最高,健身走为主要健身项目。结论湖北省居民在选择体育健身项目上呈现出多样性特征,体育健身场地的选择上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居民体育健身的意识还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农民体育生活方式的发展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民体育生活方式的特征有: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增加与31~50岁年龄阶段的农民主力军的健身状况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相矛盾;以现代体育项目为主,农民开始接受城市体育文化和健身手段;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场所从私有空间向公共空间转移;大部分农民参加体育活动是自发进行的,农村体育缺乏有效的组织与体育活动严密组织性相冲突;农村体育的发展表现出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和农民健身行为发展的非同步性;30岁以下青年把参加体育活动作为主要生活方式,青年农民静态活动时间少于身体活动时间;农民体育消费表现出滞后于农民体育参与意识和体育行为发展的矛盾;农民体育消费与收入高度契合,并影响健身手段选择。  相似文献   

14.
With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eople have changed their lifestyles and attitudes to health and now they have an increased awareness of the value of participating in physical activity. The imbalance between the strong demand for sports participation and the inadequate number of sports fields on a per capita basis severely restricts the level of fitness activity nationally. However, compared with developed countries, China is rich in open green-spaces and parks in residential areas, but the potential value for recreational exercise and sport has yet to be fully explored. The integration of garden greenbelts, residential green-space and sport fields will improve the number and quality of public sporting facilities which will prompt a better level of the utilization of established and future green land resources in China.  相似文献   

15.
基于相应的国家规范,通过行业部门普查、抽样调查、统计分析以及满意度指数分析等一系列调查和分析研究方法,对大连市城乡居民健身休闲与体育消费进行调查。研究认为大连市群众性健身休闲活动成效显著;体育消费已实物型为主,参与型和观赏性体育消费为辅;时间不足是限制城乡居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主要原因。建议进一步增加政府在群众性体育活动方面的投入;贯彻《全民健身条例》,普及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居民参与健身活动的积极性,促进体育消费以及体育产业发展与提升。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法,对男、女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体育消费意识和结构等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和体育消费行为都呈多层状。大学生对健身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提高,但健身意识和体育消费意识都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7.
杨宝  褚婷 《湖北体育科技》2014,(1):78-79,13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及数理统计法对高职院校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山西省高职院校的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以健身和娱乐功能为主,但参与的强度和频数明显较低;男同学对待体育锻炼的态度明显高于女同学;在锻炼项目上,男同学倾向于同场对抗类和力量类运动项目,女同学更倾向于健身类和隔网对抗类运动项目;场地器材不足、宣传不够、体育锻炼意识差是制约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立足于供给主体视角和行为主体视角,对疫情期间青少年体育活动开展变化进行探析。结果表明:从供给视角来看,在政府层面,政府引领下青少年家庭体育成为疫情阻击的精神旗帜;在学校层面,线上教学的弊端显现出体育活动自主实践能力的缺失;在家庭层面,居家隔离锻炼进一步强化体育活动的代际影响;在社会层面,非医疗健康干预下青少年体育需求的供给场域单一。从行为主体视角来看,青少年体育价值观念在新冠疫情下得到重塑,在后疫情时代的短期运动热潮中迎来发展机遇,青少年体育活动存在主观意识与客观参与之间的矛盾。为此提出相应建议:学校体育应增加健身知识和方法内容,促进体育课程由"练"到"学"的转化;提高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内生性需求和自组织能力,强化体育运动与科技信息的紧密结合;建立青少年体育服务供给的多元场域融合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体育锻炼是残疾人康复、健身和融入社会的有效手段,本文以18-23岁的腿部残疾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了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腿部残疾学生的体育活动参与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腿部残疾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意识和积极主动的参与心理;学校为残疾人提供的特殊场地器材及专业体育指导人员较少;供腿部残疾学生可选择的体育项目也较为局限。提出以下建议:加强残疾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思想引导;培养改善教师的特殊教育方法;学校为腿部残疾学生提供适宜的场地和器材等,为其提供体育活动锻炼的帮助,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湖北体育院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调查,分析发现:体育院校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不高,体育实物消费占主导地位;大学生对国外体育品牌的认知度较国内体育品牌高,强身健体、兴趣爱好、丰富课余生活是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最主要目的;大学生体育消费性别差异明显,消费渠道倾向于实体专卖店;而质量、价格、品牌成为大学生体育消费考虑的前三位因素。进一步模型实证结果表明,月平均生活费、体育锻炼频率、年级、性别对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影响显著,体育运动场所、体育消费渠道则影响不显著。据此,提出完善体育院校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