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1917年4月1日《新青年》杂志第3卷第2号上发表了毛泽东《体育之研究》一文。这是中国近代史上,较早、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体育的专题论著,其精辟论述和科学观点,对我国体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纪念《体育之研究》发表80周年之际,重温这篇珍贵的文献,对于继承和弘扬毛泽东的体育思想,促进当代学校体育的发展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体育之研究》从“三育”的辩证关系上强调了体育的重要性针对我国教育界重文轻武的时弊,青年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从体育与智育、德育的相互关系上,强调了体育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他根据“一…  相似文献   

2.
1 我国体育哲学研究的历史回顾现代体育哲学思想的发展在我国已有半个多世纪。早在 1 91 7年 ,毛泽东同志撰写的《体育之研究》一文里就蕴含着丰富深奥的哲理。 2 0世纪 60年代徐寅生《如何打乒乓球》一文全篇充满了辩证法思想。但把体育运动中的哲学问题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研究对象 ,作为一门具体的学科来研究与创建 ,则肇始于 2 0世纪 80年代初。 2 0多年来我国体育哲学研究经历了一个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 ,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 1 980 - 1 985)即我国体育哲学研究的启动时期。 1 981年由沈阳体院承办召开了全国第一届…  相似文献   

3.
现代武术的辉煌——竞技武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浩 《中华武术》2005,(12):28-28
近现代的中国武术是在中西体育文化的撞击交融中向前推进的,中西体育文化对接中的成果之一就是诞生了竞技武术。竞技武术的诞生与兴盛是20世纪中国武术发展中最为重要的事件。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体育思想深受湖湘文化影响.湖湘文化“躬行践履”的知行观促使毛泽东终身坚持体育锻炼;“探本究原”的哲理思想催生了《体育之研究》;“霸蛮”精神培育出毛泽东的蛮拙体育;“立德、修身”的传统升华了毛泽东对体育功能的认识;“经世济国”精神奠定了毛泽东体育为政治服务的思想.准确把握这种文化渊源,可以更好地领会和解读毛泽东体育思想,指导我国体育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2001年,本刊由《体育文史》杂志更名为《体育文化导刊》。为了在《导刊》创刊之初,扩大社会影响、宣传办刊宗旨,同时也为了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导刊》于2001年10月7日至9日在美丽的绍兴文理学院召开了以“体育与社会·人”为主题的首届体育文化论坛。论坛邀请了国内研究体育文化领域的知名学者,分别就目前体育文化研究中的一些重点与热点话题发表了各自独到的学术见解。体育作为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在其历史发展中与各个国家、地区的文化背景有着很强的亲缘性,同时又是各国间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20世纪,世界体育运动蓬…  相似文献   

6.
青年毛泽东在23岁时发表的文章《体育之研究》,思想宏大深邃,涵盖了哲学、古今中外历史、文化教育、人生观等诸多方面内容,已超越一般意义上的体育文章。写作此文时,青年毛泽东的体育实践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通过对体育本质的研究,他对体育的理解发生了质的飞跃,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独特的,不拘一格的锻炼方式。对比《体育之研究》写作发表前后青年毛泽东的体育活动形式和内容的巨大变化,青年毛泽东认识体育的足迹,也是青年毛泽东走向伟大的路径,清晰可见。  相似文献   

7.
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之际本文作者重温了毛泽东同志作品《体育之研究》并指出我国建国后体育事业的发展和体育成就的取得,都是与《体育之研究》的思想指导分不开的。本文特别指出中国现在,将来体育的发展,必将要在《体育之研究》思想指导,才能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8.
论毛泽东的快乐体育思想———读《体育之研究》刘琦《体育之研究》是毛泽东在1917年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的专题论著。80年过去了,研读起来感到其理论内涵的深奥博大,其精辟的论述和科学的观点对当时,以至于现代中国体育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试...  相似文献   

9.
<正> 学校,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学校体育对青少年社会文化,起到重要的作用。在青少年社会化的过程中,如何通过体育运动培养优秀的民族性格,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民族性格,亦称国民性,其实质是民族文化精神。早在世纪初,民主革命的先驱们就敏锐地看到了体育运动对民族性格的影响。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一开头就惊呼“国力苶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其“武风不振”就是当时所说的“恶斗死,宁忍辱”式  相似文献   

10.
重读《体育之研究》札记三题肖正《体育之研究》是毛泽东早年发表的一篇专论体育的论文。文中就体育的本质、价值、在人生中的地位、锻炼的原则和德、智、体之关系等基本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对中国体育不发达和落后的原因,进行了历史与现实的分析。至今,文中许多基...  相似文献   

11.
蔡艺 《湖北体育科技》2013,32(7):572-576
运用文献资料法、横向比较法、逻辑分析法,比较《山海经》和《荷马史诗》两部神话元典中的体育活动,旨在探寻原初状态下中西体育文化的异同,追溯两者差异的源头。研究表明,《山海经》和《荷马史诗》中的体育活动都与原始宗教密切相关,带有浓郁军事色彩,但在生命主体和思维方式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同志一生重视体育锻炼,其63岁高龄时仍能四次横渡长江,多次畅游湘江,其豪迈气概、坚强的意志和健全体魄,令世人钦佩。毛泽东同志不仅是位运动的实践者,对体育理论的研究造诣也很精深。早在青年时期,就在1917年4月1日《新青年》第三卷第二号上发表了《体育之研究》一文,对体育的各个基本问题进行了精深的探讨,叙发了毛泽东在体育问题上的独到见解。 (一)把研究、倡导体育和国家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体育之研究》开宗明义地指出“国力恭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青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体育学刊》2007年第2期刊发的《对"中西体育文化差异论"的质疑》的立论依据展开分析,认为其体育文化"有古今无中西"的论断存在问题:用"三大文化形态"理论诠释体育文化的发展规律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曲解;抹杀了体育文化的民族特性。与此同时,提出历史地、辩证地、多维地看待中西体育文化差异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通过历史文献的考证 ,研究了毛泽东的的重要论著《体育之研究》,探讨了德国哲学对毛泽东体育思想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体育之研究》与毛泽东的早期哲学思想广西工学院游毓发《体育之研究》是毛泽东同志于1917年以“二十八画生”在《新青年》上发表的,充分反映了毛泽东的早期哲学思想。文章一起始,即用唯物主义观点——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提出了体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养生”...  相似文献   

16.
《体育之研究》是毛泽东青年时代的作品,是我国近代体育史上用近代科学和教育的观点,对体育进行全面系统论述的文章。它对我国近代体育理论和学校体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就《体育之研究》发表的历史背景、主要观点、历史价值以及现实意义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20世纪初美国体育商业运作,该研究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对美国的体育发展历史《从殖民化到全球化》的书籍进行了翻译,得出了媒体推动了美国体育竞赛的发展同时美国媒体自身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优秀运动员及教练员利用媒体进行商品代言人推动了美国体育的发展,美国媒体积极促进了美国商业化体育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关于体育本质的问题众说纷纭,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从体育的真义,体育的功效,及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等方面对体育进行了论述,可以看出他所倡导的体育是通过身体活动不断增强人民体质的健身体育。  相似文献   

19.
本文拟从毛泽东早年的思想倾向出发,结合毛泽东当时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剖析毛泽东在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前思想发展、转变过程。指出《体育之研究》一文的发表是毛泽东救国救民思想的一种现尝试。  相似文献   

20.
《体育之研究》不仅是青年毛泽东的运动经验之谈,还是他对体育发展的时代之思。本文从历史社会学视角,结合《体育之研究》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毛泽东后期日益成熟的思想与体育号召、当代社会情境下的体育发展,在近代与当代跨时空对话中,探讨了《体育之研究》及其时代意义,认为:毛泽东对体育本质、位置、效用的思考,在当代社会也仍具有解释力;毛泽东所倡导的德智体三育并行,不仅是对杨昌济等人德智体三育并重观的接续,而且进行了思考延伸,不但强调根据学生所处阶段的身体情况灵活推行三育,而且通过德智体三育情况剖析了个体与社会在其中的关系与作用;在个体体育参与中,毛泽东不但建议个体运动法贵少且有效,而且鼓励恒、全、蛮拙运动,这对当代社会身处多种选择的个体,发展体育兴趣、提升体育参与持续性、真正在运动中获得身心均衡发展及保养生命等,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