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社区的弱势群体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作为体育工作者,有义务协助社区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倡导采用体育康复运动来促进社区弱势群体的身体的康复。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群众体育社会化发展,使“让更多人参与”的目标不断成为现实。社区体育康复健身活动开展系列化,增强全民体质,改善健康状况,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全民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2.
实用主义哲学的兴起与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学界对行动的思考。杜威所提出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不但进一步推进了实用主义的发展,而且就兴趣与行动的探讨为现代教育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思考。本文基于对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反思,对我国体育参与兴趣与行动意义进行了探讨,认为:体育参与兴趣可分为体育参与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个体在主要以体育直接兴趣为开端的体育参与行动中,更多围绕个体需求开展,并在发挥个体主体性中打破系列边界、强化获得感和自我认同;而在主要以体育间接兴趣为开端的体育参与行动中,可能因受到外部社会中多主体引导,而表现出更强的社会性、获得更高的社会认同。同时,在以兴趣为开端的体育参与行动中蕴含着丰富的意义,不但促进了“社会性个体”塑造,而且在内在与外在一致中促进了个体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体育与科学》2019,(4):114-120
提升大学生身体活动和有氧体适能水平,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必然要求。以甘肃省6所高校的1188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朋友支持身体活动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身体活动问卷和有氧体适能的测试,运用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对朋友支持、自我效能感、身体活动和有氧体适能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发现:1)朋友支持正向预测大学生身体活动和自我效能感;2)自我效能感在朋友支持与身体活动之间起中介作用;3)朋友支持通过两条路径即朋友支持→身体活动→有氧体适能和朋友支持→自我效能感→有氧体适能来提升大学生的有氧体适能。建议:1)学校可组建各种体育社团,组织以朋友为基础的各类比赛,鼓励朋友相互激励参与体育锻炼,充分发挥朋友支持系统提升自我效能感和身体活动来促进有氧体适能;2)改善大学校园体育锻炼环境,使大学生熟练掌握多项运动技能,锻炼环境的可达性、运动技能的可选择性可有效增强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自我效能感,进而促进身体活动和有氧体适能。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研究初中生主观锻炼体验、身体自我效能感和体育参与之间的潜在关系,以期为中学体育课程改革和体教融合政策的落实提供实践依据。研究结果显示,初中生的主观锻炼体验水平、身体自我效能感和体育参与程度三个变量间有显著的相关性,三者构建的结构方程模型适配度很高且各路径系数显著,在“主观锻炼体验→身体自我效能感→体育参与”形成的中介路径中,间接效应Bootstrap95%置信区间为[0.038,0.133];直接效应置信区间是[0.208,0.628],两种效应都不包括0,表明初中生身体自我效能感存在部分中介作用。建议在体育教学中,创新体育教学形式,设计趣味性与集体合作类的教学内容,及时对学生的进步予以奖励,促进学生形成舒适的运动情绪体验,进而提高身体自我效能水平,促进初中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5.
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及《身体锻炼等级量表》对426名在读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读研究生自测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得分明显低于生理健康得分,健康状况存在专业差异;休闲生活方式以静态的、室内的、被动接受型的休闲活动为主;标准体育人口比例较低,多选择技术含量低、活动量小、趣味性强的活动项目;没有兴趣、没有时间、没有组织管理等是影响其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体育活动的次数、强度、时间与健康状况呈显著性正相关,标准体育人口的健康状况明显较好。  相似文献   

6.
福建沿海农村妇女体育参与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现状调查为依据,对福建沿海农村妇女的健康现状、余暇生活、体育认知、体育行为以及影响体育参与的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发现福建沿海农村妇女的健康现状、体育意识、体育参与等现状均存在较大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为各级体育部门加强对农村妇女体育工作的管理,进行科学的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深入探究身体与体育之间的关系,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中西方的身体哲学,对身体修行进行探索和思考。研究认为:身体修行所表达的“身体”可被看作心——自我的实践场,它是自我道德实践、文化实践、社会实践、生命实践之本体,是人类将理想的自我建构为现实的自我的结果,更是人类反映自我精神诉求的一种方式。修行是一种实践,它是人类将想象的自我变为现实的自我的一个过程。在修行的过程中,人类对身体注入了其自身自我想象的因素,使其具有“超身体”的意义,其一切行为都是在为使理想自我的现实建构服务,其内驱动力来自对理想自我的精神信仰。在当代社会,体育是最佳的身体修行,它使身体在外在磨砺和内在颐养的结合中实现自我提升,旨向的是“天人合一”的大美身体;中西方体育在身体修行形式、修行特征和修行重点上存在差异,可以预见的是中西方体育如果在未来实现和谐统一,将会使身体修行方式走向动静结合、刚柔相济、内外兼并,并有助于实现人身与人生的超越。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政策变革所造成的农村社会文化变迁对农村妇女参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我们认为:第一,农村社会进步、农村群众体育的蓬勃开展对农村妇女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第二,在促进农村妇女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党的方针政策起了巨大的催化作用。第三,改革开放后农村社会文化变迁对农村妇女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的影响。在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妇女健身意识和健身需求提高的同时,社会休闲娱乐方式的增加,西方竞技体育的进入也丰富了农村妇女娱乐和健身的可选择性,从而影响其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行为。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身体形态和生理机能在逐渐成熟,身体适应性增强。根据中学生身体发育特点,加强医务监督工作,合理地进行体育教学,能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提高健康水平。一、体育教学课中的健康分组和各组教学内容的安排原则为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体育教师要和校医一起研究协商,根据中学生的健康状况、发育状况、机能水平、运动史进行健康分组,划分为三个组别:准备组:健康状况和发育状况基本正常或存在轻微缺陷,机能水平差,平时不参加体育锻炼者编入准备组。按国家规定的体育教学大纲进行锻炼,但要注意循序渐进。基本…  相似文献   

10.
学生体质是我国实现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的基础条件,其健康的身心状态是其智能资本转化的前提条件。对中学生实施以健康促进为先导的体质干预策略,不仅是体质研究中实践领域的有益尝试,也是饯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运动参与”目标的重要举措。对中学生进行科学、系统的体育教育,能够使他们成为改变现状的力量,影响家庭乃至社会的健康状况。本研究依据我国经典的体质概念,结合当前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研究平台,采用运动处方的教育形式进行了系统的学生体质干预研究。本研究于2003年2月28日至2003年7月30日开展实验。采用分层整群抽样…  相似文献   

11.
蔡惠 《中华武术》2023,(1):15-17
新课程改革催生的“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行动导向教学法”以学生为主导,以行动为主线,以导向为手段,促进学生高效学习。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需要教师因材施教,开展适配教学;按时定量,保证量化教学;目标引领,明确行动纲要;结果评价,凸显行动输出;过程调控,保证适度弹性。使体育教学活动紧凑有序、有条不紊地开展,更好地释放体育教学的活力和魅力。  相似文献   

12.
与社区体育相比较,学校体育具有教学条件良好、师资力量雄厚、体育设施完善、科研成果丰富等多方面的优势。学校体育参与社区体育的身体锻炼和体育教育与研究,不仅能加快社区体育教育的发展,同时对构建和谐社区、促进社区文明程度的迅速提高也有重要作用。行动研究是学校体育参与社区体育研究的好方法,其要点一是必须得到政府有关部门或体育协会的大力支持;二是最好借助于社区体育活动队完成行动研究;三是体育教师必须与体育科研人员和社区体育活动队队长很好合作;四是体育教师要尽量深入到社区体育锻炼人员中去;五是实验研究与个案研究并重;六是注意研究的动态性;七是加强与卫生工作的协调配合;八是加强与文娱活动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高校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与其体质健康状况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得出建立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对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有促进作用,同时对提高运动能力,加强身体素质,增强身体机能和促进身体的全面健康有着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4.
身体锻炼行为转变研究源自促进个体健康的研究.促进身体锻炼行为研究是健康促进研究的重要内容.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分析影响大学生身体锻炼的主要因素,确定锻炼倾向、自我认知、锻炼结果认知、外部强化、行动因子,锻炼条件为影响大学生参与身体锻炼的主要内外部因素,并进一步构建促进大学生参与身体锻炼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自我调节理论为切入点,检验初中生的体育参与和自我效能对其抗逆力的影响。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与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3-2014学年)数据提出研究假设路径并进行系统性分析。结果:“体育参与→抗逆力”的显著性系数为0.274,初中生的体育参与对其抗逆力的发展具有直接正向影响被证实;“自我效能→抗逆力”的显著性系数为0.330,初中生的自我效能对其抗逆力的发展具有直接正向影响被证实;自我效能在“体育参与→抗逆力”的路径分析中总效果系数为0.4545,且95%的置信区间为1.7665~1.8488,区间无0,自我效能的部分中介作用被得到证实。结论:初中生的体育参与和自我效能均能提高其抗逆力,且自我效能在“体育参与→抗逆力”的路径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体育生活方式对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调查法和实验法,对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与其体质健康状况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了解体育生活方式与体质健康的关系,并对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段芙蓉 《健与美》2023,(2):108-110
根据《中国20—69岁居民体质健康综合评价报告》可知,我国居民体质健康状况合格率逐年下降,主要原因为现代社会中居民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工作习惯等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为改善这一问题,提升居民体质健康的平均水平,习近平总书记陆续提出“健康中国”“全民健身”“终身体育”等策略和概念,积极完善相关政策,加强居民健康需求,实现全民体质全面提升。羽毛球作为一种全民皆知的体育项目,难度低,易于全面推广,在娱乐的同时,促进居民身体得到锻炼,提高其身体机能和心理素养,是实现全民健身的有效途径。文章以全民健身和羽毛球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内涵为立足点,对全民健身视域下羽毛球运动的特点和意义展开论述,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指引,就如何实现羽毛球多元化融合,促进羽毛球运动发展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根据Sonstroem的训练与自我价值感模型,对体育活动的参与会导致身体能力的提高,从而提升自我价值感,在这当中,对身体能力的评估以及活动的兴趣导向会激发活动参与的积极性。本文依据中央七号文件精神,从完善大学生健康水平的目的出发,提出通过加校体育活动来完善大学生的身体自我概念,进而通过提高了的身体自我概念又促进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最终达到完善大学生健康水平的目的。并对学校体育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2021~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中小学体育名师工作室的20位名师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经验总结法、问卷调查法与比对分析法,从“协同式行动研究”的主题确定、目标定位、推进方式、实施效果四个方面阐述通州区中小学体育名师工作室培养模式的关键要素与实施策略,与提升中小学体育名师行动研究能力与创新教学能力的两年实践探索结果。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人类搏击行为展开历史学与人类学的考察。研究发现,搏击作为表征人类暴力的身体文化实践形式,在其走向现代化发展历程中,以暴力规训而实现“生活化转向”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和重要枢机。具体表现为:对身体暴力“弱化”的规训,使搏击体育化为一种运动,而参与人们运动与健康生活方式的建构;对身体暴力“泛化”的规训,使得搏击审美化为艺术形式,而参与人们艺术与审美生活方式的建构;对身体暴力“虚化”规训,使得搏击升华、抽象化为一种奋斗拼搏的生活哲学,而参与人们的精神生活方式建构。人类搏击的“生活化转向”,对中国武术的当代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为新时代中国武术现代化发展、中国武术话语体系建构以及国际化传播,带来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