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多学科视角下休闲体育概念的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社会学、经济学、体育学等学科领域中关于"休闲"及"休闲体育"的概念进行解析,探索休闲体育学科理论基础,确立休闲体育学科地位.认为:"休闲学"作为休闲体育学科的支撑学科,已形成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体育学科内融入了休闲概念,"体闲体育"与"体育休闲"具有一致性概念内涵;以经济学方法研究休闲体育是重点研究领域,体闲体育产业经济是该专业的研究方向;休闲体育学科是基于各学科交叉和渗透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具有与体育学传统学科的相对独立性.  相似文献   

2.
体育自从诞生以来,就成为社会文化发展必不可少的支撑力量之一,而人类历史的进步表明,体闲体育与社会进步、人类生命及生活质量紧密相连.通过对影响休闲体育发展的因素分析,可以证明休闲体育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因为,科学技术的应用,使必要劳动时间的大大减少,让人们有更多的闲暇时间,从而为休闲体育发展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经济的迅速发展,使人们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发展休闲活动,从而为休闲体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经济保障;休闲体育意识的增强,时健康生活方式的需求,为体闲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相似文献   

3.
试论"休闲体育"与"体育休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源于西方的体闲体育崇尚追求活动的娱乐性、冒险性、刺激性,在健身中娱心。在中国人看来,休闲是心灵的驿站,休闲体育的真谛就在于“静”。本文采用逻辑方法论,对休闲体育与体育休闲的概念和定义进行分析、比较, 辨休闲体育与体育休闲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安徽大学生休闲体育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安徽省高校大学生休闲体育现状进行分析,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休闲体育价值的认知呈多元化特点,而参与体闲体育行为方面呈现一定的问题,探寻了发展高校休闲体育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休闲体育文化具有休闲娱乐性、大众参与性、多元统一性、主动创造性等基本特征."以人为本"是体闲体育文化的精神内涵.湖南休闲体育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及时代特色.时代特色体现在三个方面:广场、公园休闲体育文化丰富多彩;体育休闲旅游蓬勃发展;体育娱乐电视节目别开生面.  相似文献   

6.
后奥运时代的体育休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作为一个严肃的思想概念,后奥运时代的首要意义在于从内部反省奥运时代,同时意味着一种面向未来的规划,在实质上则试图重返奥林 匹克精神之源。在后奥运时代,体育休闲的核心是以自由的心态进行自由的活动,这意味着一种看待体育的根本视野,同时也展开为休闲体育的 体育范型。在后奥运时代开展体育休闲,仍然迫切需要进行广泛深入的奥林匹克教育,以提升体育的境界,同时需要依据体育休闲观,重新制定 国民体育计划,也需要在此框架内对休闲体育进行积极的规划引导。  相似文献   

7.
运动休闲之要素——兼论竞技娱乐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休闲时代的来临,运动休闲将成为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研究也将成为体育理论的热点和前沿.中国体育迫切需要接纳运动体闲并探讨其学理,最佳切入点是竞技娱乐化.娱乐展现着体育活动的趣味和魅力,成为开展运动休闲的要素,而具体进行娱乐活动时则需要把游戏精神视为灵魂.重视运动休闲的娱乐要素,通过游戏方式,使运动竞技彻底休闲娱乐化,是奥运后我国体育由专业竞技向职业竞技的华丽转身.  相似文献   

8.
运用实验方法对城市小学生体闲体育价值观、态度、行为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结果表明:对城市小学生实施休闲体育教育后,不同年级、不同性另州、学生的休闲体育价值观、态度、行为都有较大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休闲体育作为城市休闲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根基在于城市,而城市的本质在于为人性的回归提供一种人工环境。因此,休闲体育的核心理念应是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城市与体闲体育的共同灵魂在于"人性"。为此,文章以"人性"为突破口,通过对城市本质的揭示来阐释了休闲体育新理念的重塑问题,分别从以人为本、人性系统、传统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等角度对休闲体育观念的树立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论休闲体育与体育休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体育领域休闲研究的迅速发展,一些相关基础理论问题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休闲体育和体育休闲概念的关系问题便是其中之一.认为:体育休闲和休闲体育存在异同,休闲体育的学科名称应在明晰内涵的前提下予以规范.提出在休闲体育的未来发展中应注重:规范和统一"休闲体育"的学科名称;进一步明确休闲体育的学科涵义;注重我国休闲体育发展的中国特色等.  相似文献   

11.
采用质的研究方法对3位城市小学生休闲体育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索.研究表明:城市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伴随着较大的竞争压力,他们需要林闲体育来缓解压力,但影响他们进行休闲体育生活的因素颇多,现状不容乐观;改善他们的休闲体育生活环境,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区等因素的体闲体育教育引导作用已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闲·休闲·休闲体育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28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分析了闲、休闲、休闲体育三者的来龙去脉,指出提高生活质量不是“闲”和“钱”的简单相 加,还要改变思想观念,要把握三者的机制和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引导人们健康地开展休闲体育活动,也才能不断提 高人们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杨玲  韩双双 《体育文化导刊》2016,(4):161-164,182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分析"滁人游"休闲体育文化及其启示。主要结论:"滁人游"以身体娱乐活动为载体,搭建了彰显人身心自由的舞台,呈现了休闲体育的文化样态。对当代休闲体育文化的启示:充足的物质条件是休闲体育文化活动开展的基础;"身心协调"的一元性价值观是休闲体育文化活动开展的源动力;切合目标的规则规范是休闲体育文化活动圆满开展的保障;关注人本的行为方式是体闲体育文化活动健康开展的根基。  相似文献   

14.
在休闲体育研究中,不应耽于以黑格尔《逻辑学》为代表的形而上学迷思,进而采用从"逻辑起点"进行理论建构,并引出政策建议的研究方法;而应本着尊重经验的基本态度,采用从社会现实出发的研究理路。"休闲体育"源于鲜活的社会现实,是"休闲"与"体育"的互相规定:若从"休闲"的角度理解"体育","休闲体育"意味着新的体育观念、新的体育行动以及新的体育产业,故"休闲"为"体育"开新;若从"体育"的角度理解"休闲","休闲体育"以"体育精神"清除传统文化中"闲"和"休闲"的贬义色彩,让休闲权作为基本人权而为人所知,故"体育"为"休闲"正名。就"休闲体育"在"休闲城市"中的发展这一现实关怀而言,还需解决市民休闲时间短缺和城市体育设施不足等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5.
俞琳 《体育科研》2013,(6):94-97-100
以文献资料法与数理统计法为主,本文借助ARIMA模型预测认为以上海市为代表的都市居民在休闲体育等文娱消费上,按目前的趋势发展将具有明显的增长和规模,应从战略层面针对性地选择休闲体育市场需求基点,定位中产阶层人群为休闲体育市场开发的需求主力、青少年人群为体闲体育市场开发的需求牵动力、老年人群为休闲体育市场开发的需求支持力,旨在促进提高体闲体育市场投入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快休闲体育市场开发,拉动休闲体育经济发展.因此,上海市在三大休闲体育市场需求基点培育上具备良好条件与前景.  相似文献   

16.
休闲娱乐理论与体育俱乐部的发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几年我国尝试发展体育俱乐部,但是在实际运作中,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距离.进入21世纪后,人类面对世界范围内休闲时代的来临,体育活动成为休闲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我国已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进行了修订,体育被列入"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体育俱乐部作为基层组织形式,将在休闲娱乐理论的指引下发展.将体育俱乐部视为休闲时代提供竞赛表演、促进健身参与等准公共产品服务的社会组织,对比参考国内外同类体育俱乐部的状况,提出了改进我国体育俱乐部的目标、任务和管理模式等措施.  相似文献   

17.
运用体育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在对休闲的概念及休闲时代的时代特征进行描述的基础上,从体育和社会体育的根本目的、以及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国内外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两个方面,阐述了在以休闲为主题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论休闲体育的价值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西方未来学家预测:到2015年可以让人们把生命中50%的时间用于休闲,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休闲将逐渐演变为人类生活的中心内容.为此,通过研究有关文献资料,采用逻辑归纳等方法,从不同的视野,阐述作为休闲的重要内容的休闲体育的主要价值,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研究大学生休闲参与的活动状态以及产生状态的动机,并研究体闲动机与休闲参与的相关性和体育健身休闲在大学生休闲活动中的表现.通过量表设计,并基于广西和广东两者的数据,发现当不同类型的休闲动机占主导地位时,会导致不同的休闲参与方式.同时,还发现大学生在参与体育健身休闲类活动方面表现不突出.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从多元视角分析休闲体育的概念,提出社会学视野下的身体活动论、心理学视野下的情感体验论、生物学视野下的健康目的论和文化学视野下的广义、狭义论等不同的理论观点;并就休闲体育和体育体闲的概念在逻辑分野和内涵重叠上的问题进行讨论.认为:从体育的群体化健身到个性化休闲、从体育的竞技性建构到休闲性重构是休闲体育兴起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