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樊人 《网球天地》2010,(10):108-109
我是一名运动员,我的运动是网球,它是我的初恋,也将是我的归属,我在球场上挥洒我的生命,从拂晓前开始,到黄昏后筋疲力尽……我已经无数次地击球,技术炉火纯青,但,我不是一台机器。我在赛场上充满激情,挑战一切,勇往之前,我就是我,我是一名运动员,我是HEAD,我就是你,我是:你力量的源泉。  相似文献   

2.
读棋好     
蓝溪 《象棋研究》2009,(4):32-33
之一 棋的力量最终还是心的力量。棋如人生,万千变通只在于心,斯逝于夫,驱之使然。“无限可能,无限变化,无限理解,无限人生”是棋的基本命题,甚至是永恒定律或无上法则。在历史长河中,胜败无常,福祸相倚,此消彼长,相反相成,时间是真正的王者,死亡是唯一的赢家,此乃棋道,也是人道。  相似文献   

3.
棋规问答     
提问:杨老师您好,如图1,是我最近和网友对弈的局面,我执红方,我认为是两捉对两捉,双方不变应该是和棋。但对手认为是我犯规,他认为黑车退一步是闲着,象捉兵是以前就存在的,我认为象在以前吃兵,我可以吃象,但黑车巡河后可以白吃我兵,我俩争执不下,最后商量和棋。  相似文献   

4.
《中国学校体育》2007,(6):66-69
与益友在一起,谈知识,谈文化,相互融通,智慧交流,灵感碰撞。这些东西是课堂中学不到的,是自己心灵上的东西,情感所动,兴趣所至。学习是主动的、积极的,所以收益也是深刻的、牢固的。通过相互学习和交流,自己的灵感被激活,智慧在增加。孔子有句话说:“君子以文会友”,文指的是知识、智慧。孔子还有句话说,“以友辅仁”,这里的“辅”是相互辅助,相互补充,相辅相成之意,知识增长,智慧相融。  相似文献   

5.
serra 《网球》2010,(6):50-54
在三年之前,人们还认为德约科维奇是打破费德勒和纳达尔垄断坚冰的唯一人选,他确实做到过,但仅仅是一个澳网冠军。但在三年之后,人们似乎发现这个可能性和塞尔维亚热潮在一起退却,他取代不了费德勒或者是纳达尔,他是事实上的第三,甚至是第四。尤其是在大满贯赛事上,他要击败费德勒或者纳达尔更不容易,  相似文献   

6.
肖东 《武当》2010,(2):49-52
春节,是合家团聚,共享天伦的日子,也是亲友往来,互叙友情的时刻,更是吃,喝,玩,乐大放松的日子。随之而来的往往是起居无节,饮食无度,熬夜打牌,劲歌热舞,通宵娱乐,既伤身损体,透支健康,又破坏生物钟,导致免疫力下降。  相似文献   

7.
体育也快乐     
“快乐体育”在教育论上,是以情感教学理论为基础,认为情感是知识向智力转化的动力,是联系教师和学生的桥梁,是人格发展的过程,也是情性过程。在体育论上,是以主客体统一论为基础,认为“人体运动和人的其他活动是人作用于其他物质的结果,而运动是人以自身的活动,即运动的细胞——动作——来引起,调节和控制人体物质变化和人体工作能力的变化过程。这里运动  相似文献   

8.
雷世泰 《武当》2009,(9):17-18
第一,推手的基础是练拳,而练拳的基础是站桩。只有扎扎实实地把三体式站好,把拳练好,才谈得上推手。这是必须强调的基本原则。实践证明,拳练不好,即使推手的经验再多,也只能在短时间内奏效,基础不牢的弊病迟早要显露出来,真正能在推手上有所造诣的,都是在练拳上下功夫的。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二人相搏最后解决问题的是实力,是你的基本功。推手充其量只是解决了“术”的问题,即招数,属于技术,方法层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谢明 《网球》2010,(6):18-18
在19世纪末叶,左拉曾经说过,巴黎并非是一座城市,它是一个人,它是他将倾尽全力去摹写的一个人。当然,直到现在,巴黎还被很多人这样爱着。历史学家的眼里,巴黎是一个人,凡尔赛宫镜厅里的路易十四和曼特侬夫人;在画家的眼里,巴黎是一个人,从塞尚到高更;在网球迷的眼里,巴黎更是一个人,罗兰·加洛斯、杜尔夫人。  相似文献   

10.
绿茵是什么? 绿茵是英雄驰骋的战场,绿茵是豪杰辈出的江湖。 天下绿茵,熙熙攘攘,风云激荡,代代名扬,一入绿茵岁月摧,天下会盟世界杯,每隔四载,这天下绿茵就要重排一下座次,各门各派,各凭武艺,  相似文献   

11.
关于当前世界田径运动的格局特点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1991年至1993年世界田径大赛的总成绩及1993年田径各项世界前10名的成绩,分析当前田径运动的格局、特点等状况.并对1994年田径运动前景的展望.  相似文献   

12.
田径运动是基础奥运项目,也是历届奥运会中金牌最多的项目,"得田径者得天下"已成为各国的共识。中国田径运动目前与世界田径强国存在较大差距,同时也表明了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具有很大空间。介于以上理由,研究各国在伦敦奥运会田径比赛中的表现实力,探讨各国的优势项群地域归属及目前国际田径竞争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目前田径实力,找出问题,促进我国田径运动的迅速崛起。  相似文献   

13.
近代体育运动的发展表明,田径运动是其它一切运动项目的基础,它不仅需要其它项目所要求的身体素质,还直接决定着体育的整体发展水平。随着世界竞技体育运动的不断发展,田径运动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所重视,这是因为田径运动水平的高低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体育运动水平高低和民族体质强弱的重要标志,同时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竞技体育的整体水平。故有“得田径者得天下”和“田径强国就是体育强国”的论断。本文在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和文献的基础上。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对1980--2004年我国男子田径项目各单项每年的最好成绩进行统计、研究和分析,以期了解1980年以来中国男子田径运动各单项的发展态势以及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为有关体育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百年奥运田径运动发展为背景,回顾了新中国田径运动介为运会竞争所取得的成就,探讨了当代中国与世界田径发展面临的困惑。认为80年代以来制约中国田径成绩进一步提高的订因素有:1)“全运”战略对中国田径运动的发展存在着负面影响;2)青少年训练过程中的拔苗助长现象严重;3)国内商业年度大奖赛次数过多、密度过大;4)奥运、亚运选拔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同样,随着奥运商业化和职业化进程的加速,当代世界田径也正面  相似文献   

15.
优秀田径运动员竞技年龄的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宋广林  孙健 《体育学刊》2006,13(4):128-130
对中国与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竞技年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的竞技年龄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世界优秀运动员的竞技年龄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在增大,尤其女子运动员的竞技年龄增大更为明显;而与世界相比中国优秀运动员的竞技年龄要小4~5岁,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在田径运动训练和人才培养与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建议我国要加强科学训练,挖掘运动员的潜力,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  相似文献   

16.
现代大型运动会的舞台上,田径因奖牌总数多、竞争激烈,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世界各国也把田径列为制定体育战略的重要内容。因此,研究和分析当今我国田径运动现状,对认识世界田径运动的走向,提高我国的田径水平,制定合理有效的战略对策有着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世界田径锦标赛作为全球顶级田径赛事之一,其竞争格局可以反映出当今世界田坛的发展与变化。本文运用文献资料、特尔菲和数理统计等方法,通过对第13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奖牌分布、金(奖)牌区域归属、运动成绩及我国田径运动员的竞技实力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世界田坛竞争格局仍不平衡;金(奖)牌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各大洲优势项群各不相同;赛事运动成绩整体趋于平淡;中国田径队创世锦赛18年最佳战绩.但整体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不强.与世界田径强国仍存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国内外优秀田径速度性项群运动员多年训练的文献分析研究,发现有关田径速度性项群运动员多年训练的研究多集中于运动员的运动寿命、竞技年龄和身体形态等方面的研究。尽管以往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关于田径速度性项群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竞技年龄、运动寿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资料,但多数研究是分散的、零碎的,只是从一个项目进行研究一个或几个竞技特征,或者研究几个项目的一个竞技特征,而对一个项群运动员多年训练的一些竞技成长与状态规律的研究就很少,没有总结为一个项群的内在竞技特征规律。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总结前人的相关研究文献,总结出世界优秀田径速度性项群运动员多年性训练竞技特征、规律。  相似文献   

19.
运用数理统计、比较研究与逻辑归纳等方法,分析中国田径在参加近20年来亚运会、世锦赛、奥运会3大赛事及7届全运会所表现出的特点。研究认为,中国田径整体水平在国际上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个别项目突出,“阴盛阳衰”现象仍然存在,但中国田径发展形势看好。2008年奥运会以竞走为突破口,应有上佳表现。  相似文献   

20.
近十年中国和世界田径运动发展状况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第25届、第26届、第27届3届奥运会田径决赛成绩和第7届、第8届、第9届全运会田径决赛成绩的整理、统计,用客观数据说明了世界田径运动在高水平上保持稳定,投掷项目水平在第27届奥运会中得到重视并呈上升趋势。目前我国田径运动整体出现滑坡,与世界水平的差距有被逐渐拉大的趋势,优势项目滑坡明显。我国选手竞争力较低,因此,培养大量优秀的田径后备人才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